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科研,潜心育人——黄永箴研究员论师生互动

  • 井艳丽 李伟 (2014年以后的旧数据)
  • 2576

黄永箴研究员喜欢散步,一次去广州开会,他和学生边走边聊长达3个小时也不觉得累。他爱和学生交谈,除了科研也会与学生聊聊生活。他喜欢锻炼,上下班都是骑自行车,偶尔还会和学生打打羽毛球。而平易近人的他同时担任着三个“主任”——半导体所光电子研发中心主任、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半导体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林建东是他的博士研究生。记者一走进林建东的办公室,他就热情地迎上来说,“你看,这地方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招待你们的。我去给你们找点水喝吧。”说着就去找杯子。然后还问记者“在这采访可以吗?我这比较乱”,说着又忙着给记者搬椅子。

平易近人、热情谦逊是这对师生给记者留下的最初印象。

两段式教育的第一段该如何把握?

谈到中科院两段式教育的第一段,黄永箴研究员认为学生在研究生院能够学习到比较系统的课程,这个优势是研究所没有的。“但是另一方面,这样第一年也可能与研究所完全分割开,我们有时也觉得不是太理想。”黄永箴研究员建议研一的学生,“除了选课要考虑与将来从事的研究方向或者课题有些关联,最好也能早点了解一些研究组的工作。黄永箴研究员指着身边的一沓论文说道,“有时我面试新的学生,就把已有的博士论文或者硕士论文先拿一本给他,不管能否看懂。如果他有空就随便翻一翻看一看”。

说到这里,黄永箴研究员举了一个例子。“我从事的是半导体激光器研究,属于应用基础方面的工作,基础理论不是非常深奥,但可能要求了解面广一点。我们开展的微腔激光器模式研究及器件研制,基础理论应该说并没有离开大学所掌握的电磁波物理知识。但需要对器件物理、材料特性、器件工艺、以及将来这个器件的应用都有了解。”林建东也表示,“假如当初就对我们所有些了解,例如做的怎么样、做些什么,并且和这边的师兄好好联系,那么来了之后就不会那么迷茫。”同时多听些课,多去和别人交流,计划一下未来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回所之后专业知识方面上也是要指导的,”黄永箴研究员补充道,“但是因为已经是研究生了,所以他自己应该能够找书、找文献,自己能去阅读,不懂的地方再来讨论。”在培养学生这方面,黄永箴研究员一直都很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力。大方向上把关,小方向上引导学生突破是黄永箴研究员的培养特色。另外,黄永箴研究员的因材施教也让林建东深有体会。“有些人适合做理论,就按照他们的特长去做理论,有些人喜欢做实验,就让他们去做实验。”他很是欣赏黄老师的培养方式。

在专业知识学习之外,很多学子在积极准备出国深造,努力攻克GRE。针对这一现象,黄永箴研究员表示,“国内国外,要看在什么地方。提国外往往是提国外几个非常著名的单位。应该说我们研究所在国际上还是有相当的地位的。”说到这黄永箴研究员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当然多少年以前国内的经济比国外落后的多,但是最近几年渐渐也发展了,所以差别也不大。国外也有好的、差的,国内也有好的、差的。”林建东也建议同学要知道出去的目的。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的一个师兄,出国3年后想回来,但是现在还没有找到很合适的位置。如果给的位置比预期的低,你肯定不愿意;但是比你预期高的,人家又不一定会提供。但是如果出国后做得很好,发了很多的高层次的文章,也是非常好的。”

挖掘学生潜质如何把握“自由度”?

林建东用了两个“非常”来描述他的导师,“黄老师在科研方面给我们很大的空间,不仅做实验方面‘非常支持’我们,而且我们有了新的想法也‘非常支持’我们去做”。

这样一来,在科研的过程中,学生就化被动为主动,不至于被老师的想法牵着鼻子走。林建东举了他身边的例子,“我们以前的师兄国伟华、陈沁等,老师都给了他们很大的空间,他们做得很好,都获得了院优秀博士论文。陈沁还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这样的论文,全国每年只有100篇,整个中科院学生中每年大概有10~20篇入选。

在研究方向上,黄永箴研究员给学生们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在课题方向内,我们是允许他们自由发挥的。”在他的研究组,一些年轻研究和技术人员也帮着带学生,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培养研究生的团队。

在学生选题的过程中,大体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几个学生做同一个方向,另一种是每个学生都做不同的方向。“前者的优势是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几个人做一个课题,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激励,或者还有一点点竞争。此外整个课题还能有很好的传承,不会说一个人做完后走了,下一个人再做又要从头学起。”

他尝试把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去年毕业的两个博士做的都是微腔激光器,我让他们做不同结构。一个我给他限制一个结构,另一个没有那么严的限制,这样就不会让他们重叠得太厉害,同时不会有太大的竞争,最后两个人做得还不错,都获得了中科院院长优秀奖。”

在黄永箴研究员的眼里,研究生要能够进行“研究”。尽管专业知识上他也会进行具体的指导,但是很多时候他还是希望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究,“毕竟是‘研究生’了嘛”。他要求学生对国内国外的动向都有足够的了解,“因为如果你了解得不多的话,你兴冲冲地以为是创新,实际上好多人家都已经做过了。所以知识面还是比较重要的,导师的任务就是一开始帮助学生把握方向。”

“师”与“生”如何做到亦师亦友?

从1989年来到中科院半导体所至今,黄永箴研究员已在这里工作里22个年头。单就所获得的荣誉而言,就可以列出不少,其中包括中科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中科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中科院宝洁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他的身上显现着着一个科学家的专注和谦逊,也充满了一个博士生导师的关爱。他有着双重身份,不仅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也是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导师。黄永箴研究员喜欢学生,学生也都把他当做朋友。

平时虽然忙,但他却总能挤出时间去关心学生的情况。“我的学生就坐在对面的办公室里,基本每天我都会看看他们做得怎么样,并不是他们作报告时我才了解他们做到什么程度”。

林建东这样定义一个理想的导师,“导师可以给予一些具体指导,要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度,但是也不是放任不管。该严格的时候就严格,该给他们自由的时候就给他们自由。在科研方面,涉及到具体的问题,就必须踏实一点,实事求是。”

一个研究组的气氛和环境对研究生的成长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大环境”是基本一致的,而每个研究组的“微环境”却存在着千差万别,研究组的氛围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挥。“大家在一起聚餐的机会不少”,师生关系很近,光电实验室的气氛‘非常融洽’”。

尽管一天的闲暇时间很少,但黄永箴研究员还是喜欢闲下来的时候和学生聊聊。他很看重和学生的思想交流,也喜欢学生。“一次来了一个做毕业设计的同学,黄老师都详细地问了他住哪里,是否习惯这里的生活。”林建东说。然而,学生做得不好了,他也会发火,不过这样的情况极少。在光电实验室,大家都说他“很好说话”。

搞科研与发文章该如何“两手抓”?

在定向输出微腔激光器研究方面,黄永箴研究员在国际上率先研制出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光学微腔激光器。他共获得七项中国发明专利和一项美国发明专利,发表SCI论文九十多篇。“搞应用经常是比较成熟的东西,可能发表文章相对难一点。如果既搞尖端应用,又能发表文章,那最好。”黄永箴研究员笑着说,“比如我前几年主要做器件物理研究,更要发文章,而且要快。如果你得出的理论的东西不去发表,过几天别人发表了,那你得出的东西算什么,就是一无所有。”

有些专业需要更多的渗入、更多的积累才能写东西,比如历史。“但是我们这边基本就是要一边做一边有新东西出来,就要去发表,主要是靠整个课题组的积累。”而且在写的时候,好多实验的结果还不够。“学生写个初稿,你拿过来看看,跟他提一提各种各样的问题。之后继续去做实验,还要去测量些新东西”。林建东告诉记者,虽然黄老师是光电实验室的主任,“但是他做科研是非常投入的,可以说是全情投入。对我们写的文章改得非常细致,不放过每一个数据、每一个测量、每一个理论分析。他会让我们先写,写完之后发过去,他改完之后再反馈回来。我也是经常出错,黄老师都发现并让我好好改正过来。同时,我也容易对一些还不是很清楚的结果下一些结论,黄老师要求我下结论需要足够的理论和数据支持才行。我非常感谢黄老师在这两方面对我的教导,让我受益匪浅。”

语言障碍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文章光改英文就得改好多遍,10遍都不够。第一次你要先看看有很多大的、粗的问题,拿回去让他去改。刚开始改大的问题,改到最后改小的问题。有时我们都看着挺好了,拿出去人家还是不满意,还得再找一个英语好的来。”说到这黄永箴研究员又笑了。“和国外相比,国内在会议的提问和会后的交流方面还是差一点。不过现在新的一代可能比我们那一代要强的多了,因为我们高考的时候英语是不算成绩的。”黄永箴研究员这样告诉记者。

科研与发文章应该“两手抓”。“写文章的时候要更细致的去了解。文章有个引言部分,你要对这个方面有更好的了解。那么写的过程中你又会发现你有好多的工作还没有做好。写完了要看看,你有哪些新的值得写的地方。”黄永箴研究员特别强调要有突破。林建东也认为“在做的过程中需要去慢慢总结,有时可能还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同时老师也会指导,包括应该怎么做,需要去测什么数据,需要补充什么。”林建东说黄老师自己也读文献,“遇到好的文献就传给我们,让我们去摸索。”

研究和育人如何兼得?

说起半导体激光器这个研究方向,黄永箴研究员和它已是“老相识”了。早在1983年他在北京大学做毕业论文时,就接触到了半导体激光。硕士、博士毕业后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从最初接触到现在已是整整27年。

“我们在半导体微腔激光器的研究上应该说走了一条我们自己的路,好多结构都是我们提出来,从理论分析到器件研制一步步做出来的,因此也发表了系列的研究论文,下一步我们希望能把器件研制与实际应用更紧密的结合起来。”多年的专注使得他研制出的正方形光学微腔半导体激光器入选2008年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半导体微腔双稳激光器入选2009年中国光学重要成果。

黄永箴研究员把做科研和带学生融合到了一起,不仅专注于研究,也专注于培养学生。“从我们课题的研究来讲,希望他们能做出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还希望我们做的东西有应用价值。虽然现在没用,可是发展下去是有用的,或者说这个课题具有发展前途。”

导师之所以被称为导师,其意义就在于“导”。按照黄永箴研究员的解释,“导”就是帮助学生把握方向,并且给学生以引导。他幽默的说,实际上很多时候还要帮助学生验算,因为有时非常简单的数据学生们也会出错。

导师的专注让学生对科研工作也非常投入。采访的过程中,看得出林建东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充满兴趣。给记者解释半导体微腔激光器时,他显得非常专业,“我们可以把激光器做得很小,现在做的是10微米量级。现在研究的热点是把腔做到和光波长相近的模式,这样就会出现非常好的现象——阈值很低,模式体积很小,相当于把器件集成,应用于未来的光互联领域”。

严谨专注的他敏锐的觉察到了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国外或国内某些高校有所不同,我们有点像流水线,三年或五年到期就得毕业,这似乎已经形成了传统”。实际上这样的教育模式俨然是在把研究生当成商品来生产,对培养科研后备人才的复杂过程做了机械式的简化。

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使得黄永箴研究员尤为重视学生培养的质量,他所培养的博士获得一次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两次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和五次中科院院长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