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翔林
2002年6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演讲录》科学系列丛书的第一、二集《科学的魅力》、《科学的未来》,2003年七月又出版了第三、四集《科学的挑战》、《科学的理念》。作为主编者,我和邓勇教授感到一丝欣慰,这一工作同时也推动了我们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深层次的思考。
我们知道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最高层次的一种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的任务。研究生也是中国科学院和我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人力资源和社会栋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从在读万人左右,发展到目前在读50万人左右,并建立了理学、工学,以及各种专业学位的较完整的学科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受专业教育长期形成的传统影响,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始终处于相互割裂的状况,产生了当代研究生教育的几个公认的弱点,即: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缺乏跨越学术边界从事学科交叉研究的勇气与基础;过弱的文化熏陶,忽视全面素质教育,使学生缺乏人文素养和富有想像力的灵智思维;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超过对精神境界的追求,缺失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聪明才智与个性的发展不足,创新的才能受到抑制。这就是杨振宁先生、李政道先生曾多次说过中国学生读书很努力,会考试但缺乏创造性的根本原因所在。更早一些,清华大学梁思成教授在1948年讲的“半个人的教育”,及上世纪60年代,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著名思想家马尔库塞出版的“单面人”一书,都对这种教育的片面性提出过批评。
正是由于对这一问题的切肤认识,使我们与编委会的同志们一起经多次讨论,萌生了编辑出版这套科学系列演讲集的愿望,并迅速得到中国科学院路甬祥、白春礼、郭传杰等领导的热情鼓励与支持。为此,路院长亲自为该丛书作序,白院长撰写首批报告,郭传杰书记出席第一、二集首发仪式,希望演讲录能长期编辑下去,为研究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开拓更广阔的道路。科学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们更是全力支持,使我们受到莫大的鼓舞。一年多来读者的热情欢迎,学者们的支持,新闻媒体的传播、评价及诚恳的改进建议,更坚定了我们把这套丛书编好的信心。
我们的宗旨是通过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传播及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渗透来促进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的结合,倡导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人才,以弥补当前研究生教育中的不足。
结集出版这些报告的近80位作者,都是我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学者、教授,如:路甬祥、吴文俊、白春礼、丘成桐、田长霖、陈竺、吴敬琏、董光壁、郭传杰、刘光鼎、杨焕明、邹承鲁、石元春、杨叔子、程国栋、唐有祺、高登义等;更有一批杰出的青年科学家和人文社科专家,如:王恩哥、谭铁牛、赵刚、高文、田静、郭华东、邓麦村、黄大卫、封松林、陈勇、郑秉文、王涛、彭少麟、黄伟光、陈波、顾海兵、刘军、卢柯、夏勇等。在他们身上和报告中体现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值得青年朋友们思考的。我们希望更多的青年学生从他们的报告中和他们的身上,吸取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精神力量,感悟健全人格的内在魅力,使自己在学业上及在道德、品质、体魄、心理和文化修养上能有所进步,走上全面发展之路。
读书探索,登高远望,人生也有涯,但知也无涯,我们和青年朋友一样也要努力扩展知识结构,涵养高尚的品德,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与文明,和大家一起感受科学家的心路历程和聪明智慧以及战胜困难的勇气、毅力,也许这会使青年朋友一生受益匪浅。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科学教育让人学会“做事”,目的是“求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教育让人学会“做人”,目的是“求善、求美”,认识自己,提高其精神境界。两种教育的结合,会让人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求得“真、善、美”的统一,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己,提高人生境界的层次。
愿我们和青年朋友们一起努力吧!
(余翔林:研究生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