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知识理想 培育创新人才
-
尚纳新、朱必春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1997
作者:尚纳新、朱必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教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书匠",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道理、明事理、通情理、知伦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胡志红博士牢记教书育人这一精髓,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仅传授知识、教授科学研究的方法,更注重教育学生做有理想、有追求、有职业操守的创新人才。她本人曾经被中国科学院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她指导的学生中有3人获得院长奖学金优秀奖,4人获得地奥奖学金,多位毕业生已晋升高级职称,成为单位的骨干,不少在国外深造的学生纷纷回国效力。她的学识、学风和人格魅力常为人们所称道。
教之以严
俗语说,“严师出高徒”。科学研究是一个求真的过程,探求事物的本来面目,获得真理性认识,首先必须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精神。“唯实、求真、严谨、求实”是科研人员的基本道德规范。
作为师长,胡志红强调用科学精神做学问。日常科研工作中,她在指导学生做实验、查阅文献、分析数据、归纳推理、撰写论文等环节上一丝不苟,将科学精神渗透其中,坚决摒弃虚假、浮夸之风,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她特别注重实验的真实可靠,凡是涉及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的论证,都会和学生反复推敲,从不放过细微之处,哪怕是学生中出现的任何小问题,都及时、严肃地加以纠正。她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言必有据的科学态度,严谨认真的科学学风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她看来,这不仅对科学研究本身至关重要,也体现着科学研究的本质,对学生本人来讲更会使之终身受益。
导之以行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在世界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谁抓住了创新,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如何把学生引入学术前沿领域,争取在某一处有所突破,形成创新点,关键在于导师是否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是否掌握国际上本学科领域动态,能够为其正确选题,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悉心指导。
胡志红十多年来一直在国际昆虫杆状病毒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前沿领域潜心钻研。她在国际上首创“基因对等排列图”研究方法,作为中方项目负责人与荷兰科学家联手,首次揭示出杆状病毒基因组排列的共同特征,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棉铃虫病毒HaSNPV基因组全序列,她率先开展对中国棉铃虫病毒杀虫剂的基因工程改良,已获得多株的基因改良品种,她研制出我国第一个获得授权专利的生物农药——棉铃虫病毒杀虫剂,为我国重组病毒杀虫剂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近期,她又涉足以SARS研究为主的医学病毒领域。在这些居于国际水平的工作中,胡志红引导学生深入其中,在指出大的研究方向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去独立思考,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和提高科学研究能力。
在培养过程中,胡志红和她的同事们坚持每周两次的例会制度:周一组织人员做学术报告,汇报所从事的科研工作进展,全室人员(包括研究生)共同参与研讨,跟踪解决研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周五由在学研究生介绍国际热点、国内外学科进展情况,并逐渐由中文过渡到用英文做报告。大家形象地说,周一介绍自己,周五介绍别人。为了能够站到前台,写出有分量的报告,学生们不得不格外认真地做准备,查阅大量科研资料。学生们普遍感到压力增大了,但获取的信息量更大了,学到的技能更多了。特别是师生们通过交流,有效地激发了创造性思维,增进了情感交流,营造了一种自由、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和环境。
育之以化
人才的成长是一个逐步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培养的是高层次人才,是未来的学术带头人,除了要求科研业务上有较高的水平外,还对其人文素质和政治素质有相应的要求。对成功的科学家而言,学术技术水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道德和人品。然而,立德树人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蹴就的,导师在这方面负有重要责任。
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在于一点一滴,潜移默化。胡志红担任中荷法“无脊椎动物病毒学开放实验室”主任时,在实验室的管理上,倡导“人人有责”的理念。她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要求大家共同维护实验室的科研工作秩序和安全。学生们在正常学业和研究之外,都兼职一项室内公益服务性工作,提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增强大家的社会公德、责任意识,树立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为科学事业勤奋学习的思想。在科研之余,胡志红还从经费上支持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棉铃虫病毒技术投入生产、向社会上推广的过程中,体会科研对发展国家经济的重要意义。
对于胡老师的教育方式,博士生邓菲深情地道出了大家的共同感受:胡老师从不说这项工作你要怎样,她只会说如果是我会做到哪一步。她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使我们在她的一言一行中受到启发、影响。
融之以情
师生情是人生情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在师生相处的时间里,教师把多年积累的知识、技能、思维方法、科研手段倾囊而授,学生在精心指导、关怀下水平不断提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双方不仅教学相长,更是情感交融。胡志红对学生以诚相待,以情感人,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见解,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关心他们的成长,赢得了学生的敬重和爱戴。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同时,更是用情感来维系人才。
胡志红最初是利用欧共体“居里夫人”博士后奖学金到荷兰从事合作研究,后因表现出色,被破例录取为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自此,与荷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了让更多的人得到国际科学前沿的滋养,她积极利用与荷兰、德国有关大学的良好合作关系,推举所职工和研究生成为中荷联合培养的博士生,选派在读硕士生赴荷兰学习,在国际合作中不断增长才干。王华林同学硕士毕业后,胡志红所长积极争取指标安排他到德国进修,期间一直与其保持联系,经常询问工作和生活情况,并亲自到国外去探望,使其深受感动,如今他已按期回国,成为SARS研究组的一名重要干将。
研究生是科技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是我们的目标。历史上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许多做出具有国际影响成就的学者,有不少是在研究生时期做出的。近年来,武汉病毒所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与以胡志红同志为首的一批导师辛勤的付出密不可分。我们相信有胡志红这样的好导师一定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新人才。
(尚纳新、朱必春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