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烧的六月——计算所发展战略辩论赛掠影

  • 蔡宏志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2243
作者:蔡宏志


伴随着网络室四位巾帼女将问鼎桂冠,由计算所人教处组织的历时一个月的发展战略辩论赛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也随之尘埃落定。七场比赛精彩纷呈,八支队伍群雄逐鹿,数十名员工积极参与,上百位观众热情观看。使得整个辩论赛不仅展现着言语的技巧、思维的碰撞、逻辑的冲突以及文化的张扬,更体现着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一种“勿以成败论英雄”的坦荡,一种“激情燃烧”的热情,一种”创新、求实“的理念。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精彩的辩论赛离不开大家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从所领导到辩论赛的组织者,从室主任到员工,从领队到教练,从队员到陪练,齐心协力,精心备战,奉献了一场场妙语连珠、精彩绝伦的比赛。每一位辩论赛的参与者都曾为准备辩题烦恼过、焦虑过,但很快坦然;都曾为取得胜利努力过、奉献过,所以无悔无憾;都曾为比赛结果担心过、紧张过,所以笑得灿烂!让我们一起来解读他们的故事……

范文宇(辩论赛季军,数字化室队领队):
在接到组队通知时,我作为领队,是本着更深入地认识、了解计算所,积极参与计算所的各项活动以及锻炼自身能力目的去进行动员的,这也是全体研究室人员的初衷。我想,我们做到了。
6月4日组队完毕时,我们一共有2名教练和8名队员,进入复赛后队员增加到了 13名,还有数名场外指导老师。这次辩论赛在我们每一个课题组中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他们积极响应,甚至有的课题组组长本人也参加进来。其实,队员们都知道,真正上场参加比赛的就4名,但是,每一个队员甚至是非队员都非常热情地参与。为了找资料,一名队员发动了他所在课题组的一半成员,找来全国大专辩论赛和国际大专辩论赛共计6场比赛的视频资料,帮助队员理解所战略。教练们毫无保留地介绍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李锦涛、朱珍民等老师还专门抽时间给大家讲课。
每场比赛前的准备我们平均要花约四个工作日的整个晚上,另外还有周六、周日两个全天。大家从零开始,学习如何组织材料,如何思辨,最后慢慢成熟起来。在我们自己的NC教室里,不管教练还是队员大家都围坐在一起,队员山世光负责整理思路,其余队员都在下面一边上网查资料,一边提论点、找论据,然后通过讨论,甚至吵架等脑力风暴过程,统一认识,统一思路,最后统一攻防战术。
虽然我们队在复赛中败北,但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经历的和得到的东西比得失胜败更重要。有的队员认为,通过参赛在潜移默化中对计算所的历史、现状和将来,尤其是发展战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对我们以后思考自己的定位以及如何融入到计算所这个大家庭是非常有益的;有的队员认为,这些讨论的方式、脑力风暴的过程、思辨的方法,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更有不少队员认为,通过辩论重新认识了自己和他人。我相信这些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各方面都很有益。我为大家的热情与投入而感动,为这个团队的高度团结与协作而感动!

王 斌(辩论赛亚军,软件室队教练):
辩论赛虽然已经结束,但是与队员们一起连续奋战的30多个日日夜夜仍然记忆犹新。软件室辩论队伍大都是各自课题组的骨干,工作十分繁忙,但是我们一开始就统一认识,将这次辩论赛当成了解计算所历史和学习所发展战略的最好机会。在这种认识的激励下,我们度过了一段既紧张又充实的日子。室领导也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每次都和我们一起讨论辩题,使我们倍受鼓舞。
三辩选手王丰锦临近毕业。可以有充分的理由不参加辩论赛。但是,集体的荣誉感使他没有放弃。四辩选手熊刚,更是跑遍了档案室,找到各种资料,并且一有机会就到处取经,总结材料,并且现场录音。据不完全统计,三场辩论比赛,他总结的材料有近200页,录音材料十几份,录像材料十多份,在所找到的书上到处做满了各种标记和注解。我好几次看到他发给大家文件的时间都是晚上12点左右,劝他要注意休息。后来才知道,其实好几次都是凌晨3点多发的,他怕大家担心,就改成12点了,大家知道后都很感动。还有冯百明,作为第一场的一辩队员上场,他发挥得很出色,可惜由于口音的问题,后来由刘萍代替,但是作为整个团队的一员,他和所有队员一样,兢兢业业,献计献策,写辩词、整理正反方的各种问题,一直坚持到最后;他有一个一岁多的小孩,正需要照顾,但是为了不影响整个团队,他从来没有退却,大家劝他早点回去他都婉言谢绝了,有几次讨论到很晚,宣布散会以后,我们发现他立刻不见了,这才知道他归家似箭,大家心里涌起阵阵歉意……。一辩队员刘萍,临危受命,表现了大将风度;余智华,多个项目任务压在他身上,压力很大,但是他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为队伍和比赛创造活泼氛围的小徐,不仅组织起这套人马,还跑上跑下、组织拉拉队,非常辛苦。我从内心里感谢比赛的组织者,感谢他们给了我们一段美好的回忆,感谢辩论队的每一个队员,感谢你们辛勤的付出!

刘 敏(辩论赛冠军,网络室队优秀辩手):
从来不觉得自己是辩才,辩论赛离自己更是遥不可及。只是在1999年,我的母校西安交大四位威猛的小伙子勇夺‘99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冠军奖和最佳辩手奖时,辩论赛才如“大漠风沙”般吹入了我们这些地处西北的理工科学生的心里。但是对我个人而言,那也只是个遥远的传奇。当时印象最深的是西安交通大学队教练韩鹏杰教授的一番话。他说,辩论风格最理想的是体现为为真理而辩的英姿,要在辩论中体现出一种稳重、诚挚而有大将风度的气质,要“列堂堂之阵,树正正之旗”,也就是说,辩手首先要具有一股正气。辩论,说到底是一种人格之辩,作为辩手在场上场下都要有一种为弘扬正气而辩、为真理而辩的气势。而决非为了一个随机抽到的辩题而惺惺作态,为了维护本方的观点而言不由衷。只有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才能获得认同,才能引起共鸣。对于辩手来说,语言、智慧,都不如真我的风采更能吸引人。另外,辩论队是一个整体,辩论场上你来我往的应答不能单靠个人独领风骚,要靠四人的集体智慧,要协同作战,方能一战成功。当然,在强调整体配合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每一个辩手的个性与特长。我们队中的四员女将,可谓个性鲜明:一辩杨峰温柔恬静,二辩孙红兵成熟干练,四辩李华伟沉稳理性,而我作为三辩,比较富于激情。辩论赛不仅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也锻炼了每个人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背后的那些教练、陪练队员的无私奉献和默默耕耘,更是让我们受益匪浅。辩论赛结束了,我们又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实验中去。辩论赛作为一个美好的回忆,将永驻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卜东波(辩论赛季军,智能信息室队优秀辩手):
与其他研究室相比,智能信息室的员工人数较少,因而在人员选择上有先天的不足。但是本着重在参与的原则,我们仍然认真地准备了这次辩论赛。复赛中,我们输了,原因不在其他,而在于我们对战略理解的深度不够——立论出现了偏差。什么是龙头?在这一概念的理解上,我们更多地关注于学科自身的发展,而对计算所在军事、安全、卫星等国家重大需求中应该担当的角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仔细想想,这也是很自然的:学理工科的人往往强于对问题的求解,而弱于对问题本身的宏观思辨。但社会多元化、快速的发展对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即作为一个社会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具备是必须的。这次辩论赛正如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回顾这次辩论赛,由于参赛队员大都没有受过专门的辩论技巧培训,因此可以说我们展示给大家的是一场最本色的辩论,"以学心听,以公心辩"是我们每个参赛队员在本次辩论赛上始终遵循的原则。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重新认识了自己,也提高了自己。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辩论,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了计算所的历史和今天;同时,更加清醒地看到了计算所所面临的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明天,进一步坚定了与之共创未来的信念。

尾声
智慧与口才在辩论中展现,思想与观点在辩论中交锋,战略与文化在辩论中明晰,记忆中会永远留下我们曾共同走过的2003年——这个激情燃烧的六月。

(蔡宏志 计算所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