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方面,导师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业,另一方面导师的思想修养、治学态度、为人处事、奉献精神等对研究生有很大影响,导师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研究生规模逐年扩大,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给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现在的研究生大多数出生于80后,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如独立性、主体意识较强,多元化价值倾向等,所以在新形势下如何结合研究生自身特点更好地发挥导师的育人功能,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传统的“导学关系”受到多方面冲击,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会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及构建和谐校园背景下,进一步研究研究生和导师的和谐关系,充分发挥导师的育人功能,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研究生导师肩负着为21世纪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是义不容辞的使命。1987年8月中共国家教育委员会党组、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意见》特别指出:“研究生的导师不仅负责研究生的业务学习,也要关心研究生政治思想上的健康成长,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2000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为学、为人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研究生导师应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要大力倡导并加强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工作,要明确地把教书育人作为遴选导师的必要条件,对教书育人业绩突出的导师要给予表彰。各培养单位一定要把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这个文件对导师教书育人工作的地位、作用、要求及措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特别强调导师在研究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学术界对导师育人功能展开了进一步研究。研究者们通过对导师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一致认为,由于导师与研究生的特殊关系及其与其它组织形式无法相比的影响力,导师已经成为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主导作用。此外,研究者们还对当前导师育人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导师在研究生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充分发挥导师育人功能的对策。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从导师这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发挥育人功能,要充分利用导师自身的优势建立一种更为有效的育人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与学生的教育交往最根本的是二者作为完整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是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间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到教育过程的进行和教育目标的达成。同样,在研究生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充分发挥导师育人功能的前提和保证。目前学术界对研究生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发表的文章比较少。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们认为,在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导学关系”,而导学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教书和育人。研究者们通过对影响和谐师生关系因素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特征和类型,并从制度层面上提出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但是目前学术界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及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还没有进行专门、深入的研究。
在西方国家的研究生教育中,也十分重视对导师和研究生的道德规范,例如,美国的许多大学提出,导师和学生都必须遵守“自主、正派、积累、公正、忠实”五个道德法规,并且规定了一系列的具体内容。
在美国及西方一些国家中,师生关系的研究视角主要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方法倾向于定量分析、实证的方法,研究内容主要是微观的层次——课堂和班级,着眼于师生相互影响的过程与方式,通过一定时间的实验观察,设计一些问卷,根据问卷所提供的信息形成实验报告,建立起不同的师生关系模式。如施穆克在《课堂里的集体作用》中提到:“一个充满相互攀比、敌意和疏远氛围的课堂只会引起学生的焦虑和苦恼,决不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相反,在一个教师和同学相互支持的课堂里,学生可以建立自尊,增进学习的动力,并且有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潜能。”
研究流程图
主体一:导师 主体二:研究生 研究生部 研究生入所教育 研究生座谈会 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
二、研究生导师育人功能的研究——以科研院所为例
科研院所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重任。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导师的教书育人水平,充分发挥导师的育人功能,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在学习教育学基本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测地所研究生培养中导师教书育人及和谐师生关系的具体案例,并通过对案例的反思和总结,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从而探索一种更有效的导师育人的方法和途径。
和谐师生关系的主体是导师和研究生,在科研院所中研究生部是联系导师和研究生的桥梁和纽带,是保证师生间信息互动顺利传递及反馈的良好介质,而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则是导师畅所欲言的平台。在多年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我们一直都在思考该如何搭建平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2006年11月,由研究所研究生部组织召开了测地所首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有30多位研究生指导教师参加了会议,在会上导师们集思广益,纷纷发表和提出了对于研究生教育的观点,对于如何培育优秀研究生取得了共识,对研究生部的工作表示肯定,并期待研究生部的工作能够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研究生部工作人员收集了导师对研究生培育工作上的意见和建议。为了发扬光大优秀理念和先进经验,邀请了研究所
2008年6月研究所研究生部组织了研究生座谈会,20多名研究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在会上研究生们发表了他们对于师生关系的理解、看法及期待,着重从导师的学术水准、人格魅力和教书育人等方面探讨了研究所目前师生关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式。本次会议从研究生的视角出发,收集到的信息与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有机互补,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奠定了基础。
2009年9月邀请10多位研究生导师参加了研究所入所教育会议,并请优秀导师代表、优秀毕业生代表和优秀在读博士生代表分别做了“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如何把握研究生的各个阶段”、“如何做好科研”的报告,以导师和老生的切身体会,现身说法,从师生交流、研究规划和具体实施三个方面对新入所学生以后的科研和生活进行了指导和建议,为师生之间构建和谐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科研院所研究生导师的育人优势
和高等院校相比,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教育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从而为研究生导师发挥育人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有:
(1)师生比例比较合理
科研院所的师资力量雄厚,而研究生招生规模相对较小,和高校相比,师生比例较高,平均每名导师每年招收的研究生还不到一名,导师有更多的精力来培养学生,能更好地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
(2) 研究生培养与科研活动紧密结合
在科研院所,研究生可以直接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科研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动手能力,熟悉本研究领域的实验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实施的“两段式”培养模式,即研究生一年级在北京集中教学园区、各教育基地进行课程学习,二年级后跟随导师在各研究所的科研实践中进行课题研究和完成学位论文,就很好地把研究生培养和科研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在基础理论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导师长期在科研一线工作,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学术水平和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
(3) 拥有良好的科研支撑平台和完善的科研设施
科研院所的科研条件优越,拥有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为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硬件保障和技术支撑,能够有效地获取科研第一手数据资料。
2、科研院所研究生导师育人的现状分析
在科研院所,导师除了要完成科研工作,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责任。但是,在新形势下,随着科研任务的不断加重,科研院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师育人也出现了新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 重使用轻培养倾向
在科研院所,科研项目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载体。研究生经过一年的学位课程学习后直接进入导师的科研课题,主要以完成导师分配的课题任务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研究生了解学科前沿领域,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的科研能力。但是,在研究生培养实践中,导师往往为了出科研成果而忽视了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科研工作中,导师根据项目任务的需求安排学生科研工作,甚至有些导师把研究生当作纯粹的科研劳动力,而没有更多地考虑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同时,由于科研课题往往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不利于研究生对系统专业知识的掌握,再加上不同课题组之间缺乏学术交流和讨论,从而约束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2) 学生职工化倾向明显
在科研院所,导师和研究生之间既是一种师生关系,同时也是一种科研协作关系。由于研究生和导师是在同一个实验室工作,研究生主要作为科研助手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并由导师给研究生发放一定数额的助研津贴。因此,导师和研究生往往都将自己看作是课题组的一名成员,这样就导致研究生的学生角色淡化,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界限模糊。学生职工化倾向,是研究生对自身角色的错位认识,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自由探索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育,削弱了研究生尊师重教的意识,影响了导师言传身教的教育效能。
(3) 导师育人机制不健全
导师在教书育人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但是从科研院所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导师育人机制,从而对导师的育人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和奖惩。在导师考核制度中,片面重视科研工作,以科研成果作为评价、考核工作的唯一指标,没有将导师育人的职责列入其提职晋级的重要条件和考评指标,使导师更加关注自己的课题项目,而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3、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1) 导师要正确处理研究生教育与科研工作的关系
研究生教育与科研工作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导师负责的科研课题需要研究生参加完成,研究生通过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提高科研能力,完成学位论文。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科研实践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必须要正确处理好教育和科研的关系,既不能脱离科研工作来搞研究生教育,也不能单纯为出科研成果而忽视人才培养,而应该把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即在促进科学研究发展的同时,使研究生得到全面发展。具体地说,要处理、协调好研究生培养与科研工作的关系,导师必须要做到: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培养理念。研究生是科研院所人才队伍中的生力军,在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研究生培养实践中,导师要树立“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先,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导师要把研究生看作科学领域的独立探索者,积极引导研究生进入正确的研究方向,使研究生能够受到系统的科研训练,同时,导师也要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创造潜力;另一方面,导师要教育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研究生严谨的科学作风以及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从而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科研和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导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为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在科研工作中,导师要根据研究生的个人特长和兴趣安排课题任务,这就要求导师能够多听取学生的心声,从多方面去了解和关心学生,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多为学生考虑。
(2) 加强研究生对自身角色的定位
加强研究生对自身角色的定位,是导师发挥教书育人功能的重要条件。首先,导师要强化对自身角色的认识,明确教书育人是导师的神圣职责,并且能够在研究生培养实践中切实履行这一职责;同时,在师生关系上,导师应和研究生保持合理的距离,既要避免由于师生关系过于密切导致导师育人功能的削弱,又要避免师生关系过于疏远造成对学生的遗忘。其次,研究生也应该认识到自己首先是一名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作为学生,应该尊重老师,理解导师所付出的良苦用心。最后,研究所应采取相关措施强化学生对自身角色的认识,比如通过每年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毕业生,强化学生角色。
(3) 加强导师与研究生的互动交流
师生互动交流机制的建立,能鼓励导师拿出一定的时间与学生直面接触,关心学生的现实处境与精神状况。导师应通过个别谈话和组内定期报告制度,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了解;研究所也应通过学术活动和文体活动提供师生之间互动的平台。做人和治学是相融的。出色的导师,能以榜样、认同、对话及合作实践引发学生主动追随、积极回应的愿望,是“既有人文情怀,又能践行人文关怀的教师”,能于教学交流的同时不动声色地将生活哲理传达给学生,又能在日常交往中将自学精神及优良品格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同时,信息化环境下,许多学生对新鲜事物表现出超强的敏感性,从多渠道接受着知识信息,发展中各有所长,掌握的某方面的信息可
(4) 完善导师育人制度,强化对研究生导师培训
要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人才队伍,必须要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制度,把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遴选、考核及奖惩导师的重要指标。首先,要完善导师遴选制度。要把协助指导过研究生且项目经费充足作为遴选研究生导师的必备条件。在遴选导师时,既要注重导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又要重视导师教书育人,把二者结合起来。对科研院所来说,要把那些有科研项目和充足科研经费的研究人员作为导师的候选人。其次,要严格导师考核制度。在科研院所,导师主要是科研一线的研究人员。因此,在制定考核标准时,不仅要对导师自身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学术水平作出严格要求,而且要把研究生培养纳入导师的考核体系。其中,把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导师考核标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生的学术成果,二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绩。同时,为了防止有的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只注重学生的科研产出成果,而不关心其思想、心理状况,还需要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从而保证导师既教书又育人。为此,科研院所可以借鉴高等院校的有关经验和做法,建立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定期交流和汇报制度,不仅要交流学习、科研情况,还应该包括思想、心理状况的汇报。最后,要建立导师育人的奖惩制度。对在研究生培养中教书育人工作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对在研究生培养中未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或对研究生放任自流、疏于管教,或对研究生施以不正当教育和影响的指导教师,应当视其情节轻重、影响程度和认识态度给予必要的批评和教育。
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导师科研水平普遍较高,但是在教学水平、教育方法和育人经验方面有所欠缺,特别是新遴选的年轻研究生导师,因此,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的上岗培训制度,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教育培训,对于提高研究生导师的教书育人的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新任的研究生导师必须实行先培训后上岗。通过上岗培训,让导师真正了解研究生培养的宗旨和目标、导师的基本职责、与学生相处的经验、对学生的要求与责任、各种成功和失败的事例、因材施教的经验等,了解关于研究生招生、培养及学位授予等方面的有关规定。例如,中国科学院1999年率先开展了博士生导师教书育人研讨班的工作,经过几年博导培训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的培训特色,积累了培训工作的经验。实践证明,加强培训是提
三、结论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导师是研究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研究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心理安慰和指导应该是来自他们自己的导师。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研究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力量,必须要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不仅是一种教学关系,而且也是一种情感关系、人格平等关系,二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和谐师生关系是导师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保证。构建以“学生为本”和谐师生关系,导师是首要的影响因素,要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导师、研究生和研究生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导师和研究生在人格上平等,在交互活动中民主,师生心灵相容与接纳,师生之间有真挚的情感。学生在与老师相互尊重、宽容、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确立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培养适应国家需求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提供保证。
(任晓华,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人事教育处处长;熊涛,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周海军,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团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