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致力祖国的科研事业,在高温合金,钢铁等领域开创了诸多全国第一,笑称自己是“好管闲事”。
他一生期盼祖国的强大昌盛,成长于战争年代,冲破重重阻挠毅然回国,在艰苦的环境下不懈奋斗,谦称自己仅仅团结了一些人而已。
他一生心系祖国的科技发展,九十岁高龄仍然坚持每天上班,为祖国的科学技术纳言进谏,坦言自己人生的字典里没有“退休”二字。
9月20日,新学期刚刚开学不久,91岁高龄的师老再次坐到了金属所的报告厅里,用平淡的话语讲述了他不平淡的人生。和平常一样,师先生每次的报告会都可以用“座无虚席”和“掌声雷动”来形容。身体硬朗的师先生讲了近两个小时仍然精神矍铄,他说91岁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91岁了还没有躺在床上。
报告会总被听者的掌声打断,从学术顶尖的院士、研究员,到刚入所的师弟师妹,每一位聆听者除了想看看这位心中敬仰的老者外,似乎都想从师老的话语中领悟些许道理以自用。为此,记者团采访了几十名学生,每个人的感悟不尽相同,但我们总可以在别人的感悟中发现新的视角,得到新的收获。个人的成功不可复制,感悟了之后,还是需要我们走出自己的道路来。
爱国,我们可以做得更多
听过师先生报告的人,几乎都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那就是师先生对国家人民的爱,是那么纯真与浓烈。师先生成长的时代,正是中国内乱不息,列强环伺的时代,贫弱、屈辱,是那个时代国家的写照,而奋发、强国则是那个时代中国人精神的主流。课堂上一曲《松花江上》,可以让全班同学与老师抱头痛哭。国家一有需要,即使历尽千辛万苦,放弃多么优越的生活条件,都要返回国家,为国效力。这是多么真诚的赤子之心!
回到现在,国家已经不再积贫积弱,任人宰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势更是蒸蒸日上,祖辈们梦寐以求的强国之梦似乎就要实现。我们不再需要大喊“救亡图存”之声,更无需扛起长枪奔赴战场。对于爱国,现在的我们也似乎比师先生的时代有了更多元的看法。
10级硕士研究生马会财认为,我们这代人与师先生那代人“最大的差异就是这一代大多数条件良好,却还在不停地追求更好的条件,而我们的前辈们不管条件怎样苦,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是第一位的。” “我觉得现在很多学生缺乏责任感,(也缺乏)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表现出来就是浮躁,本人有时候也会这样。”而09级一名硕士生则认为现代人缺乏的是觉悟:“现在人的觉悟和师老他们不一样,现在人是为了自己的名利权,师老他们是为了科学,为了国家需要。”
时代不同了,或许我们真的缺少了某些东西,抑或只是表现形式有了变化,而谈起爱国,不得不谈到被媒体大肆炒作的高学历人才出国之后定居国外的现象,这成为了近年来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10级硕士曹凤婷说,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百废待兴,但老爷子一心只想回来;现在中国蓬勃发展,我们却只想出去,或许从自己身上我们能去做些东西,来改变这一现状。
11级博士生陈同学说,他最想向师先生学习的就是他的爱国精神。但他也直言,“其实如果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如果我生活在国外而且又有很好的待遇,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种很具有诱惑力的生活状态,我可能会抵挡不住这种诱惑留在国外。”或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看法,而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似乎也很难去拿不爱国这顶大帽子来谴责这种现象,毕竟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危急存亡之秋”了。但我想至少我们该相信,如果自己留在华夏的土地上就一定有能力为炎黄儿女的幸福做出贡献。
成功,需要团结很多人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师先生都是成功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就是对师先生工作的最大肯定,而在荣誉的光环下,师先生总是谦称自己只是团结了身边许多人,才获得这些荣誉。Team Work Spirit,这个本世纪被频繁提到的词条,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金属所就已经孕育成型了。
科学研究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的工作,利用已知发现未知,这条道路漫长而又艰辛,师先生能够取得累累硕果,原因何在呢?师先生在报告中提到自己当年攻克航空发动机空心涡轮叶片的事迹,带领“一百单八将”用一年时间就研制出美国刚刚取得突破并对外高度保密的技术,也说明了团队与合作的重要性。
“师先生能成功凝聚这么多人,是很了不起的。而且他能将功劳归结到团队,说明他虚怀若谷。”谈到师先生的成功,2010级硕士王洪宇作了这样一番感慨。
而今,我们国家拥有先进的设备,我国的青少年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着世界上最难的数理化,为什么总是在科学研究上慢别人一步,笔者不敢妄测其原因为何。然而,排除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科研体制因素之后,我们科研人员本身又是否做到了无私的团结与合作呢?不藏着掖着,不把第一完成人这个身份看的那么重,也许就能开展更多的合作了。
之于我们年轻人,又该如何践行团队与合作的精神呢?就当前科研环境和特点而言,很多人都强调学科的综合,领域间的合作。这种合作不仅是跨学科、跨地区的,更是跨越种族、语言甚至文化的。于是,能否有良好的团队精神,能否有一颗求同存异的心成了科研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前段时间网络流行一个词,叫做“强大的内心”,这“大”也可理解为“有容乃大”的“大”。然而,上个世纪末,一阵解放自我、张扬个性的风潮席卷了祖国大陆,使不少在这个年代成长起来的70、80甚至90后们变得个性和自我,与此同时却丢失了包容和忍让。媒体也从积极正面的宣传解放自我、张扬个性,转为铺天盖地地指责80后是“垮掉的一代”。而已经或者即将成为中国社会中坚力量的我们,是否已经锻炼出了一颗足够强大的内心去包容和团结他人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师先生以及其他成功人士的经历中得到些启示。
快乐,一切源于内心
听过师先生报告的人,多会对他的处事哲学与生活态度有所感悟。古语有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师先生也在他的报告开头笑用“品学兼优”四个字来形容自己。“品学兼优”,品字当头,由此可见思想修养的重要性。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乐观处世,与人为善,师先生的人生观给我们年轻人很多启发。
2010级硕士张振国说,自己最需要学习的是师先生的做人之道,师先生谦逊、包容,会协调人际关系,这有时候比做科研更为重要。同时也有同学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处事风格提出了质疑。2011级新生胡伟伟对新生代材料人就有自己的认识:“有不少人遇到一点小事就大动肝火,不仅伤害别人,也损害自己的利益。”“我觉得这(包容心)是我们现代独生子女应该学习的,”同为今年刚入学的新生程曦月说,“包容心态是现代科学家必备的能力,师先生能把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凝聚到一起,这需要很强的组织能力,也是科学家必备的。” 谈到人生态度,曹凤婷同学深有感触地说:“我觉得现在的人真正快乐的人越来越少了,而能保持不攀比不嫉妒还是很难的。师老说的不攀比指的是不盲目攀比从而带来负面影响,真正的进取正如师老说的‘纵向比较’,当时听了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的确,在现在稍显浮躁的科研环境中,能够保持平常心,不争,不攀比,有些困难。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千年来,和儒家思想相比,虽然道家思想算不得正统,但就做人而言,若能从《道德经》中学得一二,也是大有裨益的。尽管世界是客观的,但快乐却可以由心定。像师老说的那样,万事不发愁,Take it easy就好。
未来,从脚下做起
当研究生记者团策划这期围绕师先生的采访及报道时,我们都感到非常的困难,困难并不在于无话可写,而是面对大师的一生,任何文字都显得片面和憔悴。当对听过报告的学生进行采访时,我们不必为准备的材料不充分而担忧,因为关于师先生的话题,他们的感悟永远那么地饱满和深邃。看着手中沉甸甸的采访材料,可仍然为如何下笔而茫然,因为采访录里溢出同学们满满的焦虑和期许——焦虑于现状,期许于未来,而这,一篇文章如何承载得起? 在采访中,一位同学充满了疑惑地向记者询问采访的目的是什么,记者毫不谦虚地向他表示,希望能为引导一个好的科研氛围做一点事情。他则毫不保留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没用的,别挣扎了……
面对未来,难道我们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了吗?
文章最后,我们想以师先生对青年人说的几句话撂下沉重的笔。
幸福决定于立场和思维;
青年人要多读点历史,你们责任很大;
读书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根本;
祖国要想真正强大,必须要有原始创新和领先的技术,不要自我陶醉。
(胡成龙、牛海洋、张周博、许耀斌、王艳杰,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生记者团 本文转载自中科院金属所《金色畅想》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