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时我站在艰难抉择的十字路口

  • 赵广立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1985
尽管离开《齐鲁晚报》烟台记者站有半年了,我对那段日子的怀念至今没有停息。我怀念新闻记者工作给我的那份充实,怀念那一群有激情有理性的斗士,怀念我作为记者笔下的正义、良知和一个个小小成就。现在,我人在中科院的知识殿堂,回望那段历程,仍然会激动,会神往,以至不能潇洒地挥手告别。多少次梦中,我又站在大街上,拎着相机,迎着风,搜寻着这世界演绎着的精彩新闻故事……
考研“大不自信” 职场“小试牛刀”
2010年初,金融危机的阴云还未散去,是个“毕业=失业”的年代,大学生几乎是“人口过剩”的代名词。对考研结果的极度不自信、面对依然严峻的就业压力,等不及在家过完“年十五”(元宵节)——那是我第一个不在家的“年十五”——临近毕业的我和几个朋友相约去济南(定期举行大型招聘会、机会相对较多)找找工作碰碰运气。其实年前考完研就已经在济南“考察”过人才市场的我,已经见识了招聘会的火爆程度。当时我和堂兄挤在一间不足20个平方的小屋里,躲在门板后头听窗外的风雪,每天晚上“谈薪论资,求职问业”。
我的理念是:先就业再择业,别人谁也一眼看不出你是个天才还是庸才,要想“有位”,先要“有为”。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兴许也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几个朋友中,我是最先获得offer的一个,相约去另一场大型招聘会的路上,接到《都市汽车报》的电话,声称决定录用我做他们报纸的记者。实习第一天,我们几个新来的就被安排在“汽车大世界”(市郊的汽车交易聚居地)考察车市,筹划“2010年齐鲁春季车展”特刊。几个新人在外奔波了一天,对这个没有新闻理想的空头记者职位决定放弃。
这里要说几句题外话,我本科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但却热爱记者这一行。在学校两年半的学生记者生涯让我对新闻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超过了C++程序和电路图。试图用所学专业在齐鲁软件园谋职经历了一次失败之后,再找工作时无意中就向记者一行发生了“偏转”。
“情定”《齐鲁晚报》   “邂逅”中科院
通过网上招聘,我得到了一家杂志的青睐,让我去做记者/编辑,网上写着月薪3000元起。其实网聘这事儿,还真不太靠谱。该杂志是双月刊,跟老年人健康有关的,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不停地去各大医院拉关系跑赞助。我在杂志社编辑部——一间私人办公室,一共没写过三篇稿子。而承诺的薪资只给了不到一半。这期间《齐鲁晚报》正在济南招聘驻地记者,在身在异地的女友的鼓励下,我打印了一份简历贴上照片就去应聘了,通过面试和笔试,没想到我后来居然在号称有七千人之巨的招聘中脱颖而出,接到了负责烟台站工作的李军毅副总编辑亲自打来的实习通知。
然而,几乎同时,我收到了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的复试通知。
此时距离济南这份不太“靠谱儿”的工作刚好一个月,领了薪水的我当下做了离开的决定,把锅碗瓢盆铺盖房租安顿给堂兄后,买好了东到烟台的火车票。登上火车的一瞬,我突然想到:这张火车票能不能引领我找到归属不那么重要了,人在旅途,有着不同的人生际遇。成功也罢,失落也罢,至少,我回到了熟悉的那片海,那里有我爱的人在等我。
先去《齐鲁晚报》烟台站报到。由于更换联系方式的原因,我接到报到通知时已经错过了一个周的培训。幸运的是,从我报到的那天起,烟台站张坚栋站长接手了见习记者的培训任务。他给我们上第一堂课就讲道:“新闻是什么?新闻就是‘新鲜事儿’,新,新颖性、时效性;鲜,可读性;事儿,真实性,既然是个‘事儿’,七要素一个也不能少。”他还讲,“新闻记者要学懂得‘喜新厌旧’,没有时效性的新闻也是没有生命力的。”他是个值得敬重的人,为人雷厉风行,工作一丝不苟。他训起人来不留情,夸奖人时不掩饰,跟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他的生气和高兴从来都写在脸上,像极了一个大家长。
我开始了在《齐鲁晚报 今日烟威》的见习,开始享受记者生涯给我带来的苦与乐。从街上的环卫工人,到办公室里的局长,记者这份工作让我接触社会上三教九流的人,让我很快从大学中走出来,认识这个社会。有时候采访对象拒绝采访,被人拦在大楼门外;有时候要在采访中偷偷录音,偷偷拍照。犹记得烟台遭遇罕见春寒,四月末降下大雪,为了拍到震撼的雪景,冒着冷雪在户外奔走了两个多小时,冻得鼻涕直流都腾不出手来擦……当我把自己敲出来的文字变成报纸上的铅字的时候,小小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就会注满心扉,让我忘了之前所经历的所有困难。
一个半月下来,我作为见习记者,发了9篇稿件7张新闻图片,其中两篇稿件分别发了一个整版,在见习记者中出类拔萃。
话分两头。说到考研复试,如前所述,从考完直到接到复试通知电话的前一秒钟,我都不敢相信我取得了复试资格。查到成绩后,我对比了一下往年分数线,我的专业课成绩跟往年相比差一分。正是如此我才“深信”自己不是科研那块料儿,专心找工作。可是命运偏偏喜欢恶作剧,今年我所考的那门专业课划线向下调整了两分,我撞了牛屎运一般“神奇”地获得了复试资格。
复试那天是去齐鲁晚报烟台站报到的第四天。因为对分数的极不自信,我的心思还在齐鲁晚报记者这个充满挑战和新奇的行当上,为期三天的复试之后,我又揣上相机和纸笔、名片,穿梭在港城的大街小巷。
难以抉择   陷入两难
真正的“纠结”是在接到海岸带所通知我被录取的电话之后。所里负责招生工作的付玉芹老师打过来电话通知说,我被录取为海岸带所2010级工程硕士,教学条件、补助等待遇同学术型硕士。于是,在金融危机阴云尚未散去的那个下午,我在街头怔了半晌,从此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之中。
一边是经过六七个月坚持不懈的努力考上的心仪的中科院,一边是喜欢的工作,我,不知所措了。
同学们都羡慕我,可他们哪里知道,无论让我放弃哪一个,都需要多大的勇气,都会留下怎样的遗憾!朋友们也开始跟我讲事实摆道理,有的劝我去读研:“教你知识、不收学费、还给补助,三年后你拿中科院的硕士文凭,这好事儿哪儿找去!”也有的劝我去工作:“读研不是为了找份儿好工作?你喜欢现在这份工作,待遇也不错,去读研不是绕弯路吗?”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人看到我叹气,说我都“双保险”了还叹什么气?真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愁”!
家人支持我读研。姐说:“你当记者的机会以后多得是,去中科院读研的机会,这辈子可能就这一回。艺多不压身,”爸妈说:“家里有这个条件让你接着读研,不差你挣这几年钱。这研究生,得上!”班主任和负责我毕业论文的王老师,也鼓励我去读研。
抉择的天平倾向中科院
到了填写《双向选择表》日子,和报考时一样——我填报了施平所长的专业,就拿着填好的表格来到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是想要跟施所长交流一下,看我在实验室有无用武之地;二是“踩踩点”,看看实验室是否适合我。可巧得很,忙于所内事务的施平所长那天正好在办公室,跟我进行了面对面的谈话。了解了我的专业情况后,他负责任地为我调整了适合我的研究方向和实验室,并把我推荐给陈令新研究员。
陈令新研究员在交谈中了解到我在《齐鲁晚报》烟台站实习的情况,他跟我说,“你看,你现在多年轻!趁着年轻,多学些东西,总是好的。社会性的工作,以后还可以做。”可能就是这句话,让我心中的天平开始向读研倾斜。
读研要先到北京集中学习一年,说了我心中的想法,一直在身边给我打气的女友沉默了。我理解她的心情:留在《齐鲁晚报》烟台站,我们就能相依相守;如果去读研,就要面临两地分隔的境地。为了给我打气,她说:“广立,你去北京,见识一下大都市的世界,对你以后有帮助!我,愿意等你回来。”我能说什么呢?那天,我给她唱《其实不想走》,相约心如磐石,此情不移。
实习记者转正前,我去报社辞职。我去李军毅副总编辑办公室辞行,李总说我在见习记者中是最有激情的一个,面试笔试和见习考核,都是第一名。后来又聊了好多,他鼓励我说:“不管到哪儿做什么都少不了付出汗水和艰辛,带上你的闯劲儿,好好干,你就是优秀的。”跟张坚栋站长话别时,他说,“小赵,你要干记者,也会是个好记者。别忘了常看新闻。”其实他不知道,记者和读研我都难以割舍……
后记
现如今,我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一边平静地继续我的学业,一边加入了《研究生院》刊物通讯员队伍,继续着我的记者之路。我梦想有一天,我会“兼容”读研和做记者这两个选项,成为一个活跃在科研领域中的专家型记者。
(赵广立,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硕士生,《研究生院》刊物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