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漫谈

  • 霍国庆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2798
作者:霍国庆


1986年,还是笔者在武汉大学读硕士时,曾聆听过时任清华大学的一位专家关于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的一次讲座。十多年过去了,许多讲座已从记忆中淡出,唯有这次讲座铭记在心,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益发显示出它的独特价值。依稀记得这位专家是从台湾到美国学有所成后回到祖国大陆工作。他认为,大陆科学家之所以无法获得诺贝尔奖的主要原因是解放后的一些政策导致中华文化出现中断,使大陆科学家无法从传统文化中吸收养分,结果在科学尖端的竞争中往往功亏一篑;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家大多在基督教文化中成长,基督教及其孕育的西方文化赋予了他们无穷的想象力,当装备了想象力的西方科学家与缺失传统文化支持的中国科学家“华山论剑”时,胜败早在意料之中了。
或许诺贝尔奖的“想象力解”有些简单,但却不无道理。人类有很多职业,职业没有贵贱之说,但有高下之分:处于底层的操作型职业不需要太多的想象力,只要按照规定去做就行了;处于中层的管理型职业和技术型职业需要一定的想象力,但想象力并非决定的因素,只要根据规律行事、能够随机应变就行;处于高层的决策型或探索型职业的成功则建立在丰富的想象力的基础上,在任何一个领域的巅峰决战,仅有实力是不够的,在每每“山穷水尽”时,惟有靠想象力来创造“柳暗花明”——缺乏想象力的高级统帅和顶尖科学家是决不可能成功的。然而,想象力从何而来呢?如何才能增强人的想象力呢?
笔者认为,想象力产生于人类各种思想的碰撞之中,产生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融合之中。从历史上来看,古代思想文化发达的我国春秋战国时代与古希腊时代,都是各种学派和各种思想层出不穷、互相激烈碰撞的时代,这种碰撞激发了当时各阶层的想象力,从而催生了老子、孔子、孟子、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等影响历史进程的大家;“五四运动”前后,由爱国热情激发的中西方文化对撞再次造就了一大批伟大的政治家、科学家和文学家,他们超人的想象力创造了中国20世纪的辉煌,他们是中国20世纪的脊梁。剖析古往今来伟大人物的成长和成功轨迹,可以发现,他们的鼎盛时期恰好是能够近乎完美地处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时期。
牛顿早年致力于为人类造福,从“苹果落地”悟出了万有引力定理,做出了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但晚年却痴迷宗教,再没有重要发现问世,这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背离的典型例证。这说明,要把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实现并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艰巨的任务;对于那些具有深厚的科学功底和人文素养的人们,如果处理得好则可以取得突破性成就,反之则会遗憾终生。
龚育之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论科学精神”,他认为,“科学精神就是尊重事实、尊重真理、反对迷信、反对盲从;就是不断创新、不断开拓、反对守旧、反对因循;就是实践的检验,批判的头脑,理性的思考,自由的讨论。 如果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用我们国家多数人熟悉的语言来概括,那么应该说:科学精神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实事求是。”至于人文精神,则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有关,“人的意义,人生的追求、目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等,这里面的高尚的、善良的、健康的精神,就属于我们要发扬的人文精神。”“总之,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具有现代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
应该说,中国科学院的科学精神是有目共睹的,李四光、邓嫁先、钱学森、陈景润等前辈已经通过身体力行确立了中国科学院的科学精神。但如何提倡并实践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问题的关键。中国科学院目前正大力提倡并推行的创新文化建设,其实质就是强调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与统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作为我国重要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不仅要培养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和推动者的一流人才,更要培养具备冲击科学顶峰、问鼎诺贝尔奖的实力和境界的顶尖人才。为此,必须为研究生提供一流的学习、实验和实践的条件与环境,必须为研究生建设畅通的国际交流渠道,必须为研究生创造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科学文化于一炉的人文氛围,必须为研究生提供足够多的“与大师对话”的机会,必须为研究生塑造一种体验思想、文化、观念、理论和观点不断碰撞的环境。具备了这些条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设一流学校、培养一流人才的目标也就实现了第一步。

(霍国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