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生活

  • 肖梅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1852
细雨飘零的时候,一个人坐在校园的长亭里,听着细细的雨声,看一本散文,这是一个想了许久却从未达成的心愿。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不喜欢静心入神的时候被打扰,所以一直怀着对那份唯美画面的想象。想着曾经有过的坐在窗前,和着淅淅沥沥的雨声看书的心情。一直喜欢看散文,喜欢看到作者在无意中流露出来的心情,感受细腻的文笔,描绘出的一幅幅似乎感觉春风拂面的画面。细细地品味作者的故事,体会作者的感受,其实就是一种品味和领悟,慢慢地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舍弃
人活一生,要懂得舍弃。有那么多的东西是不会属于自己的,因此必须在适当的时候舍弃这些包袱,轻装上阵;舍得,有失才有得;“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曾经在大年夜的时候,一个人在书桌旁,就着昏黄的灯光看近代散文,感动于那个时候的清澈和纯明,更被石评梅那种深深的思乡、恋家之情所打动。当五年后我离乡漂泊的时候,才更深刻地体会到这样的一种情怀:一种说不出的苦,只有自己品尝;即使再苦再累,只有自己能安慰。但是正是有失才有得;也正是因为当初放任自己到远方,现在才会义无反顾的回到这里,重新开始。上天总是公平,必须舍弃不该要的东西,才会赢得心之所想。
喜欢石评梅先生的大作,是因为她让我在初识人间离别的时候就知道这样一种深沉的感情,为了远方的风景,有些东西必须舍弃。
珍惜
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珍惜曾经和现在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一切,更重要的是要珍惜自己。身体发肤,授之父母,我们是没有权利随意损坏的。一直都喜欢石评梅的散文,让我同有一种思乡、恋家之情,但是如果石先生真的在天有灵,能看得见父母亲大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或许就不会走得那么从容洒脱。
看多了书里的生离死别,于是愈加珍惜和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相处的机会,觉得每一次的相识都是一种缘分,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福气。我所奢望的平凡的幸福,不过就是一种相聚和相守,能够真真切切珍惜到身边的人和事。
感恩
是书里的故事让我学会了感恩。有人说,人是必须学会感恩的,没有谁是必须和应该为你付出的;不要以为所有的人都欠着你,要学会为别人的付出去回馈和感恩。我知道,别人不是非得为我做任何事情,没有谁对你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所以知恩图报,让我知道了更多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秘密。我们拥有那么多的幸福,所以必须感恩,感谢父母给我养育之恩,感谢朋友在我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感谢陌生人给我的一个灿烂的微笑。
知足
知足。人说“知足常乐”,我觉得这是一种心态。乐观的人才会这么去想这么去做。穿鞋的人见了光脚的人才知道自己的幸福所在,光脚的人看了没脚的人才知道自己很幸福。不是要为别人的悲哀而幸灾乐祸,而是学会珍惜,学会满足,以一种从容的生活态度来看待人生和身边的人。不是生活的奢侈,而是要有生活的质量,靠自己的能力过得更好。
喜欢看佛学书籍,不是清心寡欲,我也做不到。人活一世,不可能没有牵绊,看着这些,不过是想修身养性,调整心态而已。或许仅仅是在大雨滂沱的时候,悄悄的躲在阁楼里,看自己喜欢的书,那也是一种幸福。
感动
感动,对现实中的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奢侈词。已经很多年不曾为亲眼所见的事情所感动了,但是每每却能从书里看到那些感人的事情。或许有人会说,因为这是小说,是煽情的,不然怎么会有人看呢。我想说的是,作者就是一个表演者,至少能用文字描述出一幅然人感动的画面。感动于青春年少者的真挚和纯真,不似如今这般的世俗;感动于摄影家为受难孩子们所付出的艰辛,更感动于受资助者那一颗纯真的童心。
礼物不是需要花很多的钱来满足物质欲,而在于送礼者的心意。或许对于父母而言,最好的礼物或许仅仅就是一句安慰的话,一个关心的动作。可以对大堆的礼物无动于衷,却能感动于爱的真挚和友情的浓烈。
独立
从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喜欢假借他人之手。不是看不起别人的劳动成果,只是希望能给自己一个交代。喜欢一个人去图书馆,随意地去找一本书,找一个很安静清幽的角落,安静地欣赏作品,独立地思考人生哲学。长在南方的我,却去了那么一个遥远的北方,所以,一直努力的让自己学会独立,从书里找到可以自强的理由。庆幸还有那么一个能让自己忘记孤单的习惯,还有那么多的好书,可以暂时忘记那些烦恼。
中国的古文化博大精深,看不完所有我喜欢的书。每每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绿绿的树叶和草地,总是幻想着,能否手握散文集,静卧在草地上,背后撒下一朵暖暖的阳光,沉浸于书中而忘我?而此时,守候在书桌旁的自己已是感慨良多,看惯了人世百态,也品尽了五味人生。
(文章选自肖梅科学网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