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麒院士做专题讲座——地学院“地球周”活动系列报道之四

  • 陈凤桂 (地球科学学院)
  • 创建于 2007-04-16
  • 3925
【新闻网讯 记者陈凤桂】4月15日晚上6点30分,地球科学学院研究生会主办的“地球周”活动在阶一6教室举行隆重的开幕式。地球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健教授主持开幕式,研究生院副院长侯泉林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做重要讲话,地球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魏东平教授宣布“地球周”开幕并致词。开幕式上,刘嘉麒院士做了“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主题报告,拉开“地科讲坛”地球周专场六场院士讲座的序幕。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地球学院副院长章文波教授,地球学院学生主管吴静老师等。 活动开始之前,主办方先为大家播放地球周宣传片。宣传片的内容之一是介绍目前人类的生存状况以及各国不同的应对方式。内容之二是回顾了刚刚过去的“气象日”活动影象资料,包括“气象日”系列活动的各项内容。内容之三是4月14日“地球周”行动小分队走进“阳光星期八”公园科普宣传的影象资料。这些活动现场的录影带,激起了广大的同学的广泛兴趣,让在场的两百多位同学更真切的体会活动的情况。 研究生院副院长侯泉林教授和地学院常务副院长魏东平教授在致词中都强调了进行“地球日”宣传活动的必要性,也表达了对地学院研究生举办这样的活动的支持与赞许。开幕式上,地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刘庆国同学向大家介绍了“地球周”系列活动的各项内容,包括目前已完成的部分以及即将举行的部分,并呼吁在场的同学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 开幕式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刘嘉麒院士的专题讲座。刘嘉麒院士,长期从事火山地质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现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暨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火山学会副理事长;亚洲湖泊钻探科学指导委员会副主席;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地层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他演讲的主题是“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他从地球是行星系中最年轻最富有生命力的星体开始介绍地球的基本情况,并讲述了地球历经的长期演化。他说,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几乎都要从自然界索取。而索取的结果是人类自己不愿看到的——森林减少,湿地萎缩,资源匮乏,气候异常,环境恶化,生态退化,土地荒漠化,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给社会经济和人类生存造成巨大损失。同时地球上自然灾害频繁,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危机。当然,人类的创造力是极强的,例如各项工程建设可以改造自然,便利人们的生活,如青藏铁路、塔里木沙漠公路、西气东输、三峡工程、以及绿色工程——生态与工程一体化。人类自诞生以来,始终受制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在人类生存与自然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中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人类在依赖和适应环境变化中产生和发展(原始社会);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和掳夺过程中求得生存发展,也给自己带来深重灾难(农业与工业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必然选择(现代社会)。 最后,他指出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类活动是对自然作用的附加,共振,或干扰;一旦超出自然界的负荷,打破自然平衡,就会出现异常现象,引起灾难,因此人类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 报告结束后,刘嘉麒院士及其他几位教授在接受地学院记者团的采访时表达了对活动的赞许,刘院士说,“你们做的非常不错,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最后,几位教授热情的跟活动负责人合影留念。
责任编辑:陈凤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