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讲座】本科新生首场前沿讲座席南华谈“数学的浪漫”

  • 文/戴雯怡 图/邱皓明、李中未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5-09-16
  • 6648

2015年9月15日19:00,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兼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研究院院长席南华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大一新生带来了首场科学前沿名家系列讲座,讲座的主题是“数学的意义”。同学们怀揣着好奇和对听闻已久的“席大大”的仰慕早早地来到了礼堂。

首先,席南华抛出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国科大重视数理基础?”“数学的意义是什么”“学数学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顺着这些问题,席南华给出了历史层面上的解答。席南华谈到,“认识到具体事物的共同数字属性”是人类对数的认知上的一次飞跃,在此之前,人类在数学上的进展极其缓慢。此时的数学与早期人类社会中的食物分配、物品交换息息相关。此后算数开始用于税收等满足各方面实际生活需要。他特别提到,《史记》中就不乏用数字来描述战争规模的句子。

从哲学的层面来看,席南华讲道:“真理是具体的,数学是抽象的”。对数学的抽象性,席南华有着独到的理解。他认为,“抽象性”保证了数学广泛应用的可能性,同时也导致了“局限性”。

接着,席南华从“数数”这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过程入手,详细介绍了人类对“无限”这一概念的认知过程,具体地说明了数学可超越实际的先导性。

然后,席南华与同学们分享了不同领域的前人对数学的观点。无论是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还是一代枭雄拿破仑,无论是古典哲学家康德还是数学家兼哲学家怀海德,他们无不对数学推崇备至。当同学们读到雷尼“如果我感到忧伤,我会做数学变得快乐;如果我正快乐,我会做数学保持快乐”时,礼堂四处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席南华风趣地评价道:“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你们会发现雷尼是你们的知音”。话音未落,礼堂里爆发出更加热烈的掌声。讲座由此到达了一个小高潮。

随后,席南华又从数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数学的美、数学的浪漫三个角度展示了数学对生活的影响。

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畅所欲言,席南华逐一回答。当其中一位同学问道,是什么事情使得老师决心为科学事业献身时,席南华老师答道“很单纯的喜欢”。这一纯粹的解答赢得了在场的又一次掌声,讲座被推向高潮。讲座结束后记者采访了这位同学,他很激动地回答道,“席老师的话很令人感动”。从这位同学的眼神里,记者看见了他对数学全新的感悟。

讲座结束后许多同学冲上讲台请席南华签名并围在他身边提出更多的问题,直至21:15左右,在工作人员的提示下,同学们才渐渐离去。

 

主讲人介绍:

席南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1963年3月生于广东省英德,籍贯湖南祁东。1981年毕业于湖南怀化师范专科学校(现怀化学院)数学科,1985年、1988年先后获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硕士、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代数群与量子群领域研究。对仿射A型Weyl群证明了Lusztig关于双边胞腔的基环的猜想;确定了Deligne-Langlands关于仿射Hecke代数的猜想成立的充要条件。证明了特征p上的非单位根处的量子群的有限维表示的性质与特征0的代数群的表示类似;清楚具体地实现单位根处的量子群的有限维不可约表示;与Chari合作构造了量子群的单项基,计算了某些典范基,给出了根向量之间的一个交换公式。与Lusztig合作发现了典范左胞腔,与Tanisaki合作证明了仿射A型Hecke代数的一个代数滤过和一个几何滤过相同。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陈省身数学奖等。

 

延伸阅读:

“科学前沿进展名家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首批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程,同时欢迎研究生和教职工参加,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部主办,讲座召集人为高鸿钧院士(hjgao@ucas.ac.cn)。该课程按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材料、计算机六个专业,邀请相关科学领域的院士等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通过讲述科学故事、介绍相关学科方向的科学前沿进展,让学生在本科第一学年了解不同学科的科研方向和主要进展,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为他们最终选择学科专业和专业方向提供更丰富的判断依据。

 

席南华院士讲座 邱皓明 摄

 

同学认真记笔记 邱皓明摄

 

 

同学踊跃提问 李中未 摄

 

 

同学踊跃提问 李中未 摄

 

 

同学们热烈鼓掌 李中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