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气度

 

“你知道吗?我特别喜欢在春节前逛超市,那种置办年货的心情,简直妙不可言。”

“何止是你,我也是啊!”

此时,我和朋友站在货架前,满架的福字、春联、剪纸,制作成元宝、鞭炮、朝天椒造型的精美挂饰……金红相映,琳琅满目。一棵用“金币巧克力”装饰得亮晶晶、光灿灿的“摇钱树”更是引得许多小孩子驻足围观。对孩子们而言,真正吸引他们的,想来不会是象征财富的图腾,而是“金色”、“巧克力”、“枝繁叶茂”等种种意象传递出的那份甜美的生命力。

此外,脆嫩欲滴的蔬果、膏腴鲜嫩的肉类、种类缤纷的海鲜……都给人带来一种丰饶安详的愉悦感。超市里回响着的歌声也与平日不同,“福到人间金玉满堂……一起分担一起分享……”欢喜甜蜜的曲调和歌词总会让人油然而起一种好好生活、善营人生的渴望。

对中国人而言,“年”是值得细细思量的文化现象。它挑逗着食指和味蕾,授权全民大快朵颐;它催化着亲情和乡愁,吸引游子四海归家;它凝聚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鼓舞人们承担家庭的重担、创造生活的佳境。它是辞旧迎新的节点,是对过往从容的总结,是对未来热烈的憧憬。有欲望,但这欲望是纯净的;有应酬,但这应酬是善意的。

年俗年俗,小时候总觉得年是“俗”的,大红大绿的铺张,爆竹鞭炮的吵嚷,怎么比得上“铃儿响叮当”的童趣、玫瑰花巧克力的浪漫?甚至红包的来去往返都透着一股铜臭的“俗”味。渐渐长大后才懂得,这年俗是习俗、是风俗。土土的家乡味儿里,有着最可珍惜的深情厚意。在这个大家都在忙,都在为生计、为事业、为理想奔波操劳的社会里,是春节,以一种温柔的强权,迫使我们回家。从肉体到精神,回归温暖多情的家园。是春节提醒我们,别因为生计忘掉了生活,别因为事业忽视了亲情,别因为理想抛弃了当下的幸福。最重要的是,哪怕过往的生活“欺骗了你”,宅院一扫,对联一贴,鞭炮一放,那就都是过去的事啦!家人一聚,酒杯一干,饺子一吃,有什么理由不抖擞起精神,勇敢乐观地面对未来的路呢?

又是辞旧迎新时,新年祈福的钟声敲响,愿世界、愿祖国、愿所有善良的人们,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这,就是春节的气度。

责任编辑:李晨阳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