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士刚: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招生制度介绍

  • 何士刚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2609
作者:何士刚

由北大法学院博士生招生在各种媒体上引发的讨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从院长、博导到普通网民,见仁见智、异彩纷呈。在讨论中发现,很多研究生招生单位在制度上确实存在比较大的缺陷。这里我想详细介绍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生科院)研究生招生的情况,有些政策是我直接参与制订的,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供大家参考。


一、考试

考试时,英语、政治用全国统一试卷,专业考试由一个命题小组每年负责生科院各门专业课的考题。有时试卷也被中科院其他单位采用。阅卷时有一个小组,采取流水作业的方式,每人批改几个题。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制度,即使有个别人因为各种原因想帮助某一个或几个考生,但试卷不一定落在他们手里,而且即使在一、两道题上帮忙,在总体上起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上海生科院这几年招生形势十分喜人,考分往往远高于教委制定的最低分数线。因此,生科院需要设定自己的最低分数线,而生科院内的不同研究所还可根据自身情况设定不低于生科院的最低分数线。这样保证了考生在通过了生科院的最低分数线而未能进入期望的研究所时,在第一时间就能在生科院内部进行调剂(当然要征得考生本人同意)。而且由于生科院生源的优势,我们有条件在最早的时间进行复试,这样也保证了未能被生科院录取的考生有机会调剂到别的单位,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想上研究生的考生有机会上研究生。


二、复试

通过生科院的最低分数线是参加复试的必要条件。但在这以后,初试成绩在复试中不占任何比重。这就像奥运会田径和游泳比赛,你可能在预赛中破世界记录,但并不保证你在决赛中得金牌。笔试是必须的,它反映了考生的英语水平,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的情况。正像奥运会只有在预赛中达到一定成绩才能参加决赛一样,复试时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况且,初试和复试考察的是完全不同的能力。因此,把初试成绩以一个权重计入复试似乎有点荒唐。

在复试过程中至少有五个专家组成复试小组,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及英语口语、口译能力。复试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学生用几分钟时间做自我介绍,这时如果学生能介绍在大学中参加过社会实践或在实验室做过课题往往会给老师留下比较深的印象。随后几分钟由老师问一些问题。最后,请学生朗读并翻译一段科技英语(往往注重选择较为科普的文章,如《Science》的Perspectives或《Nature》的News and Views)。所以当有人问我如何准备复试时,我说复试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法准备的,唯一可做的是考虑一下你的强项在哪里,并且用准确清晰的语言告诉评委为什么这些素质为你今后的研究生生涯作了最好的准备。但千万不要无中生有,因为下面的问题可能就是针对你的介绍的。无中生有最大的可能是弄巧成拙。

复试依次进行,每次只有一个学生在场,研究所负责研究生工作的行政人员作记录,结束后每位参加复试的专家独立给每位考生打分,平均分作为最后成绩。在我参加过的数次复试中,往往对大多数考生的意见是比较一致的。有时因为名额有限,对中间地段的可上可下者要做一些舍取,有时平均分差异只在零点几分,这时大家都会有一个讨论,对在这区间的考生再作一个回忆,支持者和反对者都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时意见相持不下,还要对有争议的考生作第二轮投票,但这是最后决定。哪怕个别人对投票结果有意见,那也必须尊重民主的结果。

严格的制度给那些想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研究生资格的人设置了几乎难以逾越的障碍。我坚信,绝大多数科学家和教师都是正直、有良知、有道德底线的。因此,通过不正当手段贿赂每个评委的可能性极小,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极大。如果只贿赂个别人能起的作用是很小的。而且在大多数人都觉得某一考生能力很差的情况下,孤注一掷地给其打高分,反而会多数人留下可疑的印象,让人觉得这个评委如果不是判断力很差,就是心术不正。所以,想搞不正之风的人也会三思而后行。这样的机制,可以从制度上抑制腐败的产生。

(何士刚,上海生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