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中国科学院是在幼儿园的时候,那时的幼儿园还叫育红班,阿姨教我们认字:“工人、农民、科学家……”还告诉我们科学家能发明很多世界上没有的东西,他们都在中国科学院。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曾经给我讲起了华罗庚自学成才的故事,那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一直激励着我发奋学习。
等到读中学的时候,才知道中国科学院曾经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曾经让中国人挺直了腰杆,有“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曙光超级计算机,还有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大学毕业之后,我如愿以偿地来到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继续读书,光荣地成为中科院的一员。
追寻大师的足迹
第一次来到中科院研究生院玉泉路校区的时候,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郭沫若院长和严济慈院长的塑像。虽然二位先生已经远去,但是他们的精神却仍在激励着后人。1958年,郭院长带领着一批科学家,在脚下这片土地上白手起家,创办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第一次走进人文楼的教室,老师告诉我说,这座楼是中国科技大学留下的老房子,还是刚建校的时候建的,华罗庚先生曾经在这间教室为学生上课,每周四节。原来,我可以离大师这样近。
开学典礼上,我欣喜地见到神采奕奕的“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先生的夫人李佩先生。虽然这次没有跟先生有过多的交流,但至少让我感觉到,原来大师就在我身边。
第一次比较深入地接触李佩先生,是开学后不久的那个9月16日上午,担任了研究生院学生会学术部长的我接到了李佩先生的电话。当听到电话里传来先生的声音的时候,让我既感到惊喜又感到意外,惊喜的是第一次接到自己仰慕已久的人打来的电话,而且她还清楚地叫出了我的名字;而意外的是没想到李佩先生能够给一位普通的学生打电话。
在电话里,李佩先生和蔼地告诉我说:“9月18日快要到了,可能不清楚九一八事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这里正好有一张日本人拍摄的记录这段历史的光盘,你可以拿回去放给同学们看。最好能跟中国人自己拍的影片对比着看,这样了解事情能够更清楚一些。”
放下电话之后,我便急切地赶到力学所。见到李先生之后,她亲切地问我现在的学生都读什么书,每天都在忙什么,当我把情况如实地汇报给李先生之后,她给我提出了一系列的学习的建议。临走的时候,李先生不但送给我光盘,而且还送给我一些学习上非常实用的资料。得到先生如此的信任,真是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有了这次接触之后,我和李佩先生联系的机会也就多了,她留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而且对年轻学生特别关心。
没过多久,敬爱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与世长辞。这时,李先生又一次给我打来电话,问我同学们都是否了解钱学森,大家都打算怎样纪念钱学森。当我把准备的方案汇报给李先生之后,她说:“虽然你们做了一些工作,但这样还不够,像钱学森这样为国家、为科学院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人,你们一定用各种途径,花大力气来纪念他。”从李先生的电话中能够听出来,她对老一代科学家的感情是非常深的。
第二天,李先生再一次打电话告诉我说:“我想让你们知道真正的钱学森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找了几位一直跟在钱老身边的人,有力学所的前任所长郑哲敏先生,还有谈庆明先生,给你们讲讲那些人,那些事。我给你们找车,回头你把同学们组织一下,到力学所来,听完报告顺便可以看一看钱老生前的办公室。”
当我把通知发出之后,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异常高涨。找来的两辆班车坐得满满的,还有一部分同学自己坐公交车去力学所。从李先生满脸的笑容可以看出,她对这次活动的组织还是满意的,在表扬我之后,还告诉我们:“大家想听没关系,这是件好事。咱们学校不是有礼堂吗?回头我做这些老先生的工作,可以让他们到玉泉路再给同学们作一场报告。”先生的话再一次感动了我,没想到她会如此关心青年学生,没想到她做事情这样执著认真,更没想到年过九旬的她考虑问题如此细心周到。
在科学院,正是有一批像钱学森先生、华罗庚先生和李佩先生这样的老科学家,为科学院留下了宝贵而又丰富的精神财产。在我的心目中,他们是科学院的灵魂。
感悟院士的亲切
还记得入学之初的选课,当打开厚厚的课程开设表之后,看到里面列出的开设课程竟然多达817门!而更令人兴奋的是,选修课程的时候不限制专业,也不限制老师,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想想自己在大学的时候,很多课程虽然名义上是选修课,但实际上自己可选择的余地并不大。现在一下子有几百门课程可供自由选择,当时那种如鱼得水、无拘无束的感觉,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爽!
再看看课程表上列出的课程主讲教师,阵容可不是一般的强大,秦大河院士、吴新智院士、陈润生院士、石耀霖院士、席南华院士……单说院士就一大堆啊,更别说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更是不可胜数。
“别看名单上的名字好看,还不知道是不是院士本人来上课呢。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就是挂着院士的名开课,等真正上课的时候来的却是院士的学生。”听到有的同学议论,我心里也拿不准,所以报着试一试的心情选了由陈润生院士主讲的“生物信息学”。
“我是陈润生,很高兴有这么多同学选修这门课。看到大家让我回想起50年前的今天,我像大家一样坐在这间屋子的这个位置,听我的老师讲课。我是中国科大59级的学生,所以咱们大家也是校友,这学期就让咱们一起努力,把这门课学好。”听到陈老师的声音,心里的顾虑终于打消了,原来在中科院,院士真的能上讲台。陈老师简短的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让人感觉那么亲切,而且充满了力量。
听陈老师上课是一种享受。总是从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讲起,做好知识基础的铺垫,把理解过程中的障碍提前克服,是陈老师讲课的一大特色。很多同学都提起说:“陈老师就像曾经到我脑子里转过一圈,我哪儿明白,哪儿不明白,他都知道。”
陈老师是国内最早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所以他把自己一生在该领域系统的研究经历也都带到了课堂上。对于某一个具体的问题,他都是从最初提出研究设想开始讲起,再到每一步的研究进展,直到最后把该领域目前最尖端,最前沿的研究状况告诉大家。所以很多同学打趣道:“上陈老师的课,就像时空穿梭,从过去直到未来,穿完这一圈,思路也就清晰了,将来能够做什么也知道了。”
由于我的老家处在郯庐断裂带上,小时候多次经历过地震的缘故,后来,我又旁听了陈运泰院士主讲的“震源理论基础”。陈老师身材魁梧,总是面带笑容,头发纹丝不乱,举手投足尽显绅士风度。他知道我的情况之后,把他自己一生关于地震预报的研究成果都发给了我,还特意叮嘱说:“你先看看这些材料,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来找我。”
在陈老师的课上,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轻松地与他交流。谁有什么新奇的想法,或者有不同的观点,陈老师都会真诚地鼓励大家继续想下去,甚至为大家指出思考的方向。即使面对反对自己的声音,陈老师也不会生气,而是与同学们平等地交流,直到把问题搞清楚。正是由于形成了民主的课堂氛围,同学们也都不会因为陈老师是权威,而放弃自己的观点。
正是有一批大师活跃在中科院教学的三尺讲台上,他们打心眼里真心关心学生,言传身教;同学们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平等对话,敢于创新,所以中科院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就有了保障。后来我了解到,在中科院给学生上课的两院院士,常年保持在70人左右。在我的心目中,他们是科学院的脊梁。
中科院有辉煌的过去,这凝练了它厚重的底蕴;中科院有精彩的现在,这奠定了它发展的基础;同样,中科院更会有崭新的未来,因为这里活跃着一批有理想、有抱负、敢创新的生力军。
这就是我,一个青年学子心目中的中国科学院。
(陈印政,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获“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活动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