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晓梅
学校的任务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学校既要教学生知识、做事,更要教学生做人。
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具有鲜明的辨别力。”国内外许多知名大公司在选择人才时无一例外地把专业素质、学业成绩只作为考核人才的一个基准,而把学习能力与意识、正直、诚信、谦虚的品质与待人接物的能力作为最重要的条件。我们的高等教育,多年来恰恰忽略了关于”人” 的因素,造成了部分大学生、研究生成长中的缺陷,有人称之为”大学培养人才的方向性迷失”。
国内外一些从事教育的专家认为,上学和工作是两码事。考试成绩好,在实际工作中不一定表现优秀;实际工作中,名校的毕业生未必比其他大学的学生综合素质更高,能力更强。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智商在起作用。但要做一个完整意义的人,当好自己在社会上的角色,则更多的是情商在起作用。中国的大学教育对情商的培养还很欠缺,这种欠缺在名校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台湾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郑石岩教授在《觉:教导的智慧》一书中,用平实畅达的笔触将禅学智慧融入了当代人文教育的理念之中,达到了为旧问题找新方法、糅古经验为今智慧的境界,敏锐地指出了当今的教育问题:“今天的教育,由于过度强调智育,以升学为教育的唯一指标,结果疏忽了个人能力的提升,生活智慧的启发,以及对生命的敬重与肯定,它导致文化生态的扭曲,个人精神生活的空虚,道德责任的虚弱与贫乏。……社会大众把教育视为读书,把读书和考试当作取得学历和谋取职位的工具。结果教育内涵狭隘化了,教育只是读书,而不是心智的开展;只偏重升学,而忽视了精神生活的引导。”
从诸多名家的理论到实践,再结合自己所从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以及在工作中所接触、感悟的人和事,使我更深切地体会到:做一个身心健康、拥有健全人格的人,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在迎来送往的一届又一届学生中,有两名学生的离去至今使我不能忘却而又为之惋惜。他们在中学和大学里都是学习优秀、多次获奖的三好学生,并都以优异成绩从不同的城市考上研究生来北京读书。却又都是在入学后不久,学习才刚刚开始,就一个溺水自杀,一个溢吊身亡,轻率地结束了自己人生最为灿烂的花样年华和宝贵的生命。对其死因,法医已做出了科学的鉴定,可是从中也使我们看到了,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学历和专业知识,但却没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没有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他们这种轻易放弃自己宝贵生命的做法,再联系到近期社会上沸沸扬扬、轰动于世的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更让我们认识到,对青年学子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造就其健全人格的重要性。由此,可引发出如下启示:
1、重视青年人情绪上的起伏性
二十多岁的青年,正处在世界观将要定型、又尚未定型的时期,摇摆性强,起伏性大。在诸多内、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受情绪的控制,既可以忽而壮志凌云、气冲霄汉;也可能忽而情绪低沉、心灰意冷。当遇到挫折或某种意愿不能实现的时候,就会陷入情绪上的低谷,万念俱灰,失去理性,不能自拔。这也说明,一个年满18岁的青年人,从生物学和法学层面上讲算是长大成人,但如果面对多元文化的选择,面对大千世界的缤纷诱惑,到走入社会还没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和抉择承担力,就不能算作精神成人。现代教育的水准提高了,人们有了“知识”,却时常感到困惑,在悲苦中迷失。因为,目前的学校教育还缺少或者说不够完善人格养成的教化功能。学生与老师、学校或家庭都有着某种共识和默契,“教书”的重点似乎放在了只教学生如何在考场上作战,背水一战只为考试、升学、拿学位;至于学做人、取得文凭之后,是不是懂得进入社会还要继续修习“学问”,不过是课本里的教条说词而已。难怪人们惊惑:为什么在经济发展与生活富裕的同时,人有时反而忧郁不欢了?现在的犯案手法越来越高明,还有所谓的“智能型犯罪”。这些“有知识无修养”形成的破坏力,已成为我们社会发展中莫大的隐忧。那么,培养健康的人格与情感和知识的完善哪个更重要?从上述事件中我们可以反思,人格的完善与知识的完善至少是同等价值的,不应有偏颇。成人和成才同等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人更重要。人格的形成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的终极产物,人文素质的培养更应贯穿始终。
2、化解青年人性格上的封闭性
上述事例中的两名同学都具有性格内向、较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同时,又缺乏一些基本的有助于人类健康发展的人格特点 ,这是他们选择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茫茫人海,性格各异,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性格内向、偏执的人,往往把自己的意念特别是那些带有极端色彩的意念深藏于内心,具有很强的封闭性,不易让外界察觉,当他们无法战胜自我时,便以突发性的行动展示自己,使人感到意外,防不胜防。因此,化解内向型青年性格上的封闭性,帮助他们疏导思想问题,释放内心积郁,将意外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并防止其发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具备的职责。
3、克服青年人思维方法上的片面性
两名同学的自杀事件,不仅证明了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正确,也证明了他们在方法论上的片面性。他们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得很高,当现实与理想脱节、不能实现时便自卑自责;他们把人生道路想象得过于顺畅平坦,一不如意便悲观失望,以至轻生。这就在方法论上陷入了非此即彼的绝对化的思维定式,也可以说与过度的“去圣化”倾向有关。其实,某种意义上,在思维方法上带有片面性及“去圣化”倾向,青年当中是不乏其人的,这也是现代人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去圣化”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由于在生活中见到过诸多欺骗行为,或者由于在生活中受挫,因而怀疑价值观和美德的存在。他们不愿听从任何人的劝告,不相信生活中还存在值得珍视的、神圣的、具有永恒意义的事物。“去圣化”是人的心理防御机制之一,但是也与其它防御机制一样,如果过度就会产生问题。当前,青少年中“去圣化”倾向所导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感情;在涉及有可能伤害生命的重大问题上缺乏应有的恐惧感,不仅是对别人,也包括对自己。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追求与个性。而对个性形成的理论、看法也不尽一致。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认为,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大方面:一是承认并重视遗传素质在个性形成上的作用,认为是形成某些个性心理品质的自然前提和潜在的可能性;二是认为环境在个性形成中起决定作用;三是认为教育在个性形成中起主导作用。这也就给我们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呼唤人的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正因为关系到国家的根本,所以思考教育问题往往需要跳出教育的圈子,有着更为宏观的目光。教育的成功应该体现在人的教育上,培养出有爱心、有道德尊严感、有责任感、关怀社会、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使人们学会生存,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作用,而不是以有用的工具或机器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说,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再是掌握某种知识或者技能,而是开启智慧、终身幸福和人格的塑造。
社会的飞速变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的人提供了可发展、可创造的极大空间,对青年人的思想成长更是注入了新的契机与活力。随着科学技术综合化、整体化以及人文科学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加速,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日益增强,综合性学识显得越来越重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21世纪的中国更需要人文和道德精神,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新时代教育无可推卸的责任,为使我们的时代更能体现适应先进文化要求的环境伦理、科技伦理和法律伦理,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公正廉洁的社会环境、适合人类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我们提倡做学问先做人,让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既要成为有学问、有智慧、有资历的人,又要成为有德性、有品位、有教养之人;既要塑造人的"资格"、打造人生"品牌",又要塑造健全的"人格"、提升人性"品位";既要化知识为智慧,又要化知识为德性;既要与时俱进,又要引领社会前进;既是科学精神的追随者,又是人文精神的信仰者,更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者。
(杨晓梅 研究生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