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与中国的和平发展

  • 王岐山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2237
作者:王岐山

中国人现在都讲,办奥运是百年梦想,这百年梦想从何而来?我认为应该追溯到1840年的战败、割地、赔款。那时,我们才开始知道自己落后了。但是,中国的仁人志士没有人愿意承受这种现实,特别不能忍受的是把我们叫成"东亚病夫"。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把体育政治化了,把体育和我们近代史上的落后、屈辱联系起来了。申办奥运的成功,使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甚至于远远超出了当时中央领导的估计。

北京市九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目标,将“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具体地诠释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实现这一战略构想和这三大理念,其间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问题和困难,可以说何其难也。对此,我可以举出许多例子。

第一个就是奥运会的举办时间。奥运会开幕式现在确定的日期是2008年8月8日晚8点。八月上旬,正是北京的汛期,但是,时间不能改动。有三个因素。其一,奥运会一定要在欧美假期举办,才会有人看,才能收到电视广告转播费,因为奥运的真正赞助大户都是国外公司。其二,美国网球公开赛紧接在奥运会后,这是世界网球的四大公开赛之一,不能改时间。如果奥运会推迟,很多优秀运动员就不能参加。因为,网球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拿到的积分与在四大网球公开赛上拿到的积分相差很远,事关运动员利益的问题。其三,就是不能与美国的棒球联赛时间冲突。一个时间问题都能说出这么多事,相信所有为这个百年梦想欢呼的人们,大概谁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复杂。

另外,出于各方面考虑,我们取消了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盖。这首先是从安全角度出发的。当初加盖,一个是为了赛后经营,不管天气如何都可以举行大型文艺演出;另外是为了开幕式。好的开幕式是任何一届奥运会成功的一半。现在把盖取消了,我就在想,2008年8月8日晚 8点,如果下雨怎么办?即使有雨,开幕式的时间也不能变。到2008年,我们的天气预报能不能做到"一小时两平方公里"这样准确的预报?

北京举办奥运会最重要的是三大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我的理解是:我们的市民在整个奥运筹办过程和奥运举办期间,在北京实现现代化期间,应该体现这三个理念,而且这三个理念应该是相互交叉的,其核心是人文奥运。

绿色奥运决不是仅指绿地问题,还包括可持续发展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科技奥运也决不是弄一点技巧,而是真正地反映一种科学精神。当我们的市民看到路上有垃圾的时候,能够主动捡起来投进垃圾箱,这就体现了绿色的精神;在场馆的设计施工过程中,要相信科学,用科学指导我们的筹办工作,用科学来解决奥运期间的运营。

最难实现的,就是人文奥运的理念。中国人对不同运动项目的文化认识不足,像网球运动,不到比赛间歇的时候不能进出,这是一种文化。事实上我们有的观众,包括领导干部,在赛场上经常随意进出。北京的市民一定要明白:不同的竞赛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运动有不同的规则。我们要借助奥运实现我们的梦想,要体现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我们承担着全人类22%人口的生存与发展,我们要向全世界展示我们是和平与发展的。西方人对中国的高楼大厦并不在乎,他们在意的是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优秀历史的民族,一度落后之后要重新崛起,到底会变成什么样?而不是简简单单地看中国的楼变成什么样。

回顾和反思今年发生的密云灯展事故,许多人在踩踏下死亡,却没有一个人就地施救,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还有,今年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当有一个运动员突然倒在地上的时候,周围没有一个人动手帮忙,后来从人群中挤出来两个外国人对运动员进行救助,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这些事情的发生带给我们一个深层次的思考,人们怎么就不懂得保护自己?既不会保护自己,也不会去救人?在密云事件发生后,我得知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是香港初中学生的必修课。我们的小学生能不能也接受这样的教育,懂得保护自己,这也是体现以人为本吧。孔子《孝经》中说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当你还没有能力孝敬父母的时候,把自己保护好就是最大的孝敬,这是中华传统的美德。孝也是人文,是一种责任文化。

目前最困扰的问题,也是最难做到的,就是我们参差不齐的市民素质。在奥运期间,估计要来三百多万世界各地的客人。那时,大家的精神面貌,哪怕只初步具备三大理念意识也好。

雅典给了我一个启示:只要是雅典运动员一进场,不管他得没得名次,观众全体鼓掌,全体欢呼,而中国人已经娇贵到了非金牌不值一掌的地步。我觉得这是不对的,这不符合奥林匹亚精神。奥林匹亚是和平与发展的精神,而不是非得冠军的精神。

我们的战略目标是到2008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应该是人的现代化,这才叫人文奥运。

(本文根据王岐山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四单元主题报告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有删节,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