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设与发展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 吕晓澎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1656
作者:吕晓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以下简称研究生院)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以后,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扩大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事业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社会上的影响。为了把研究生院真正建设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教学中心和管理中心”,实现建设“国内一流、亚洲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生院”的办学目标,研究生院在今后的建设与发展中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研究生院工作重心要由外部组织的建立转向内部的建设和发展。
??建设问题主要有四项,即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机构建设的重点是教学和管理机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骨干教师和骨干管理队伍;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建立与实施“三统一”有关的制度;环境建设的重点是中关村教学园区规划和教学楼的建设。
??发展问题主要有三项,即规模发展、学科发展和文化发展。规模发展的重点是按照二期创新科技队伍建设目标制定流动队伍发展规模(具体体现在制定年度招生计划);学科发展的重点是根据二期创新凝练的科技目标和院发展战略提出的重点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在全面调研,并有专家参与决策的基础上提出2002年新增设的一级学科和博士点;文化发展的重点是在研究生教育中融入科学院的创新文化,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发展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化。

第二、研究生院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组成要充分考虑北京总部、各地区教育基地以及各研究所的研究生培养组织结构的有机结合,及导师、教师、管理人员的合理分工。
??组织结构在外部要明确网络结构的组成和职能定位以及相互关系。重点是各地区的教育基地的职能定位和组织结构及运行模式以及管理办法。内部要精简机构,重点建设加强与教学和管理有关的部门。
??人员结构在外部要理顺人员结构和层次,充分发挥研究所的专家和管理干部在研究生院教学和管理方面的作用,通过合理搭配,优化和充实研究生院的教学和管理队伍。内部要在保证教学人员高层次的前提下,提高管理人员层次,尤其是中层领导的素质。

第三、研究生院的功能定位应由单一的教学中心转向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和管理中心,列入国民高等教育系列,提升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社会影响。
??教学中心包括:高素质、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合理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和具有特色的教材;一流的教学园区、教学大楼和教学设备。
??管理中心包括:建立信息管理网络,迅速、快捷地与各基地和研究所进行管理信息的相互交换,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全院研究生教育情况,为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建立学生队伍的管理系统,充分发挥研究生自我管理功能,运用学生组织职能,在学生中营造为祖国科学事业奋斗终身的氛围,树立科学院研究生对外的良好形象。建立教育干部管理体系,通过建立相应的机构,充分发挥各所教育干部管理职能和作用,在研究生院与研究所之间构建桥梁。组织管理干部进行高等教育课题研究和举办各类研习班以及其它活动。

第四、研究生院的工作职能要由单纯的前期教学转向适应“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统一授予学位”的全面管理,并将代替人教局行使部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管理职能和权力。

第五、研究生院的资源配置由单一的教学经费转向多渠道、多途径的获取资源。在提升知名度的同时积极开拓资源投入渠道,正确运用教育手段获取资源,力求形成良性循环。

第六、研究生院与科技大学的关系要实现更加紧密的合作与互补,充分发挥“一校一院”在中科院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科技大学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高水平一流大学,研究生院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高层次一流的研究生培养基地。两所院校的办学模式不同,评价指标也不同。

注:本文摘自《中科院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思考》,《科学新闻》2002年第1期。作者现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原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