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趋势与国家创新体系——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主题报告会上的演讲

  • 刘燕华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2237
作者:刘燕华
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的战略选择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并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科学技术不断突破人类传统认识极限,引发新的科学和技术革命;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缩短,造就新的追赶和超越机会;科学理论超前发展,引领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向;科技全球化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21 世纪的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表现出几个重要特征:一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由此将引发社会组织形态和人类活动方式的深刻变革。二是全球化的国际环境日益使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三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

面对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做出了基本相同的战略选择: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超前部署和发展战略技术及产业。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后发国家既可以借助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跃升。也可能拉大与先进国家的发展差距,甚至被边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尚未成为对世界有重要影响的科学技术大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关键技术自给率较低;发明专利数量较少;科学研究质量还不高;尖子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等。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国创新能力不足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制约。特定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使得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全社会的普遍行为;最终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二、我国科技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第一,把自主创新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强自主创新包括要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加强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促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实践一再证明,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技术之争,引进技术不等于引进技术创新能力,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在当今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利用外国先进技术,但必须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我国科技进步的基点。

第二,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近年来很多研发型企业迅速崛起,山东的海尔、深圳的华为、安徽的奇瑞等等,但是总体上来说,中国企业在研发方面还相当弱。在目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够的现实情况下,产学研战略联盟是实施产业技术创新的有效手段,也是快速提升企业技术能力的重要措施。另外重点扶持本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是很好的途径。

第三,实现重点跨越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有效途径,要通过关键技术领域的跨越从后发国家走向世界的前列。要实现跨越,我们必须要有跨越的选择。我们现在要通过宏观的设计,选择重点,实现跨越,要进行人才储备,要建设公共平台,通过重大工程,使我们的发展瓶颈能够得到彻底解决。

第四,推进军民结合,实现寓军于民。中国目前的体制是民品研究和军品研究分离,有许多是重复的。实际上,应该是军品的研究成果民可用,民品的研究成果军也可以用。

第五,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特别是利用全球的生产要素进行科学技术知识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形成技术创新。近年来,我国科学家通过参与国际间的科技创新活动,在基础研究、重大疾病防治以及生态、环境、气候、灾害等科研领域及时掌握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充分利用各国的科学研究设施,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我们应努力把握各种稍纵即逝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科学研究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第六,实现经济政策与科技政策的协调。科技与经济结合,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主要的还是要通过政策的协调。中国在引进、消化、吸收方面要学习,在政府采购方面要学习美国的政府采购法,中国要创造一种平等的竞争环境,在税收、投资、贸易等方面全面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第七,深化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认识。要创建新型的科学技术文化,要避免浮躁,形成人才辈出的计划,特别在人才培养上要有一种制度性的安排。

第八,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依靠人,要把人作为资源来看待,把人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和战略储备来进行培养。

三、未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根据当前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结合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立足于国家长远发展目标和科学技术自身特点,在发展思路上要努力实现五个转变:在发展路径上,从跟踪为主向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在创新方式上,从注重单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向加强以重大产品和新兴产业为中心的技术集成创新转变;在创新体制上,从以科研院所改革为突破口向整体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转变;在发展部署上,从以研究开发为主向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并重转变;在国际合作上,从一般性科技交流向全方位、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转变。

同时,未来科技发展的重点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第一,实施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和工程专项,务求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对那些关系到全局,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以及科技自身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或影响;对国家发展具有战略性、标志性意义,能显著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能充分体现我国的优势和特色,反映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能够促进重点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对目标明确,在未来预定的期限内能够实现的关键技术领域,务求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第二,确定一批重点领域,发展一批重大技术,提高国家整体竞争能力。一是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二是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中心,抢占信息技术战略制高点,大幅度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三是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为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撑;四是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集成创新为核心,大幅度提高重大装备和产品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五是加快发展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拓展未来发展空间,保障国防安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六是加强多种技术的综合集成,发展城市和城镇化技术,现代综合交通技术,公共安全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公共安全。

第三,把握科学基础和技术前沿,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应对未来发展挑战。一是稳定发展基础学科,高度关注和重点发展交叉学科。在工程科学等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领域进行重点部署;争取在生命科学等前沿交叉学科领域取得突破;促进管理科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领域的研究。二是超前部署,准确把握和重点支持前沿高技术研究。重点在信息、生命、医学、地球系统等必争的前沿领域超前部署。

第四,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优化配置全社会科技资源,创造科技产业化良好环境,为全面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深化改革,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国家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为全社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活动提供有效支持;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速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

四、有关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

谈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首先要考虑解决系统的有效性问题,这是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基本宗旨。在创新体系建设中有几个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第一,国家定位。换句话,就是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呢?首先,是科学技术要能够起到咨询和监督的作用,通过对各种事务的分析,对中国形势和世界形势的判断,从科学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好的战略目标,或者是提出好的方法,能够把好的方法给决策者,使我们的战略不断完善。其次,是要能够切实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面对国家的一些重大问题解决技术的瓶颈,我们就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把一些重大问题的答案找出来。最后,是所有部门应该能够形成一种团结协作的机制。

第二,如何布局。布局要解决三大问题,基地、队伍、品牌问题。基地问题也就是要确定国家重大科学研究基地的问题。队伍问题就是调动科技队伍的积极性,调动千军万马来做这件事情。使各种各样的人能够在创新体系里找到他的位置,找到他发挥才能的落脚点,使各种各样的人才各尽所能。不仅要有科技人才,还要有专门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还要有一些企业的人才,是各种各样人才的结合。打造品牌问题就是下一步中国的科学技术研究要在某些领域想方设法,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实现突破,在国际上占领品牌,在研究方面占领制高点。

第三,能力建设。能力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能力建设必须要解决资源配制和有效利用的问题。能力建设是指我们要通过各种各样的体制和机制的完善,通过对国家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对这个国家基础平台的建设,使我们创造出更好的科学技术研究的环境和条件,使千万个科学家在这个平台上能够产生更优秀的成果去参与国际竞争。

第四,政府发挥作用。首先要连接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并不是工业的产业链,而是从科学技术的产业到市场整个的产业链,整个过程里科学技术都要发挥作用的,政府想方设法使不同的环节贯通起来,要消除障碍,真正使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真正使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成为中国的骄傲。其次,是要使得系统的功能运转起来,更好地发挥作用。最后,是要集思广益,了解方方面面的信息,结合国家的发展战略,结合全球化的这种局势制定相应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政策。

历史的发展证明,科技强,则经济强;科技兴,则国家兴。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下,在科技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科学技术能够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中国也一定能够通过自主创新实现自主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刘燕华,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有删节,未经作者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