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挂云帆济沧海——纪念我国博士后制度建立20周年

  •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1913

2005年10月21日,全国优秀博士后表彰暨博士后工作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 大会隆重纪念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20周年,温家宝总理出席并接见了全体优秀博士后。

我国博士后制度是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倡议下建立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博士还不多见的时候,李政道先生高瞻远瞩,关注着文革后断层的高级专业人才队伍。1983年至1984年,李政道先生两次致信邓小平同志,建议中国实行博士后制度,得到了邓小平的充分肯定。1984年5月,邓小平会见了李政道,仔细听取其关于实施博士后制度的意见和方案,当即表示:"这是一个新的方法,是培养使用科技人才的制度。"他还对实施博士后制度的目的、意义、发展方向以及具体措施等作了明确指示。次年7月,国务院批准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试行博士后制度的方案。经批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理论物理研究所在全国率先试行博士后制度。现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的陈和生,当时刚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他放弃了在国外寻找职位,到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工作,成为中国第一位博士后研究人员。

博士后制度是指通过在一些科研环境较好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工作站,吸纳优秀博士毕业生进站,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承担科研项目,独立开展二年的科学研究,培养独立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之加速成长为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学科带头人。这项全新制度无疑为高级人才的使用和培养开辟了"绿色通道"。博士后研究人员不占用设站单位人事编制,由国家和设站单位提供一定的生活、科研费用。科研经费、住房条件、职称评定、家属随迁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打破常规,让众多博士后研究人员倍感温暖。

20年来,博士后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博士后工作已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自1985 年在中科院和北大、清华、复旦首批设立流动站以来,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地,设站单位迅速扩展;如今,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43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了136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专业覆盖工学、理学、农学、法学等12个学科门类的86个一级学科;在企业中建立了101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现已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逾3.2万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逾1.2万人,为国家培养了几代科技人才,造就出一支年轻富有活力的博士后人才群体,如中科院的欧阳钟灿、北大的文兰等7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已荣获院士称号。现在,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平均年龄仅31岁,平均每人承担3项研究项目,其中国家级研究项目占37.3%,平均每人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5篇,成为设站单位技术创新和科研攻关的骨干力量。出站后的博士后绝大多数成为我国科研队伍的科学技术带头人和重要骨干。

"健全完善制度、稳步扩大规模、注重提高质量、造就创新人才。"是博士后制度在"十一五"期间发展的主线。据人事部副部长王晓初介绍,在确保质量同时稳步扩大招收数量和设站规模,将是"十一五"期间的一个大动作。可以预计的是,到2010年,全国每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将达到8000人左右,其中企业博士后年招收人数将大幅增长;到2010年,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数比2005年底增长30%左右;科研工作站总数比2005年底增长50%左右。国家、地区、部门和设站单位都要加大对博士后事业投入力度,并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博士后事业。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研究机构,立足于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定向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以及事关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艺性创新,更适合于博士后开展研究工作。在这里,博士后们可以直接参与科技前沿课题和大科学工程,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2000年,国家人事部支持中科院的科技创新战略,及时调整博士后的管理模式,推出了项目博士后,这是以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招收博士后的模式。这一政策的推出,为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并具备博士后研究条件的单位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知识创新工程的不断推进,现在项目博士后已成为中科院博士后的主体。“十一五” 期间,中科院也将扩大博士后招收规模,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中科院所有创新研究单位都能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博士后人员的在站规模达到3000~4000名左右,其中有一定比例的外籍博士后。这既和发达国家科研机构中的博士后人员配置比例大体相当,也符合未来知识创新工程发展人才队伍结构的需求。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不久以后,博士后事业又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人事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