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培养有志向的知识创新人才是国家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作者:黄荣辉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重要任务。当今世界,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培养高层次人才是我院三大战略目标之一。青年硕士、博士生不仅是我院科研主力军的一部分,而且是我院在第一线从事知识跨越创新研究的生力军。因此,培养好青年硕士、博士不仅是我院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赋予我们博士生导师的历史使命。下面谈谈这20多年来教书育人的点滴体会,抛砖引玉,肯定有很多导师做得比我好。
一、教书育人,首先要培养学生有志向,具有无私奉献精神
我所从事的研究是大气科学,这是一门既艰苦、待遇又低的科学,因此,很多学生不愿从事大气科学研究,加上从事大气科学研究的学生去欧美一些国家留学比较容易,致使大批学生出国留学并滞留在国外,这造成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国内大气科学研究生的生源紧缺,也造成国内大气科学人才缺乏。如何吸引、凝聚全国大气科学的本科学生到大气物理所就读研究生一直是我所学位委员会的重要工作。我无论多忙,每年都要到有关大学、或在我所新生入学式中,不厌其烦地多次讲述我国大气科学在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大气科学研究在世界上的重要性及其地位,以鼓舞同学们热爱大气科学。我多次以我的导师叶笃正先生为例与学生座谈,希望他们要有为国家无私贡献的精神。叶笃正先生在解放初期国家最需要大气科学的科研人才时,放弃在美国的学术地位和优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国,开辟了中国现代大气科学的科学研究,培育了一大批国家现代大气科学的高层次人才。
为了吸引同学们对发展我国大气科学的志向,培养一批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生,作为博士生导师首先必须把课讲好。因此,我尽管学术事务和行政工作繁忙, 20多年来一直坚持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讲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研究生的主干课程“高等大气动力学”。许多院士由于工作忙,不得不中断在研究生院的讲课,我还是一直坚持着,一年也没中断过。有时遇到国外访问,我就提前回国,没有耽误课程;有时遇到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我就利用政协会议休息日,把课补上。并且,为了使这门课真正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主干课程,20多年,每年都有一定的修改和补充,把枯燥、不易明白的动力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同学们产生浓厚兴趣。现在这门课不仅成为我院大气、海洋科学研究生最喜欢选的课程之一,而且成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环境科学研究院学生喜欢选的课程之一。无论是留在国内继续学习和工作的学生,还是到国外留学的学生都认为这门课程为他们继续深造和研究当代大气动力学及数值模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国外留学的学生反映我院开设的高等大气动力学等于国外三门课程,丝毫不比他们差。此外,从80年代末,由于热带海洋对全球天气和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性,我又开设了“热带地球流体动力学”,把自己的许多精力用在给学生讲课上。20多年来,为了准时到研究生院授课,每星期四上午,我必须早晨5点半起床,7点10分上车,下午1时才能回到家,不管刮风、下雪,准时到教室,从未迟到过。我自己认为与教室打交道、与学生打交道,其乐无穷,它不仅使你感到年轻,而且使你基础知识不断加强。说实在话,除了科研,我平生无啥爱好,也没做过什么轰轰烈烈之事,在前进的途中也遇到不少的坎坷之事,但我最欣慰之事莫过于一个个学生通过论文答辩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到祖国大气科研、教育或业务系统的第一线去。
20多年我不仅为我院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研究生讲授了“高等大气动力学”和“热带地球流体动力学”,而且还为我国大气科学培养了一支从事气候分析和动力学研究的队伍。他们当中许多人已成为教授或副教授,有的已是研究院院长,有的是省气象局局长,有的是研究中心主任,有的是研究部副主任,有的是大学的系主任。
二、教书育人,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当前国家各个学科领域非常需要具有高素质的高层次人才,我认为我院各研究所完全有能力培养出这种高层次人才。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高层次人才,营造能激励研究生对科研感兴趣的团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导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我认为,科学研究不能以“得利”为第一位,在学生入学时的迎新会上或“高等大气动力学” 第一堂课,我都要强调:同学们不要把科研看成是一种谋生手段,要当成兴趣,没有志向和兴趣是搞不出什么创新性研究的,你们当中若有人想把大气科学研究当成一种挣钱职业,趁早去工作,不要考博士了。要激励学生对科研的兴趣,营造有协作精神的团队是非常必要的。这个团队在思想品质上要正派、积极向上,在科研上要互相切磋、互相交流、互相质疑、互相讨论、互相鼓励,在生活上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形成一个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科研气氛和环境。这个环境的形成对吸引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与我所研究生部一起,努力给我所研究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宽松的科研环境。由于我们的努力,我所的研究生团队成为我国大气科学界最有吸引力的团体,从我所毕业的大气科学博士约占全国大气科学博士生的一半,他们毕业之后,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很好的成绩。在我所在的研究中心坚持近20年的全体师生茶话会式的“学术沙龙”上,学生们自己轮流主持,自由地谈自己的研究想法、阶段研究成果、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的初稿;师生们共同讨论,对学生提出的想法、初步研究、研究结论,谁都可以说长道短、互相启发,对一些有错误的分析或结论,大家共同出谋划策,找出问题,找出根源。“学术沙龙”提倡人人平等,不仅是师教生,也体现生教生、生教师。
营造一个和谐、宽松而又具有浓厚的科研气氛的科研团队对于实现我院跨越式知识创新尤其重要。现在是大科学时代,不是以前师傅带徒弟的小作坊科研时代,科研项目不是只凭个人的灵感能完成,要靠一个有合作精神的团队来完成,特别是大气科学,更是这样。我从“七五”起担任国家或我院重大项目的主持人,深感团队的重要性。从90年代初起,本研究中心一直在研究气候系统对我国旱涝气候灾害的影响,这不仅需要研究气候系统中大气、海洋、陆面、冰雪变化及其相互作用,而且还得研究这些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对我国气候灾害的影响。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研究任务,没有一个通力合作的团队是完成不了的。要完成这个庞大气候系统的研究,就必须要求有的学生从大气环流变化来研究、有的从海洋热力变化研究、有的从陆面研究、有的从冰雪变化来进行研究、有的从事观测资料分析、有的从事动力诊断研究、有的从事数值模拟研究。在这团体中同学们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形成了一个和谐、生动活泼的研究团体。现在每位同学都热爱这个团队,对这个团队的研究感兴趣。正是本研究中心形成了一个和谐、宽松的学术气氛和研究环境,使得本中心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科研任务。从90年初,本研究中心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两次、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一次。
此外,导师还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思想、科研和生活,不能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我有一位以前的学生,后调到外单位当领导,他有一位学生还留在我这里继续学习,这位学生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他父母亲在前两年均下岗,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他的微薄奖学金不仅要支付自己的生活费用,还要负担父母亲每个月的生活费用。我担心经济会影响他的学习,就时常和他谈心,不仅以我自己出身为例和他共勉,鼓励他把家庭的困难做为是自己工作、学习的动力,而且帮助他申请到院长奖学金,让他当我在研究生院讲课的助教,从中得到一些经济收入,使他安心学习,他感到在这样的集体十分温暖,因此,学习和工作更加努力了。
三、教书育人,要紧的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认真,具有治学严谨的精神
导师对研究生成才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导师不仅是研究生学术的指路人,也是研究生灵魂的工程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导师不仅自己要治学严谨、作风正派、为人师表,而且对学生在治学、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也要提出严格要求。应该说,最近几年来,国家对科研加大了投入。通过许多重大科研规划的出台,我国科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国际影响也不断扩大。但是,也应该看到,当前很多老师为了要任务,申请课题,或是参加种种评审会、学术会等,不得不成为“空中飞人”,加上各种晋升、课题评估和结题验收都需要论文,这样,许多论文要靠学生来完成。为了应付课题评估、结题验收,许多老师不得不追赶学生要论文,这就容易使学生养成浮躁作风。这种现象在别的科学领域存在,也在我们大气科学存在。现在认真搞观测、细致分析数据的人少了,而喜欢从网上下一个模式,让计算机转出一个结果,管它符合不符合实际的人多了;刻苦钻研、探讨物理机制的少了,而从文献上直接引用外国人的研究结果管它符合不符合中国实际的人多了;对课题研究孜孜以求的人少了,而过分夸大结果的人多了。这些作风是不利于科学的发展的。因此,当前在研究生培养上,要紧的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认真态度和治学的严谨精神。
为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认真态度和治学的严谨精神,我所主持的研究中心要求学生拿出去发表的论文需经过三道关:一是本中心学术沙龙会上要认可;二是在全国或项目学术讨论会上要认可;三是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要认可。经过这三道把关后的论文投到有关杂志上审稿都较容易通过。并且,我经常要求学生在文章中不要动不动就用“发现”、“首先”、“提出”等等大词汇,在文章中“表明”或“指出”大气中什么新现象、新机理就已足矣。我尽管各种事务繁忙,对于学生的论文,我都要修改多遍,要求学生一篇文章至少要修改五遍,没有依据的分析、结论统统从文中删去,文中每一句话都要有依据,文中引用别人结果,一定要有出处;并且,要求学生写好的文章不要立即拿去发表,修改好放它2-3个月,然后再拿出来,若实在没错了再投出去,经常在写时没发现错,但时隔1- 2个月后,你再把文章拿出来就容易发现错误,甚至会觉得我当初怎么会这么写。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认真态度,治学的严谨精神就必须从一个个小课题的具体研究,一篇篇文章的撰写、修改、发表做起,持之以恒,从不松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治学严谨的作风。另外,我要求我的博士生的文章不要动不动就署上我的名字,要锻炼学生独立发表论文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逐渐锻炼学生自己去发展一个分支学科。
四、教书育人,关键是培养学生对研究的进取,要有跨越创新精神
培养什么样的高层次人才才能适应21世纪的要求?许多导师都在谈论和探讨这个问题。有的专家认为,21世纪高层次人才是具有创新思想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的专家认为,21世纪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是能认识和掌握自然界和社会发展规律并对国家对社会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才。总之,21世纪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是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要造就这样高层次的人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求导师必须站得高、看得远,不仅要学生学好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重视文献阅读,而且重视培养研究生对于实验、观测资料的分析、机理的研究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等创新能力。在研究生论文的研究过程中要始终强调创新。我经常要求学生不要在文献堆中找问题,既要查阅文献,又不要被文献束缚住,选题不仅要立足于国家需求,而且要注意学科的前沿性和国际的发展趋势。我认为,研究生的研究课题不要仅仅局限于完成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而是要强调具有一定学科的基础性、前沿性和创新性。我不仅要求我主持的研究中心的博士论文的研究课题要具有学科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以及研究的可行性,而且通过所学位评定委员会要求全所博士生的论文课题要具有学科的前沿性和创新性。我主持所学位委员会十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研究生开题报告制度,把研究生开题报告看成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是否具有前沿性、创新性的重要开端。十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主持研究所每年召开两次开题报告会,可以说,一次我也没请假过。我所不仅要求每位博士生必须在全所作开题报告,而且研究生的选题要有三位高级学者预审。所学位委员对每位研究生的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严格审查,强调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审查通不过的论文选题要求修改其选题并限期重新开题。这个制度保证了我所研究生论文的高水平和创新性。我所在2003年全国学位质量评估中,名列全国大气科学第一名,得分远远超过其他大气科学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由于强调创新,鼓励学生超过我,提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的两位90年代初毕业的博士陈文和陆日宇,他们分别在准定常行星波动力学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动力学方面在我研究的基础上作了系统的创新研究。他们把我在80年代研究的基础上大大发展了,在国际上影响因子较大的学术杂志上发表了很多文章,受到国际上的好评,他们现在也已成为博士生导师。我认为,只有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强调创造,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符合科学发展的需要,符合国家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国家所赋予我们博士生导师的历史使命。
要培养跨越创新能力还必须把学生放到国内外学术研讨会上去磨练。为了培养学生的跨越创新能力,我总是利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如我所主持的研究项目全体会议,暑假举办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暨海峡两岸青年大气科学学术研讨会,我与日本、韩国有关学者倡议的国际亚洲季风学术研讨会(这是一个系列学术研讨会)等。鼓励学生们去参加发表论文,与国内外有关学者讨论,了解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进展、发展趋势,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如我的一位学生刚上博士一年级我就让他参加第四届亚洲季风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他参加以后觉得收获很大,经与有关学者讨论不仅发现自己研究的不足,也熟悉了国际上在他所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因此,这种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给研究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促进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为适应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国家需要大批具有高素质的高层次人才。当前,一批批对科学有志向、有兴趣、对研究有进取的跨越创新人才正在涌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紧紧把握住这大好时机,为国家培养造就更多有志向的知识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完成国家赋予我们神圣的历史使命而努力。
(黄荣辉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