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活回忆点滴

  • 叶林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2549
作者:叶林

转眼之间,博士毕业离开电工所已经8年有余,抚今追昔,挥之不去的是与老师和同事一起奋战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那些画面至今还不时地浮现在我脑海中,让我回味无穷,感慨万千。
我1997年进入电工所师从林良真研究员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超导电工新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由于我之前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面的研究,所以刚进入林老师研究的课题组时对超导材料、低温物理实验等交叉学科还不太熟悉,因而感觉到压力很大。针对这一情况,导师林良真研究员专门抽出时间为我补习有关超导材料的有关知识、还联系送我去北京大学物理系选修《超导物理学》的研究生课程。此外,他还积极鼓励我参与研究组一些低温物理实验。在导师和其他同事的无私帮助下,加上我自己的勤奋刻苦,很快就培养了我结合电气工程、低温实验、物理学和超导材料等多学科背景的独立工作能力。每当我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林老师会与我一起就具体的研究点进行讨论,不断地修正和完善我的研究思路。结合我的实际工作背景和课题组的研究现状,他提出以超导故障限流器的电力应用研究作为我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
导师积极地鼓励和对研究方向关键性的把握,大大地激发了我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使我在后续的研究中将压力成功地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在国家863课题的资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我国第一台100kVA的低温桥式超导故障限流器模型机的设计、研制工作,并成功进行了短路试验,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数据;同时应用电网络理论,深入的分析了超导故障限流器引入电网后,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和现有继电保护系统所产生的影响;系统地给出了超导故障限流器主要运行参数及主要运行参数间关系的数学表征、优化设计方法、控制系统及控制策略。课题的一些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成果,为超导故障限流器在电力系统的实用化研究方面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因为在科研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我获得了1999-2000年度中国科学院“华为”奖学金。在之后的接触中,我慢慢发现了林导师对待学生一贯的工作作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刻意地培养学生独立的工作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将学习、工作的压力化解于无形之中,使研究工作变为一种自主性的乐趣。
一个人做出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往往是基于所在的高水平研究小组。有幸的是,我来到了一个思想活跃的研究组。林老师积极倡导定期集体讨论,研究组中所有的老师和学生在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下进行学术思想的交流。每人可以将自己所阅读的有意义的文献推荐给大家,报告最新的科学发展情况,及时地通报课题进展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在这种活跃友好的气氛中,对于每个问题,大家都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论对错,没有嘲笑,只有善意的争论。这种合作和分享使我很快地融入到研究工作中,受益匪浅。
研究组中导师和学生之间融洽的关系使学术交流和研究气氛变得十分的活跃。那时电工所还倡导导师组指导的方针,即除导师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与本研究室其他研究员或专家的互动交流讨论中开阔研究思路,学习更多有益的知识。当时,通过请教韩朔研究员我学到了有关电力系统和超导电工等领域书本上没有的经验和知识;与余运佳研究员的讨论中我学到了超导储能方面的知识;与冯之鑫研究员和夏平畴研究员的交流中我学到了电磁场计算分析的技能;从林玉宝副研究员和宋乃浩博士身上我学习到许多超导磁体和低温试验技能;同时也从温华明博士处学习到了计算机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相关知识。活跃的学术思想和集体智慧的有机结合,使我飞速地进步,同时也培养了我的科研素养和团队工作精神。
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往往离不开大家的支持。我在博士研究期间,参与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刻意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现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一方面为自己营造了开展工作的研究环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研究成果质量的提升。我还曾经协助导师指导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的论文研究工作、参与课题申请任务书的撰写及材料准备工作,这些看似与自己研究工作无关的“额外”任务虽然占去了我一部分时间,但是却在无形中培养了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自己能够系统、全面的思考研究课题,为将来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记得那时,所里研究生招生是少而精,每年招收博士生4-6名、硕士生16-18名;3学期后还要经历严格的、量化的中期考核,不合格者将被淘汰。这些举措极大地调动了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大家都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态度来对待研究。那时的生活过得很充实,学术气氛很浓厚,每个学生心中都是“勤”字当先。我们每天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无疑是研究室,除去吃饭、休息和运动的时间,基本上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11点以后,很多情况下都是被夜晚看大门执勤的保卫人员“赶”回宿舍的。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电工所精挑细琢般培养的硕士生、博士生特别受国内外科研机构、名校以及跨国公司的青睐。2000年以前电工所的研究生出国一直保持着签证的零拒签率这一纪录,这从侧面也反映出电工所培养的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研究水平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不仅因为他们掌握了相关学科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多学科交叉背景,能够很快地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并快速地进入角色。这些都是和电工所一贯坚持高标准培养研究生的理念、长期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分不开的。
在电工所的博士学习生涯中,不仅奠定了我扎实的专业基础,实现了我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母校严谨朴实的学风更培育了我踏实的品格。在电工所我遇见了慈父一样的导师,结识了肝胆相照的挚友。我现在闭上眼睛,仍然可以清晰地描绘出他们的轮廓。林良真老师的淡定自如,乐观向上;韩朔先生的儒者风范及谆谆教诲;余运佳老师的平易近人;人事教育处刘洣娜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照顾至今仍令我记忆犹新。那时,我们的宿舍还在科峰公寓。研究所为每个房间都安装了空调和热水器、配备了电视机,工作研究之余那里是我们温馨的家。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同事闲暇之余泡上一杯清茶,畅谈理想、交流研究心得、看上一场精彩的球赛转播……;不远处的中关村操场上踢球的神勇;参加院羽毛球比赛为集体荣誉而拼搏;在严冬的夜晚集体组织到郊外观看流星雨;作为国际会议的志愿者而辛勤忙碌;郊外踏青春游的兴奋……这些美好的记忆都将永远地珍藏在我的心底。
我对电工所怀着深深的眷恋,也为母校的蓬勃发展而倍感骄傲。从母校毕业后,我在欧洲的德国及英国生活工作多年。每当有人问起我是哪个学校毕业时,我都自豪地脱口而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没有母校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
近年回国工作后,我所带领的中国农业大学电力工程系与电工所在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因为学术上的联系,我经常回到电工所,碰到三三两两的学生,感觉好亲切,看到他们恍如昨日的自己。作为各位在读同学的学长,我愿意将个人的一点体会与你们分享,和大家一起共勉!
首先,要勤奋学习。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对每位同学来说,都是人生新起点的里程碑。几年的硕士、博士生活转瞬即逝,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段宝贵的学习时光,努力学习,练好本领,为今后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今世界需要大量有创新意识、专业基础扎实、德才兼备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每个人发挥聪明才智的难得机遇。
第二,要踏实做人。研究生阶段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会如何做人。我们讲热爱自由,但不能随心所欲;我们要独立思考,但不能自以为是,目中无人。总之,希望同学们多一份踏实、少一些浮躁;要大智慧,不要小聪明。多年来电工所培养了许多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优秀毕业生。在不同的技术或管理岗位上,他们都凭借踏实的作风、谦逊的品格而深受同事们的好评。
作为电工所的校友,我为我的母校所取得成绩感到深深的自豪!我愿和电工所其他校友们一样,用从母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
叶林,教授,1997-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导师为林良真研究员。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高级会员、德国Humboldt洪堡奖获得者、教育部霍英东青年奖励基金获得者。曾经在德国Karlsruhe研究中心和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工程系/Cavendish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2007年全职回国工作,现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工程系主任、兼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新能源发电实验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