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重读“师说”有感

  • 余翔林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1975
作者:余翔林

每年9月,在天高气爽、秋林叶红的时日,总会迎来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老师们,在欣慰之中又踏上了新的征途,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默默耕耘,使人无比感叹,无限尊敬。此情此景,重读唐代韩愈的“师说”,感到又有启发,常读常新。

首先,在求知问学的过程中,要有打破尊卑长幼,倡导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为此,韩愈在“师说”的开篇中就写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这对大学中老师和学生都无例外,问题是对“惑”持有什么态度?无非是两种,一是耻于问师,另一种则是“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态度不同,在做学问上将来就会分出上下。韩愈则倡导无论“生乎吾前”抑或“生乎吾后”,无论出身“高贵”还是“低贱”,只要他有学问和知识,就向他学习,拜他为师。“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其中“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著名的论点,闪烁出了求知中可贵的唯真理“为是”的价值追求,值得我们深思。

其次,韩愈虽然论述了在问道过程中,师无贵贱的道理,但在实践中,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全是这样。因而,他对不齿于向小人物求道,对大人物的请教又近乎阿谀奉承的陋习给予了抨击。他说: “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这句话尽管是对求师者讲的,但也是对官本位的批判。因为在掌握知识和真理的问题上,本没有地位高低,官大官小之分。然而世俗社会则总以为官大的人似乎真理就会更多,这是很可悲叹的一种无知。今天官本位的观念对大学也带来了腐蚀,使人不解的是拥有学富五车、融贯中西的大量学者教授的大学,亦对诸如部级厅级的官位红顶不能释怀,这是大学的又一悲哀。

第三,“师说”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揭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一真理。它是说在师生之间、学问上下、知识深浅上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在某一门学问上,老师闻道在先可能高于学生,但在另一门知识上,学生可能高于老师;今天老师可能高于学生,明天学生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即使在老师教课过程中,亦会有聪明的学生从不同的思路、视角理解教师的讲授,内中不乏有创见者,老师也受益匪浅,可谓是“教学相长”。学生在向老师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也不断向学生学习,这就是教与学的辩证法。没有永恒的老师,也没有永恒的学生,只有永恒的真理,真理才是永恒的老师。由于“闻道先后、术业专攻”的不同,师道就会处于永远的流变之中,这比“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封建师道观要进步很多。我国的教育之所以缺乏创新性,与长期形成的近亲繁殖、严师为父的传统不无关系。在人类已经迈向21世纪的今天,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道路上,重读韩愈的“师说”,更深地感受到古人的“圣人无常师” 以及“师亦无常道”的思想力量。

2004年9月3日
(余翔林 教授,研究生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