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教育资源 提高培养质量——中欧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计划回顾与展望

  •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2551

“马普化学所一年的学习使我的研究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7年,南京土壤所卢佳同学在马普化学所学习归来后这样总结自己一年的学习生活。
“马普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的报告会,使我在多方面得到了锻炼,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沟通交流技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回顾一年的学习感受,心理研究所的牛亚男同学这样说。
“我的德方导师和中方导师认为我的博士论文很有意义,正在商议就‘抗菌肽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这一问题进行后续合作,目前双方都在努力申请2010/2011年度中德农业部合作项目。”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侯振平同学兴奋地告诉我们。
……
2006年,中国科学院为了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中国科学院与欧洲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与交流,设立了“中国科学院中欧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计划”。2006-2009年, 共有61个培养单位的163位博士研究生获得了该项计划的资助,派出学生分布于27个一级学科,涉及56个二级学科。现就其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取得的成效
中欧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计划开辟了研究生合作培养的新途径,对于培养具有世界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把优秀的博士生和科研成果推向世界,展示科学院的国际影响力等诸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了开拓视野、提高科研水平和增长国际交流经验的机会
联合培养研究生(以下简称“联培生”)通过在欧洲高水平研究机构的访学,参加合作科研、国际会议、培训等活动,掌握了新知识、新技术,拓展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和国际交流的经验,提高了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从而达到进一步了解发达国家的研究现状和该领域国际前沿的研究动向,有的放矢地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研究质量,以及综合能力和外语水平的目的。
首先,诸如马普学会等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其完善的科研团队、先进的实验设备、良好的学术气氛,都使联培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更加浓厚,在那里他们感受到了一种不同的科学研究氛围,导师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学生之间的讨论、团队间的紧密合作,使他们通过在这种高水平研究机构的学习,接受了良好的科研思维、掌握了先进的科研技术,提高了自身科研能力。例如南京土壤所的卢佳同学2007年在德国马普化学所工作和学习了一年,在此期间系统地学习了硫素对农作物营养吸收与抗性影响方面的新内容,并利用马普研究所先进的仪器设备对其机理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取得了很好的研究结果,其博士学位论文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
其次,联培生对外方导师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们认为外方导师大多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工作一丝不苟。对于科研工作,外方导师能够进行非常细心地指导,和他们讨论工作计划、试验中遇到的问题、理论工作如何深入等;另一方面外方导师也给他们提供了很多学术交流的机会,鼓励和资助他们参加国际会议,带领他们参观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机构。如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的学生在外方导师的支持和带领下参加了在法国举行的Carbon 2009国际会议、2009年3月德国物理年会(DPG)、2009年在美国举行的匹兹堡煤炭大会等,参观了荷兰Delft大学,澳大利亚CSIRO研究中心等),德国的DMT公司、德国的煤矿以及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煤层气生产井和煤层气电厂等。
此外,外方科研机构众多的学术活动也使得学生受益匪浅。心理研究所的牛亚男同学在总结中说,“马普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里的学术活动非常之多,每周三下午是固定的guest talk,届时会有各个系里的访问学者在所里做报告。被邀请的访问学者来自全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并且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均已有或多或少的成果,其中不乏各研究领域的大家,他们提纲挈领的报告有助于加深对科学研究的整体把握,而一些年轻科学家热情勤奋的工作状态和他们独特新颖的研究视角则使人大开眼界、兴奋不已。除此之外,我在的课题组内也有很多固定的学术交流项目,如每个学期都会举办一次Action colloquium,届时会筛选出数十名该领域内出色的研究者,邀请他们来所里访问并做讲座(差不多每周邀请一个)。除了在讲座当中可以和这些研究者进行讨论和交流外,还可以和他们预约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此外,一年两次的Doctorcolloquium,是对所有博士生都很重要的事件,届时课题组里的全体博士生及博士后、相关老师、教授会外出举办一次报告会,所有的博士生要就自己本阶段的研究工作做一个系统的报告和总结,并接受指导老师、教授和其他博士生的检查和提问,同时收获良好的指导和建议。通过参加两次这样的报告会,使我在多方面得到了锻炼,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沟通交流技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除此之外各种非固定的学术活动和交流更是数不胜数,不禁使我产生这样的感受——科研学术的交流是没有国界的。”
另外,无论派往哪个国家,联培生在外方科研单位的交流沟通主要用英语进行,包括小组讨论、学术会议、同事间交流等。联培生语言能力明显提高,尤其是英语口头交流能力。同时在欧洲的访学生活也使学生多角度了解欧洲社会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更加体会到国家强大的重要性,更加激起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2.促进了各培养单位与相关国际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以联合培养研究生为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中外双方导师们通过共同培养学生,增进相互了解,在此基础上找到研究方向的共同点和互补点,为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研究铺平道路;另一方面培养单位和国外的科研机构建立起了固定、常态的交流机制,双方彼此增进了解,合作日益强化。
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系统创新研究所已经于2008、2009两年分别在中国和德国举办了学术冬令营活动,双方多位科研人员和学生参与其中,受益匪浅。
通过对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殷善叶同学的联合培养工作,国内实验室和德方人类遗传学实验室增进了了解,发现双方有着共同的研究领域,双方的实验平台有极强的互补性,如果能加强合作,势必能提高国内实验室的研究水平。同时,双方都具备丰富的遗传资源库,通过合作可以促进疾病样本的交流,以及不同人种样本发病机制的比较。应我方的邀请,德方课题组长陈伟博士于07年4月访问健康科学所,与国内实验室就共同开展合作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为师生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通过这些合作和交流,大家增进了了解,达成了加强实质性合作、建立青年合作小组的共识,以开展更多的合作与交流工作,如共同完成科研项目,定期举办学术讲座,联合培养博士生,联合申请课题项目等。
很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中外双方导师已经具有良好的科研合作背景与基础,通过博士生的访学,可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合作。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侯振平同学的德国导师Dr.W.B.Souffrant是德国家畜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国际猪消化生理学会主席,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一直与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研究员(侯振平的中国导师)项目组开展合作研究,研究成果《猪饲料养分回肠末端利用率及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Dr.Souffrant于2009年10月13日至19日访问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与印遇龙研究员关于侯振平的博士毕业论文内容和写作以及印遇龙课题组与德国罗斯托克大学之间未来的合作展开了讨论。双方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认为有必要继续进行“抗菌肽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的后续合作,目前双方都在努力申请2010/2011年度中德农业部合作项目。
3.对培养单位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申请中欧联合培养项目时学生所填写的研究计划是与中方导师深入沟通的结果,外方科研机构在录取前也会充分了解学生的科研领域,因此学生在国外的研究课题是中外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这使得学生在国外的研究工作对培养单位相关领域科研工作的开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西安光机所张慧星同学赴德期间的合作单位为夫琅霍夫通讯研究院海因里希-赫兹研究所,他所在的高速时分复用通信系统研究小组拥有世界一流的高速数据传输实验平台,其主要研究领域为高速数据传输系统技术,他的导师是该小组的负责人。该小组针对超高速光学取样示波器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对西安光机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创新研制项目(高性能超宽带光学示波器的研制)具有参考价值,并为开发针对相位调制高速光信号的有效监测仪提供了帮助。
此外,通过在欧洲的科研工作与生活,学生可以将欧洲一流科研机构科研工作中成功的工作方法介绍到培养单位。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许向科同学在其总结中提到“国外课题组分工明确。课题组的每位成员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都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方向。每位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都能与课题组的长期规划和发展相结合,力求在某一个方向做出国际前沿的成果。国外研究机构的科研交流形式值得提倡。我所在的课题组每个星期三各课题组内部必须组织一次小组会议讨论每个成员的科研进展、收获和感想等。每半个月必须组织一次全课题组会议探讨各个课题组的进展以及成果汇报,并且课题组成员轮流记录会议内容,会后及时发布到课题组的网页上,从而促使科研人员想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各种会议上交流。”
问题及建议
中国科学院中欧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计划取得的成效充分说明开展中欧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这一项目具有国际化战略眼光。但是中欧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计划实施时间比较短,计划执行中还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汇集各培养单位的建议,将具有共性的问题和建议总结如下:
1、派出名额限制相对于我院规模巨大的博士队伍,显得杯水车薪。希望院里能够扩大该项目的资助面,提高资助力度;建立灵活的资助机制,如设立全额资助、部分资助等层次;访学时间安排上也建议更有弹性,允许学生12个月的访学时间可以分阶段安排,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博士研究生有机会出国访学。
2、由于联培生出国后的课题研究基本以外方为主导,科研产出也归外方所有,因此存在对联培生后续的毕业学位申请有一定影响等问题,建议进一步细化“中国科学院中欧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计划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规范学术论文标注、逾期不归等问题的处理办法,对入选者延期申请批准、最长访学年限等规定可以进一步完善,统一留学出国协议格式,使入选者有章可循,能定期向培养单位汇报学习和工作情况,以确保中国科学院中欧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计划的顺利实施。
3、大部分导师出于对完成其负责课题项目研究的考虑,一般不愿派学生到国外联合培养,很多学生不了解国外联合培养单位需求情况盲目联系。建议加强宣传工作,将国外有联合培养意向的相关单位研究方向及专业领域公布给各研究所,特别是加强对欧洲相关实验室的介绍,使学生在参与项目初期选择外方实验室时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能申请到最适合自己发展和促进中欧双方交流合作的实验室。另外,国外机构对中欧联合培养项目了解不够,在申请时需要反复解释,希望本项目能有英文的宣传资料,以便宣讲。
4、德国和法国均为非英语国家,尤其是在原东德地区,虽然在研究所内可以使用英语交流,但是在生活方面如果不会讲德语或法语还是比较困难的。建议今后加强对联培生的德语或法语培训,为其减少在欧洲生活上的困难。
5、由于此项目的时间仅有一年,而许多联培生此前都没有国外生活的经验,而国外的科研环境和生活环境与国内有着较大的差别,因而经常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去适应国外的环境,结果是间接缩短了学习交流的时间,导致相关科研项目也无法按时完成。建议成立相关的网站,提供交流平台。请老同学对新同学提供比较直接的帮助,比如熟悉相应的环境,科研上也可以提供相应的建议,从而减少学生在异地的适应时间,以便他们更快更有效的投入科研工作。也希望中科院能和欧洲合作机构总部联合举行一些活动,加强中欧联合培养项目在欧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
6、参加联合培养计划的学生,一部分科研工作在欧洲完成,在欧洲期间的科学工作语言为英语,如果博士论文用中文写则外方导师无法阅读,因此建议博士论文采用英语书写,保证双方导师都能了解,都能给予建议。
7、派出学生尽管出国前有初步的研究计划,但是出国后往往因各种原因更改研究计划,而学生因适应国外工作、生活环境,主动与国内导师联系、交流较少,从而造成国内导师在一定程度上对联培生的状况不了解,可能导致联培生国外科研工作与国内工作结合得不够密切甚至脱节,因此建议双方单位要求双方导师建立定期的议事机制,中科院可以安排参加项目学生的中方导师对德方培养单位的访问机会,确保联培生的研究方向在正确的方向上进行,避免与一方特别是与国内的研究工作有较严重的脱节,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导师之间的联系、深化合作基础。
8、申请该项目的学生多数都是第一次出国,对于出国手续的办理流程、延期手续、联合培养具体过程、双学位问题等并不十分清楚。培养单位的研究生部是联培生咨询的第一窗口,但他们也不十分清楚这些问题,希望有关单位加强培训和指导。
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一项创新性举措,中欧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计划在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上发挥着积极作用。相信在中科院各相关部门、培养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中欧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计划工作的开展能够不断为国家输送高水平的国际化科研人员。相信通过中欧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计划等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中国科学院的国际竞争实力不断提高、国际化道路越走越宽。
(中科院研究生院培养办丁芸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