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研究生教育工作定位于知识创新体系之中——路甬祥院长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领导班子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 路甬祥院长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2440
作者:路甬祥院长

??2001年9月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一行在参加了200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暨教师节庆典之后,与研究生院领导班子成员举行了座谈。中国科学院白春礼副院长、何岩副秘书长等有关领导以及研究生院领导班子成员与会。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高文教授向路院长等领导汇报了研究生院进入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以来的主要工作思路和进展情况,之后路甬祥院长发表了重要讲话。


文章:将研究生教育工作定位于知识创新体系之中
——路甬祥院长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领导班子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作者:路甬祥

??研究生院新的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敬业、开拓、进取的班子,虽然组成的时间不长,但各方面的工作都有很大的进展,这也是党组所希望的。院党组对新研究生院的定位和将发挥的重要作用有充分认识,研究生培养是科学院的三大功能之一。研究生参与科研工作、充实研究队伍,能够使科学院的科研队伍充满活力、具有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曾说过,研究生不仅塑造科学院未来,也是当前科学院创新的有生力量。我并不是支持近亲繁殖,不是说我们的研究生都必须留下来,他们可以到"社会大学"学习后再回来,其他大学的研究生也可以来科学院做研究人员。但是从客观上来说,我们的后继科研人才都要受过研究生以上的教育,从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上来讲,研究生院是非常重要的。当时,我们努力说服教育部同意我们成立“三统一”的研究生院,就是落实江总书记题词中对科学院所做的社会定位所进行的一个重大战略调整,也奠定了科学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基础。
??现在,研究生院有了一个很好的体制,又有了一个很好的领导班子,我觉得大有希望。这个班子整体都比较年轻,有相当的时间可以稳定和发展。我个人,当然还有春礼同志,对研究生院的今后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
揭牌以后,研究生院的工作重点就要转入到建设方面。建设又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要抓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从科学院的角度会增加投入,做好规划,重点建设好研究生公寓、必要的教育设施以及网络等。这些已经逐步在实施。我相信,再过一年或一年多的时间,情况会有很大改观,这也是党组下了决心的。今后5年的基本建设有三个重点:第一是流动专家公寓,第二是改善技术支持,第三是园区改造工作。固定人员的住房问题,现在应该都走市场化、社会化、货币化、商品化的道路。我们不仅要把玉泉路园区建设好,还要把中关村园区和北郊园区以及各研究所、各分院的研究生教育基地建设好,这些都要进行很好的规划。我们希望基础建设应该适当地超前,以应对生源方面的缺憾。当然,研究所同时也要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把"三A制度"完善起来,将研究生的待遇提上来,以吸引优秀生源,保证他们在科学院的学习和工作期间,能够集中精力,作出创新的工作。
??另一方面,我们要建设好有特色的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改革。
??第一,要加强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现在,研究生院的领导班子已经开始抓师资队伍建设。如何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加强管理,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保证培养质量,是研究生院今后稳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们正处在一个新老交替的特殊时期,有博士生培养经验的老同志退休了,优秀的青年研究人员做导师经验不足,光靠培训是不够的,还要抓管理。就“两段式”教育而言,研究生院与各研究所不能“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研究生院要进行全程管理,实现“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统一学位授予”。所以,白春礼副院长、何岩副秘书长所分管的工作,人教局现在所保留的教育方面的管理功能,要逐步转移到研究生院,赋予研究生院必要的权限,需要科学院协调的时候可以由秘书长出面协调,不要再分成两块,这样比较有利于工作。工作要有创意、有落实。
??研究生院抓研究生规模,我赞成。抓住了扩招的机会,有了一定的规模,以后的发展就有了基础。但是,在发展阶段不能光考虑数量,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质量观和全面的发展观,对学科布局、整体结构及生源质量、培养质量要有整体把握。不要因为数量上去了,结构不合理,或者质量不行。我认为整体结构要满足两个需求,一个是科学院研究与发展工作的需求,因为我们的培养过程是和科学院的研究与发展结合在一起的;二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因为我们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并不是全部留在科学院,所以,现在发展研究生规模,调整结构,必须强调中国特色,必须预测3-5年以后整个社会的需求。
??第二,要更新教育观念,注重能力培养。
??对于研究生院的发展,投入是很重要的,根据科学院的能力,会不断增加投入。但投入不是第一位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教育观念,要有前瞻性的教育观念。现在培养的研究生,3-5年以后就可能在社会上发挥作用,但要成为中国创新的主流人物,很可能是在5年或10年以后。研究生培养中有没有前瞻性的教育方向,给研究生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包括像高文同志讲的是采用传统灌输式教育,还是采取其他的培养方式,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能力。我们"两段式"的第一阶段,研究生院已经有所考虑,有所改革。我认为从教育的整体走向来看,应该逐步引入知识经济的概念。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人员、岗位流动性增加,适应能力更为重要;知识经济强调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必须要加强。从这些情况来看,以后的教育体制可能更注重考虑培养人的能力,要体现国际化,要体现基础性和前瞻性。
??要国际化,就要communication的能力。研究生院出去的研究生,英文听、说、读、写的能力能否过关,甚至要好于北大、清华的平均水平,这可能需要3年或5年的时间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除了加强外语课程,还要解决外语教学和整个校园的外语环境,可以组织一些课外的英语讲演比赛。还有掌握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我们的计算机课程是不是除了讲授一般的应用知识外,还应该与工程结合起来。比如建模的方法和能力。如果数学的能力好,就可以将物理现象、社会现象归纳为一个数学模,然后把它数字化。另外,我们在社会人文方面比较薄弱,应该举办一些讲座,为研究生多提供一些好的精神读物,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还要为研究生提供一些跨学科的基础知识,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激发他们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性思维。中国科大培养的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要比其他大学有优势,有相当的前沿能力和创造能力。我希望研究生院能在中国科大的基础上做得更好、更有特色。
??教育观念更新,首先要研究教育问题,研究国际上科学教育的动态,结合自己的传统与经验,提出前瞻的、系统的和可操作的措施。有了这些,师资问题、课程问题等,在北京的环境下相对外地好办一些,自己没有的可以请。对于师资,我们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我们要建设一支精干、有教育思想的骨干队伍。学校里有教学委员会,教学部里也可以有指导委员会,但是委员会的人不能太多,真正起作用的委员也就3~5个人,首先要保证起作用的这几个人的质量。
??除观念外,质量保证体系中一定要有反馈机制、淘汰机制和竞争机制。观念是有引导性的,有了观念的引导,认为你讲的有道理,就会有60~70%的人就跟着你往这个方向走;但是,要让80~90%的人都跟着你做,而且做的有声有色,必须要有反馈机制、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这是必要的制度上的保证。我认为,每年一定要淘汰几个人,做与不做大不一样,淘汰1个,就可能激励99个。这涉及到教育观念和管理观念的问题,看我们有没有勇气、有没有决心走到其他高校前面。如果做了,也许前1-2年看不出来,但是3-5年以后一定会看出效果。
??分析一下各个学校,有的学校是靠生源,有的学校是靠校园内的学术自由。我们靠什么?我觉得我们更多的应该靠观念更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来保证,来提高研究生的质量。学生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始终认为还要加上“能”。无论德也好,智也好,体也好,还是美育,并不能代替“能力”,要有自学的能力、有把已有的知识能够组织起来运用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和组织管理的能力等,这对于人才是很重要的一点,这是我讲的第二点。
??第三、教育国际化问题
??我们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在科学前沿的人才、科学管理的人才完全有可能。首先要引进先进的师资、经验、思想,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方法和模式。现在,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的硬件和软件条件逐步改善,而且领导班子都很年轻,都有很好的背景,我想有可能做。当然,合作的对象不一定局限在哈佛,也有些具有单一特色的学校可以合作的,我想我们要更加实在,真正能在教育国际化方面迈出几步。
??研究生院领导班子的开拓性是有目共睹的,开始我们认为不容易做成的事你们还是做成了。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同时,希望同一个时期的工作要抓住重点,要集中力量,分轻重缓紧、按先后次序进行。按我的看法,基础设施要抓紧时间去做;软件建设,管理、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管理系统的建设,也是很重要的,也要作为基础来抓;教育国际化问题要抓紧;其余的事情,有的可适当放一放。现在中国教育正处在进入WTO以后教育国际化的高涨时期,等到国内其他高校都找好了国外合作的学校,再想挤进去就不太容易了。所以,国际化要一步走出去。你们的能力都很强,可以分工负责,现在研究生院的经费比以前有所提高,确定了的每年3000万事业经费,还有一些其它的专项经费,希望你们能团结协作,进一步开拓进取。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北京、上海地区高层次来访科学家比较多的机会,来为研究生多做一些报告。科学家们也是很愿意的,可以给他们"名誉教授、讲座教授、客座教授"等名誉。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接触这些报告,对他们的激励、启发是很大的,会影响他们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学生工作中要注意正面引导,要防患于未然。
??我们要真正把握住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定位,把它定位到科学院知识创新体系之中,我想研究生院一定能为知识创新做出贡献。
??讲的这些,只是一些即兴的想法,不是指示,如果觉得有道理,请研究生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