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不倦勤思进 力行不怠贵自强——访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蔡亚岐

  • 魏沛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1908
作者:魏沛

秋日和煦的阳光淡淡地从窗帘的细缝中透射进来,在眼前的中年学者身上映成一道一道或粗或细的栅栏,同他那爽朗的大笑缓缓地一道将室内的气氛慢慢升温,也与我们一起聆听着这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的平凡话语。

“你们确定真的已经入选了?我自己都还没有得到什么消息。”似乎是对于这方面的荣誉并非十分关心,蔡亚岐并不确定自己已经成为了2005年神州十数亿人口中那特殊百人中的一位,“要我谈经验不敢当,不过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学习中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还是真的很高兴。”

努力了不一定有结果,但是不努力肯定没结果

“如果说学习方面的经验的话我觉得很重要的两点:一是时间方面的保证;另一个就是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注重拓宽知识面及思路。也许是由于工作过的原因吧,我时时感到时间的紧迫,因此非常抓紧时间;另一方面对于自己的发展方向也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我三年的读博期间,周六、周日以及节假日的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实验室里,看书或者是做实验。虽然我家离生态中心骑车大概只要半个小时,但一般平时的午饭和晚饭我都是在所里吃,吃完晚饭还要再继续工作两三个小时,大概八、九点才回家,因此这样算起来我总的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可能会比别人长三分之一左右,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补偿。”

这样的补偿应该说并不算小,可是这位四十出头的学者并不满足。

蔡亚岐是兰州大学88届化学系的硕士毕业生,在考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读博士前已经在中国农业大学从事了近十年教学工作。对他来说,岁月使他成为了同学们中“长者”的同时,也带给了他旁人难及的经验和智慧。

“入学后我就很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非常注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及思路。就我本人来说,我看的东西较多,不仅仅看导师指定的文章、书籍,也喜欢看国际上公认权威的学术期刊,象美国化学学会期刊之类的,甚至是与专业方向无关的但是自己感到有兴趣的也看。”蔡亚岐觉得现在国内的一些文章更多地是重复国外的一些东西,因此多看国外的期刊杂志,多关注国际同行们的研究动态及热点这非常重要。

“反正现在互联网这么方便,要了解国际上最新的动态随便点一下就可以了。”他笑着说。

“那这么说来您的英语一定很好吧,毕竟浏览国外的网站需要很好的英文基础。”看文献对于中科院的学子们来说不是件难事,但语言方面的障碍却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外语对于搞科研的人来说应该是一个必备的工具,你要想搞好研究,不了解本领域国际方面的进展和动态这肯定不行。不过外语也并不难,熟能生巧,多读多看自然也就越来越顺了,关键是坚持下去的恒心,有恒心应该是一个立志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的基本素质。”

尽管对于自己有没有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有些模糊,但是蔡亚岐对于一件事却是肯定的,“总的说来,一定要努力,努力了可能不一定有结果,但是不努力肯定没结果,并且从一个长期的过程看,努力了是肯定会有结果的。这需要长期的积累,要脚踏实地,不能'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他看来,“一个观点的提出、一篇论文的完成可能是两三个月的事情,但是它的酝酿、成熟却要经过一年甚至数年的沉淀、积累。”

学会作科研,学会写文章,学会作报告,学会写申请

2003年毕业后,蔡亚岐留在了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工作,自己也开始培养研究生。提起自己的导师、著名的化学家江桂斌老师,他是敬佩万分。“江老师很会培养学生,我的论文之所以能够获奖,与导师的培养是分不开的。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江老师教给我们的'四个学会'——学会作科研,学会写文章,学会作报告,学会写申请。”

“科研方面,江老师很注重因材施教”,蔡亚岐对此十分赞同。“每个人的学习背景都是不同的,有着不同的兴趣、不同的爱好,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是非常必要的。江老师通常会在大的方向上对同学们进行指导,然后让学生自己看一段时间的文献,再回过头来与学生共同讨论,共同选择方向,这样可以让每位同学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上最大程度地发挥潜能。”

“写文章,这实际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一个人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一步一步的踏实工作,那么在熟练掌握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有成果、发文章是理所当然的。”江老师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这样说。

“关于作报告”,蔡亚岐边回忆边微笑:“那时候每周都会有例会,江老师让大家在每周的例会上作报告,并且十分正式,要求学生用英文报告,当作在国际会议上的演练。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有的同学说话都结结巴巴,紧张得说不出话,但经过三年锻炼后,个个都大有长进,ppt也做得越来越有水平,越来越漂亮了。”

另外,目前竞争非常激烈,如何进行课题的申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现在课题的申请都是要靠自己了,因此一方面你自己必须有实力,另一方面要求你的申请报告也要写好。江老师平日在这方面也很注意对大家的培训。从立项的意义、实验的路径、可行性、创新性等方面一一对大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江老师认为课题申请在日后的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博士阶段打好这方面的基础,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很有好处。”

实验与文献是科研的两条腿

聊着聊着,谈话刚开始时阳光透过帘子所形成的光栅已经渐渐地移到了别的地方,但是这位高大儒雅的中年汉子的注意力却始终集中如一,话语也仍旧句句平实。

“做实验是枯燥的,并且很有可能你做了两三个月,什么东西都没有,这就会叫人十分心烦了。但是要记住实验是科研的基础,没有实验数据的支持,任何一个理论都是空谈。”听起来似乎这位获得过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优秀研究生一等奖、2004年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等奖励的“优等生”在博士期间也有过十分郁闷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也一样,有一段时期十分努力却什么也做不出来。”

“这个时候多看看文献,多了解别人的想法,看看别人是如何做的,从别人的文章中或许可以得到灵感,然后调整自己的思路再进行实验,这样实验可能就会有了一个飞跃。象我最后一年就是在前两年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发表了七、八篇SCI英文文章。可以说实验与文献是科研的两条腿。”

顺利毕业与踏实科研要巧妙结合

话题转了一圈,转着转着,又回到了开头,回到了他的博士论文上。

“做论文最好以课题为依托,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为方向,把两者结合起来。光靠课题不行,光靠兴趣也不行。”

他说:“现在大部分的学生入学后就跟着导师作课题,然后查资料,看文章等。但是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这样就需要我们把课题与自己的兴趣相结合,选择好一个切入点,这样既完成了导师的课题,又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样就可以一举两得。”

同时,蔡亚岐认为:“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论文科研工作开始时,应该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从而树立信心;但随着实验的进行,必须及时增加难度,及早进入创新性研究阶段;创新是科研的灵魂,没有创新点的论文是没有价值的,未进行任何创新性研究的博士生活是没有意义的。

两个小时的时光过得飞快,初入大厦时那明亮的秋日阳光也已经慢慢黯淡下来,看着站在门口挥手道别的这位依旧笑容满面的学者,一句古语浮上心头:“业精于勤而敏于思”。蔡亚岐可能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吧。

注:蔡亚歧,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2005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魏沛,研究生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生院记者团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