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物所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 侯晓霞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1805
作者:侯晓霞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般意义的调整,它是一个蜕变的过程。目前,教育改革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不断深入,我们也毫不例外地正在经历着、体味着。无论你想与不想,愿意与不愿意,改革的进程只有加快,不会停歇,不会等待。本文通过对学位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分析,论述了如何在新形势下,适应教育改革,开展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基本思路。

一、 建设与时俱进的创新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乃至学科建设和形成学科创新机制的战略问题。

学科的专业是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的前提,研究生培养离不开专业教育,专业课的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课程的设置作为研究生培养进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并已经引起各研究中心以及博士生导师的重视和关注。长期以来,动物所在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已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方式和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一些成绩。近年来,动物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博士研究生在读人数已经达到161人;2003年9月,将达到181人。随着规模的扩大动物所博士学位研究生对专业课程的需求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促使我们必须不断审视人才培养的发展策略,不断改进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动物所现有的课程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具有相对局限性,影响到博士研究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

博士生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作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课,按一级学科范围内相关的二级学科进行拓宽;同时,注意二级学科自身的特征和学科应有的知识结构,着重系统性和基础性,为博士学位研究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课应重视前沿性和创新性,反映本学科国内外最新成就、新进展、新动态,反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适应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高、精、深的要求,跟踪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使研究生尽快掌握学科的最新动态。
其次,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应当立足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要符合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培养目标,要根据不同层次研究生的需求,要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同时注意发挥动物研究所特色和整体实力。
第三、博士学位研究生在入学至毕业短短三年时间里,除了完成公共必修的学位英语、政治理论课程以外,还必须完成两门(或三门)专业课程的学习。

三、影响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课程改革与推进的难点

难点之一:习惯于根据目前所承担的项目或课题来选择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以及圈定授课内容,从而使项目、课题成为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选择的严重束缚。
难点之二:已经形成或习惯了单向线性传递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科需求→专业框定→课程安排→教学方法→实践,对这种传统的培养模式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从而导致学科专业成为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的硬性框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