创新文化与人文精神

  • 孟建伟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1696
作者:孟建伟

科技领域的创新文化说到底就是,一种旨在科技领域最大限度地激励或激发人们进行创新的文化。既然这种创新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推进科技创新,因而创新文化自然要充分体现科学精神。然而,这种创新文化并不是科技文化本身,而是一种激励或激发人的创新精神的文化,因而创新文化更应当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什么是人文精神?简单说来,就是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一切以人为出发点,一切依靠人,一切以人为目的的文化精神,也常常被称之为给人以“终极关怀”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显然既同科技文化有关,又同人文文化有关。因为科技活动与人文活动一样,也从某种角度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因而科学精神也有某种不可忽视的激励或激发人进行创新的力量。然而,要最大限度地激励或激发人们进行科技创新,光靠科学精神是远远不够的,应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整个人文精神的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创造者提供良好的人文氛围,给创造者以人文动力,给创造者以人文关怀,让创造者实现人文价值,一句话,就是最大限度地将科技活动人文化,从而以人文精神推动科技创新。

首先,要真正树立“科技创新,以人为本”的观念。这里所说的“人”,即是创造者。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创造者不仅仅只是“手段”,更重要的是,他们本身就是“目的”。这是人文精神在创新文化中的具体体现,也应是创新文化之魂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如果说,创新文化是个大舞台,那么,舞台的中心就是创造者。创新文化的一切,应当围绕这个“中心”展开。

一般说来,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用他们的创新性成果服务或奉献于人类社会。在这里,人(创造者)本身似乎并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创新性成果”,并且能够“服务或奉献于人类社会”。这种思路无疑是非常正确的。然而,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怎样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激励或激发人的创造性,将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并能够发挥到极致,这显然更加触及到创新文化的实质和核心。然而,这涉及到另一种思考方式,那就是将人(创造者)本身看作是目的,而将创造性活动和创新性成果看作是一种手段。也就是说,让创造者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和创新性成果,去充分实现创造者自身的人生理想、境界、目标和价值。这样一来,势必使得科技活动更加人文化了,使得创新和挑战过程更加人文化了,让创造者和挑战者们自觉地将科技创新同自己的人生理想、境界、目标和价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外在的“要我创新”变成了内在的“我要创新”。能否做到这一点,这对于创新文化来说显然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要倡导“科学人生”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方式,将“科学的生命”与科学家的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用生命去创新,将创新变成科学家最美好的生命体验。这是人文精神在创新文化中的具体体现,也应是创新文化之魂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既然创新文化是个大舞台,而舞台的中心是作为创造者的科学家,那么,科学家应当尽心尽力地演好这台戏,用自己的生命去创造各种角色。

我们常常谈到“艺术人生”的概念。所谓艺术人生,就是指艺术家将艺术视为生命,他们将艺术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于是,真正的艺术乃是艺术家的生命表达,真正的艺术家的人生也就是艺术人生。这里已经触及到关于人文精神的“终极关怀”的概念。其实,科学家与艺术家在精神境界和生活方式方面是极为相似的。而且,只有真正将科学视为生命,将科学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家,于是,我们也可以说,真正的创新,那是科学家用生命在创新,真正的科学家的人生也就是科学人生。这显然也是创新文化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之一。

这种“科学人生”的精神境界,犹如生命之火,也就是人文精神之火。这种生命之火,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是存在的,在伟大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当中尤为如此。例如,爱因斯坦曾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有了这种生命之火,才能像爱因斯坦那样,“只求满足于生命永恒的奥秘,满足于觉察现存世界的神奇的结构”,并且对认识到各种复杂现象的统一性,会产生“一种壮丽的感觉”;对自然规律的和谐会感到“狂喜的惊奇”。

这种生命之火,对于创造者来说,既是最切身的动力,又是最深刻的目的,并且给整个创新过程以最深切的人文关怀,使人最自我又最忘我,尽情发挥自己、燃烧自己,让创造者从中享受到最美好、最深刻的生命体验。这就是从生命本体论角度所理解的创新文化。

最后,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为科学家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生动、活泼、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这是人文精神在创新文化中的具体体现,也应是创新文化之魂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显然,创造者的创新,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个人娱乐,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或创新来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要使作为创造者的科学家在创新文化的大舞台中演好戏,除了科学家自身尽心尽力以外,还离不开所有其他人员乃至观众的默契配合,这就涉及到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的问题。

科技创新是一项需要高度自由的精神活动。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的发展需要两种自由:一种是“内心的自由”,另一种是“外在的自由”。尽管“内心的自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上所说的“科学人生”的精神境界,然而,这两种自由都同科学外在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的关键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如果真正能够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那么,爱因斯坦所说的自由问题就不可能成为问题。当然,爱因斯坦提出的问题只是最基本的问题,是“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创新文化的目标显然不仅仅只是解决最基本的问题,而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励和激发人去创新,把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并发挥到极致,这就对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最大限度地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而且要最大限度地为创造者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生动、活泼、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也就是说,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激励和激发人们全身心地投身于科技创新活动,从而通过科技创新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使得科学技术的价值、社会的价值和创造者个人的价值三者之间得到最完美、最生动的统一。这正是创新文化的魅力所在!

(孟建伟,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