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翔林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一所大学的建校史中,始建年和校庆日是两个公认的关键历史坐标。特别是对名校,它不仅是社会关注的时日,也是曾在这所大学生活过的所有师生永远铭记在心、梦牵萦绕的人生里程碑。
始建年和校庆日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师生的心中,她折射出这所大学建校时的历史光辉,传承不衰的大学精神,科学与人文的价值观及对民族、社会、国家进步所肩负的责任。校庆日成为所有大学师生和校友们回顾光荣、燃烧激情、追求更加美好未来的节日。
许多人认为始建年和校庆日似乎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因为她是历史的客观存在,亦是所有大学传统的共同特点。其实不然,事情要复杂得多,如在北大百年校庆时就有关于校庆日的激烈争论。在清华也曾有过建校年的不同观点,学校初建时的名称与后来变更的名称不完全相同,甚至跨越了几个不同的历史时代等等诸多因素,给始建年与校庆日的确定带来了值得探究的理由,由此,又促进了校史研究的探微与深入,加深了对学校历史的认识,可谓一箭双雕也。
下面,笔者从北大、清华、科大三所大学的始建年和校庆日的确定谈起,从而延伸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始建年和校庆日的选择。
一、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晚清时所建的京师大学堂,于1898年7月3日由光绪皇帝批准总理衙门奏议成立的,并任命咸丰状元,曾任过清廷的三部尚书(工部、礼部、吏部)并帝师的孙家鼐为首任大学堂事务大臣。因此1898年7月3日应称为批准成立日。
经过半年的筹备,京师大学堂于1898年12月17日正式举行开学典礼,学生尚不足百人。当时正值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帝被囚,学校一创办就面临被扼杀的艰难;学生上学不到半年后,又发生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清廷处于动荡之中,京师大学堂因此被迫关闭了两年多,于1902年初才又正式恢复办学。
1911年发生辛亥革命,清王朝被推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于1912年5月1日批准将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任命严复为北京大学的首任校长,直到1916年12月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才翻开了新的一页。这就是北京大学建校初的一段历史。由上面所述可知,北京大学作为戊戌变法的产物始建年定为1898年是恰当的,因为批准建校和学校开学都在这一年。尽管使用北京大学的名称是在辛亥革命之后,但无论从历史的传承,到学科的连续及组织结构的延伸和地理的认同,都不可能把北京大学的历史与1912年前的京师大学堂一刀断开,尽管前后的名称不同。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北大校庆日一直延用了京师大学堂的开学日12月17日。直到胡适担任北大校长时,撰写的《北京大学50周年》的纪念文章,时间亦是1948年12月。
具有戏剧性的是建国后,北大的校庆日从12月17日更改为每年5月4日,其考虑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北大是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体现了科学、民主、进步的时代精神,这一政治性的校庆日选择,曾引起过不小的争议。但笔者认为,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是在五月份,所以选择5月的哪一天作为校庆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5月4日亦是一个好的选择,其喻意深远明瞭也无需北大的一些教授做那么多考证,为恢复选择12月17日做校庆日辩解。
二、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清华大学是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于1911年4月1日正式开学,当时教师仅18人(从美国聘用),学生尚不足百人。监督为周自齐,1912年4月由外务部候补主事唐国安接任。1912年10月更名为清华学校,仍由唐国安担任校长。此后有多位校长在任。但直到1925年清华学校才建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大学生,其间校长为曹云祥。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后,才于1928年正式把清华学校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成立了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共16个系,校长是罗家伦(1928年- 1930年5月)。到1931年12月,梅贻琦接任清华大学校长,直至1948年12月。
在1925年以前清华虽然还没有本科,基本上是留美预备班的各种培训,但却请到了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这样的国学大师任教。而且自1911年清华学堂建立以来,培养了许多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人物,如胡适、马寅初、金岳霖、汤用彤、陈岱孙、吴宓等。从历史的继承性来看,清华大学的始建年追溯到清华学堂建立的1911年是完全合理的,校庆日选择为四月的最后一个周日也顺理成章。而且已成为九十多年来清华的传统。
三、中国科技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的始建年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比北大晚60年,比清华晚47年,是大学中的后起之秀。
1958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及张劲夫同志,向主管国家科技工作的副总理聂荣臻同志和中宣部写报告,为加快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建议由中国科学院试办中国科技大学,由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等9人组成筹备委员会。5月21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央书记处提交报告,同意科学院党组的建议,提请中央批准。6月2日总书记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通过,决定成立中国科技大学。
1958年9月20日中国科技大学在北京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首届学生为1500人。9月24日国务院第80次全体会议任命郭沫若为校长,10月22日中宣部任命郁文任党委书记。
因此中国科技大学的始建年即为1958年,校庆日则为每年9月20日,成为没有任何疑义的学校纪念日。
从以上三所大学始建年和校庆日的决定可以看出以下两个特点:
1.大学的始建年一般选择被批准成立后首届学生开学的那一天,亦是这所学校开始萌芽诞生的一年,不管她以后名称会发生什么变化,会变得多么强大,她的骨血、她的价值生命是从那一时刻开始的。
2.大学的校庆日,一般选择建校年首届学生开学日或当月的某一天,如清华和中国科大。北大则是例外,但也是可取的。大学的校庆已成为弘扬大学精神、传播科学与文明、激励社会和国家前进、鞭策知识分子爱国献身的重要媒载。
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讲完三所大学之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始建年取为1978年,校庆日选为每年的5月22日就是很自然的事了。详情如下: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迅速好转,各项工作恢复和进入正轨。随后,海外著名华人科学家频频回国访问,就追赶世界科技、教育的发展向中央领导同志献计献策,其中就有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用高校体制成批量大规模培养理工科研究生的谏言。鉴于中国科学院是建国后至“文革”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的最大基地,具有研究生培养较好的基础及条件、较丰富的经验,中央将此项工作交由中国科学院来落实。
1970年,在北京建校的中国科技大学,被迫迁往安徽合肥。粉碎“四人帮”后,中科院党组为了重振中国科大及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于1977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科技大学工作会议,并于当年9月5日向国务院呈交了《关于中国科技大学几个问题的报告》(〔77〕科发人字726号),为了把科大办成能够独立进行高水平教学和科研的重点大学,拟在北京设立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是其中重要的建议之一。
9月10日科学院又向国务院正式呈交《关于招收研究生的请示报告》(〔77〕科发人字254号)拟委托中国科技大学在北京筹建研究生院,为中科院京区和京外各研究所培养研究生,补充国家科研队伍人才的严重短缺。
9月中旬,华国锋、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批准了9月5日中国科学院的报告,10月初中央又批准了在北京筹建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的报告。
1977年11月9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印章正式启用。
11月19日,中科院批复了研究生院的系科专业、机构设置及编制。
1978年3月1日,“文革”后首次经过高考的77级研究生正式开学(作为全国特殊情况各校77级学生均在春季开学),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也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为科学院直属的在京独立事业法人单位)。
3月31日国务院〔78〕国政字第5号文件批复同意严济慈任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之后科学院党组任命马锡林为党委书记。
1978年4月9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在北京隆重举行了首届研究生的开学典礼,各研究所共招收855人,另有130人为首次派往国外的青年学者外语培训人员。
1982年5月15日,为了便于对外学术交流,科学院党组批准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可以同时使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名称,挂两块牌子(自此之后,研究生院的正门一直挂有这两块牌子,直至2001年5月22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挂牌成立)。
2000年6月,中科院在上海召开的全院教育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建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以适应知识创新工程对高级青年科技人才的需求。
2000年12月29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下文,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年1月21日,科学院党组下文组建首届中科院研究生院领导班子,白春礼兼任院长,邓勇任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高文任常务副院长并法人代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
2001年5月22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京正式挂牌成立。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到1978年研究生院在北京一成立,就肩负了为科学院各所培养研究生的重任,1982年以后又一直沿用两块牌子,从内容到办学目的,从历史的传承到学校的使命及发展脉络来看,这所以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大学的历史是不可能从2001年截然割断的,因此始建年当为1978年,至今已有24年的历史,而直到二十一世纪才迎来了她的崭新发展机遇。
在2001年前,沿用中国科技大学9月20日校庆日,是很自然的。现在如仍沿用这一日期也未尝不可,但笔者认为新组成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新时期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重大调整的结果,亦是中国科学院教育体制与机制的一次重要变革,她不仅关系着中国科学院今天的发展,也影响着中国科学院的未来,同时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新体制的重要尝试。她的建立与正式挂牌是有历史意义的一件事,所以取5月22日或五月最后一周的周日,作为校庆日是一个理智的选择。
写于二○○二年九月四日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开学日
(余翔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设与发展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