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研究生培养单位教师聘任工作结束

  • 范 虹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2134
作者:范 虹

建立一支院所结合的师资队伍,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院所结合”办学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征求了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和部分培养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研究生院于2001年12月制定、下发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师岗位聘任办法(试行)》,开始全面启动培养单位教师聘任工作。在各培养单位和研究生院各学院(学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培养单位教师首批聘任工作已于2002年7月初顺利结束,共聘任88各培养单位教师1269名,其中教授1047名,副教授222名。此外,对对中国科学院系统内院士的商聘函也已发出,正在陆续收到他们的确认函。
综观这次教师聘任工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过去聘请兼职教师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聘任目的不同。聘任培养单位教师是对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整合,是“三统一、四结合”办学方针的具体体现;而过去聘请兼职教师只是为了完成玉泉路教学园区研究生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其次,教师身份不同。培养单位受聘教师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单位和研究生院本部承担着研究生的教学和指导任务,不同于过去的兼职。第三、聘任范围不同。各培养单位的研究生导师均可申请担任培养单位教师,不受地域和是否在研究生院本部讲课的限制;过去聘请兼职教师,仅限于在研究生院本部讲课的教师。第四、管理方式不同。培养单位教师的聘任,是由研究生院本部组织统一申报、统一聘任、统一考核的规范化管理;不同于过去兼职教师的阶段性分散管理。
二、此次教师聘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聘任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整合了科学院的师资资源。通过此次聘任工作,整合了整个科学院的师资资源,体现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师资实力和规模效应,对于今后对外宣传和招生等工作都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使培养单位教师具有归属感和使命感。受聘后,培养单位教师均可拥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师聘书和工作证,成为研究生院师资队伍中的当然成员,也是中国科学院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他们产生了归属感和使命感。三、是建立院所结合的师资队伍的制度保证。建立培养单位师资队伍,明确他们的责、权、利及组织形式和管理办法,是建立院所结合的师资队伍的制度保证。
四、确立了开展“四结合”工作的一种组织形式。在聘任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要让个或几个职能部门承担对百余个培养单位的教师聘任工作,难免会出现对情况不够了解、工作负荷大、效率低等情况;同样,一个培养单位同时对应研究生院几个职能部门,也会出现对口多、负担重等现象。为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为了减轻培养单位负担,研究生院领导及时作了工作调整。由教学委员会根据学科确定研究生院各学院(学部)与培养单位的对应关系,在人事处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由学院(学部)负责受理对应培养单位教师的申报、统计、资格初审、上报、颁发聘书等聘任的全过程。在工作中,加强了学院(学部)与对应培养单位的了解与沟通,每个学院(学部)都建立了对应培养单位教师信息库,为今后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培养单位教育管理干部的聘任等工作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机制和体制在全国范围内的特殊性和唯一性,首次进行如此大范围、全方位的教师聘任工作,我们没有可以借鉴的现成经验,只能在工作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完善机制。因此在工作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宣传力度不够,致使有的培养单位不了解聘任教师的目的、意义,因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我们开展进一步宣传后,才进行了补报,致使首次聘任工作拖延时间较长。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我们经验不足,与培养单位联系渠道不够畅通。其次,由于对培养单位情况了解不够,在制定教师聘任条件时,考虑还不够全面。通过培养单位教师的首批聘任工作,加强了我们与培养单位的工作协调与合作,取得了培养单位的理解与支持,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建立了一支院所结合的师资队伍。今后我们应充分利用培养单位教师资源,发挥各类教师的优势和特长,通过远程网络系统,实施互动教学,达到优势互补,使院所结合的师资队伍完成从形式到内容的转变,为中国科学院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未来的路尽管还很漫长,但我们充满信心。

(范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事保卫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