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高度综合,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专家的通力配合、多学科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多学科知识、技术的交叉融合。正是基于对跨学科时代的敏锐感知,美国不仅大力支持跨学科研究,而且高度重视跨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其中,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于1997年启动了“研究生教育与科研训练一体化”(Integrative Graduat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raineeship,简写为IGERT)项目,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进行重点资助。这一项目致力于推进研究生教育文化的变革,通过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及在多学科背景下开展合作研究,使研究生、教师和院系超越传统学科界限,以解决日益复杂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问题。华盛顿大学“城市生态学”博士项目于2001年得到IGERT项目的资助,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学科特点与培养目标
“城市生态学”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居住区的社会、经济、地球物理和政治等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对人类居住区的变革模式进行量化研究,同时研究人类居住区的发展变化、人类活动对人类社会与生态变化过程的影响,以及探讨应对这些变化的政策和改进措施。
当前人类社会面临一个全球性的城市生态两难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与发展中,既使城市人口得到妥善安置,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又减少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面对这一棘手问题,无论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者,还是城市生态学家都需要学习、掌握和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汲取各学科的新知识与新成果。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对于建构城市生态学新的理论根基、提高研究水平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城市生态学”IGERT博士项目的目标在于建立一种新的跨学科教育模式,着力培养研究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有效地综合运用各方面的信息和各学科的知识,能够在研究团队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城市生态学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能够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适应不同单位工作的要求,从而满足城市生态学学科发展和工程实践领域的新需要。为此,“城市生态学”IGERT博士项目组对培养目标进行了分解,并安排了相应的教学、研究活动,确定了近期和远期成效(如表1)。
师资队伍与招生策略
推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首要前提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跨学科指导教师队伍。“城市生态学”IGERT博士项目充分发挥了华盛顿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对外联系广泛的优势,组建了一支知名教师荟萃、专兼职结合、校内外互补的指导教师队伍。他们中既有校内相关院系或研究机构的教师,也有校外城市规划专家、城市管理部门的官员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们参与项目的有关课题研究、课程教学,并为研究生提供指导和建议。根据在项目中发挥作用的不同,指导教师队伍可分为三类:一是核心教师队伍,是项目实施的主要依托力量,全程参与项目各个方面的工作;二是支撑性教师队伍,他们为城市生态学项目的研究生开设有关课程,根据需要给予研究指导、提供应急性帮助等;三是校外的城市规划专家、城市管理官员,他们与项目组保持定期联系,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提出研究选题建议、举办讲座、为研究生提供实习机会等。
核心教师队伍由8位教授和副教授组成,专业研究领域包括城市规划与设计、林业规划、野生动物保护、自然资源政策、城市全球化及其模型、工业工程、建筑生态学等。他们都有跨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丰富经验。支撑性教师队伍多达18人,他们中多数人的研究领域与城市生态学密切相关,包括水文学、城市环境工程、地理学、林学、动物学等。还有部分教师来自传统上似乎与城市生态学关系不大的学科领域,诸如海洋学、政治学、公共政策制定与分析、区域经济学、心理学等。这些教师来自华盛顿大学工程学院、森林资源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海洋与水产学院、环境学院、地理学系、政治学系、生物学系等8个院系。此外,项目组还聘请了6名城市规划与管理方面的专家,他们多为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履行城市管理职能的部门负责人。
招生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第一个环节,生源质量是影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要素。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要取得预期成效,必须招收具有跨学科背景的优秀学生。“城市生态学”IGERT博士项目开宗明义地提出要招收文化背景多样化的学生。在招生中考虑的要素不仅包括学生已有的学科背景和综合能力,还包括学生的来源地及其代表的文化符号。
项目组不仅注重从美国国内挖掘优秀生源,而且还将目光投放至全世界。在国内,除了遵守华盛顿大学招生的一般规范外,城市生态学项目的招生特别强调招收具有良好跨学科基础的学生,并有选择性地向一些主要大学或学院散发招生宣传资料,吸引优质生源提出入学申请。在国外,通过华盛顿大学国际教师委员会的对外联系,重点向发展中国家发布招生信息,尤其是那些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衍生出一系列生态问题的国家。在招生的地域性和文化性考虑方面,项目组有意识地向一些特殊群体予以政策倾斜。这些群体包括来自农村的学生、土著居民子弟和城市中心区学生。
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
课程及其教学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载体,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与培养目标的达成息息相关。为了切实推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必须建立结构合理的跨学科课程体系,采用有效的跨学科教学方式。“城市生态学”IGERT博士项目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充分考虑和体现了跨学科的特点,建立了由核心课程和自由选修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每一门课程都对城市生态学有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进行了有效整合,并采用了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组教学模式。
“城市生态学”IGERT博士项目的核心课程共有5门,即“城市生态学问题分析”、“城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城市生态学研究”、“高级城市生态学”和“城市生态模型”。其中前3门课程的教学安排在第一学年。这些核心课程将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科学家、生态学家、政策制定者和城市管理者如何认识和界定城市生态问题,如何收集信息与分析问题等。后两门课程的教学安排在第二学年,由项目相关参与院系的教师共同讲授,更集中体现了城市生态学的跨学科特点。
在核心课程的教学中,项目组采用了与众不同的两种教学方式:一是教师全体全程参与,二是以学生需要为驱动选择课程内容。每一门课程都由3~4名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的课程小组共同设计和讲授。课程小组的每一个教师都参与课堂教学和讨论,并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共同为学生提供方法性和观念性指导。这种全体全程参与方式使研究生和教师能够从中获得确定科研选题的启示和解决科学问题的多种方法。教师通常在一堂课前四分之一的时间提出几个基本概念或理论预设,而后由学生根据研究需要自主确定课程学习的方向和重点,并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
一般而言,到第三学年,绝大多数学生都完成了所有核心课程的学习任务(博士生学习一般为5年左右),进入选修课程阶段。每个学生必须至少从7个学科领域中选修3门本学科专业以外的课程。这7个学科领域对于拓展城市生态学的广度和厚度有重要作用,包括:政策、法律与管理,城市生态与生态系统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城市与环境工程。
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具有全球视野,对全球城市生态学问题有切身感受,“城市生态学”IGERT博士项目开设了以游学方式进行的“比较城市生态学”课程教学。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要花几周的时间到欧洲几座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切身感知每一座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式、进程和后果,并与当地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当地城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为了提高博士生的教学技能,使他们关注教学法问题,为他们今后走上教职做好准备,项目组还安排了专门的教学实践训练环节。一般在博士阶段的第三学年,博士生被分成若干教学小组,共同为本科生讲授一定学时的城市生态学课程。
研究训练与学位论文
“城市生态学”IGERT博士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提高跨学科研究能力。无论是课程教学,还是研究训练都是服务于这个目的的。在实践探索中,“城市生态学”IGERT博士项目形成了以群组形式开展跨学科研究的科研训练模式。简而言之,首先提出一个跨学科研究问题;其次,组建跨学科研究小组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最后,研究小组运用多学科的方法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并撰写若干篇跨学科研究论文。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城市生态学”IGERT博士项目中,课程教学和研究训练并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体的。例如,在“城市生态学问题分析”课程中,不同学科的教师会提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点燃学生心中的探究之火,为学生科研小组的选题提供参考;“城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是根据各研究小组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由不同的教师来讲授的;“城市生态学研究”则是专门的研究辅导课程。
“城市生态学”IGERT博士项目研究训练的时间安排大致是这样的:博士生从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就开始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在第一和第二学期主要是分析和探讨研究中可能碰到的问题,为研究做好铺垫和准备;第三学期正式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美国大学采用三学期制);一般在第二学年完成课题研究。
在挑选和组成研究小组时,要对研究生进行认知映射法的心理测试,以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个人兴趣,以及对城市生态学发展的设想和看法。教师根据所了解和掌握的信息与研究课题的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多样性,把学生分编入相应的研究小组。
在确定选题和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新生首先要充分听取一个由当地企业和政府城市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校外专家委员会的意见,他们从自身角度提出各种可能的问题。其次,上一年级的研究小组根据他们研究的经验和体会,进一步提出研究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其他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设想。再次,新生与教师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工作的设想与安排。最后,进一步征求相关学科专家对课题研究的意见和建议,并对研究设计和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正式确定研究分工,进入研究实战状态。
完成这些跨学科的研究选题不仅需要熟知相关学科知识、技术和方法,需要研究成员之间相互协作,而且还需要准确把握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城市生态学”IGERT博士项目经常性地邀请一些地方城市规划专家和城市管理官员到校为学生作讲座,并参与课题讨论,为课题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研究生的读书、讨论和写作都紧紧围绕课题研究进行。相关学科教师自始至终参与课题研究的指导,使学生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不定期举办的高级研讨课也是研究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级研讨课上,学生负责提出和确定研讨主题,并邀请相关教师出席。在研讨课中,各种新的理论、方法和观点相互交锋、争鸣,信息量远远超过了个人的研究范围,大大开阔了教师和学生的眼界,常常成为新方法和新成果的催化剂。
此外,为了拓展学生的研究视野和促进学术交流,“城市生态学”IGERT博士项目每年资助学生参加国内或国际学术会议,新生一年至少一次,有些老生一年要参加两到三次。同时,“城市生态学”项目与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和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可有选择地进行访学,以获得城市生态学的不同理论和研究方法训练。
学位论文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中具有重要功能,它像一个熔炉将各相关学科的知识熔炼在一起,是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城市生态学”IGERT博士项目要求城市生态学的博士学位论文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研究小组在共同研究中取得的前期成果,另一部分是由个人后继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对“城市生态学”IGERT博士项目的博士生来说,为期两年的团队合作研究将为博士论文的撰写和相关论文的发表奠定良好的基础。
创新做法与基本经验
与通行的专业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相比较,“城市生态学”IGERT博士项目培养跨学科研究生所采取的创新做法有:①将研究生教育文化从过分强调个人向强调团队合作转变。以群组形式进行课程教学和研究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领导能力。②从一入学就将学生引向跨学科领域,让他们直接面对由社会实践部门提出的现实问题。来自于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很快进入团队研究中,共同分析、评价、谋划解决问题的对策。③不仅仅在开始研究前为学生开设一系列课程,而且帮助研究小组确定哪些信息和知识背景为研究所急需,并安排相关教师及时为他们补充所缺的知识、理论与方法(权且称之为“应急教育”)。④与一般意义上“拼盘式”跨学科教学不同的是,“城市生态学”项目的核心教师队伍都是以分组形式集体参与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和研讨课。
“城市生态学”IGERT博士项目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探索,他们的经验可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跨学科性必须渗透到教师教学、研究生学习和研究氛围的各个方面,并且这种渗透从研究生入学一开始就要进行,而不是在研究生教育的晚期才加以实施;第二,必须将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第三,创建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教师和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都必须高度关注实践问题,并且与相关实际工作部门建立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第四,跨学科教育项目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通常要求小班教学,也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指导与资助。
(转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