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就是一个人文理念”——访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吴妍老师

  • 文/夏雪 陈丽莎 图/周宁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11-06-14
  • 821

【新闻网讯 记者夏雪 陈丽莎 周宁】6月10日上午,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在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举办了文化遗产游园活动,以游戏的形式为科苑学子们普及文化遗产知识,致力于提高科苑学子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该活动是结合2011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而进行的。

    我国现在文物保护的现状是什么?文物保护中的最大难题是什么?保护和开发是否矛盾?记者就这些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采访了本次活动的负责人吴妍老师。在采访中,吴妍老师还对该系在夏季学期开设的相关课程做了简单介绍。

    记者(下简称“记”)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展文物保护方面的工作的? 

    吴妍(下简称“吴”) 我们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科技大学的时候,因为我们最初都是从那边过来的。从那个时开始我们就一直非常关注这方面的工作。我们系是05年成立的,成立的第一年开始,我们系就开始组织这方面的工作了。

     在文物保护中,你们主要做的是那些方面的工作?

     我们系叫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并不是文物保护系。但我们所做的工作中有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文物。比如我们做陶瓷方面的研究为的是更好的保护古代的陶瓷;而冶金考古、青铜考古,比方说青铜器皿,挖掘出来后很快就锈蚀了,我们研究个中机理有利于对青铜器这类金属文物进行更好的保护。总的来说,主要是要形成一个保护的理念。

     在目前的文物保护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其实保护确实是遇到很多的困难。现在有的人说,为了下一代最好是不要挖,因为我们挖什么东西就会毁了什么东西。要知道,其实现在很多发掘并不是主动性的挖掘,因为现在科学技术没有达到很完美的程度。比方说,有些发掘出来的文物,现在看上去保护得挺好的,但过了十多年以后就会发现会有很多问题。但科学是需要不断发展的,不能说现在我们不能很好地保护发掘出来的文物就不去发掘它,因为这样也是一种破坏。所以说,文物保护就是一个人文理念。社会上不同的人在其中都应该尽一份力。作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有这样的想法:从自己做起不去破坏文物;而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技巧,更好地应用到文物保护中去。文物保护其实是一个国家文化保护中的重中之重的问题,也是难中之难的问题。国家在这方面工作中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再进一步的努力。

     我们国家现在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在我个人来看,我们国家科技水平提高,人们的保护文物的意识也有提高,对文化遗产日也更为重视了。各个方面都挺好的。我自己是做这方面的工作的,所以希望各方面都能越来越好,进一步加强保护工作的力度。就近几年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各方面的宣传都比较到位。比如,我今天在地铁上看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拍卖活动的报道,这说明在文化遗产的宣传方面,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的关注度都在加强。

     您是怎么理解“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这个主题的?

     我认为,其实不管对谁来说,当看到我们国家这么多的文化遗产,应该能够感觉到那份历史的力量和生活的丰富精彩。生活中到处是充满了美,就拿文化遗产来说,其中很多都是不能再生的,这种东西本身是个美的东西,而你想到你自己它相处在一起时也是很美的感觉。也就是说,希望你在感受美好生活的时候还能感受到那些美丽的文物。希望它们能一直存在于我们美好的生活中。

     现在在我国国家中一些文物展出现这样的情况,普通民众去参观,如果没有专门的讲解,就很难理解文物的价值和意义。这里面涉及一个文物价值宣传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

     我了解到的是,在国外大家都是排着队到博物馆去的,而在我们国家则很少看到这样的情况。这种意识是要从小培养的。很多人喜欢到大城市旅游,而一个城市最美的地方就在它的博物馆里,因为这个城市所有美的精华都在其中。当然,说到根源上,我们可能一时半刻没办法改变,但是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这种人文素养是可以自己有意识地去培养的。比如说下次到某个城市参观,可以主动的去到它的博物馆去看看,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前几天有报道说,一个外国人自愿在长城捡垃圾。长城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文物,进行旅游开发后就会遭到各种破坏。事实上现在有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是,如果进行旅游开发,则会有一些素质不够高的公民乱丢垃圾、乱刻乱画;但不开发的话,又不能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这些遗产。这开发与不开发之间应当怎么平衡呢?

     对,你说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经常说有的地方很重视文化遗产,有一个很直接的原因是他们需要追求这其中的经济利益。但是,很多地方是过度开发,破坏了当地的特色,这确实是个问题。长城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外国人都知道要来保护,而我们中不少人还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破坏。说到底这还是一个意识的问题,国民的素质有待提高。但是,近几年来的情况已经好多了。为什么我们能够知道外国人在长城捡垃圾的事,为什么媒体会报道?这就说明大家对破坏文物的现象的关注度已经大大提高,并且认识到其对一个国家的文化的巨大损失。所以,我也希望大家都能为文物保护出一份力。比如说, 你知道有外国人自愿在长城捡垃圾这件事后你能对你的朋友说,提醒他们以后去长城不要做破坏文物的事情,要是大家都这么做的话,就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宣传教育的作用。所以说,文物保护需要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您是否认为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是一对矛盾的问题?那么,物保护和文物发掘呢?

     也不是说矛盾。而是应该让两者更好的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而不是让它们变成矛盾体。  你不能说为了不破坏就不去开发,那么这样也是变相的对文物的破坏,一种毁灭。比如说有些地方的文物你把它锁起来坚决不让人看,也是一种破坏;你对一种东西进行隔绝,对于它而言也是一种不自然的状态。就说长城的问题,它是我们国家形象的一个代表,但你不能说因为少数人的不道德行为而封闭它。报道中也提到现在当地已经有很多志愿者参与保护工作,可以说这也是宣传取得的一个很好的成果,也说明中国公民已经形成了一种保护文物的意识。

     在科技考古中,经常使用到的技术是什么?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测年,它就是用了C-14 的技术。再比如,食谱就用了稳定同位素。再有,比如我所研究的农业考古方面也用到了同步辐射的技术。其实,生物、物理、化学,很多的技术都可以用到考古中。DNA探测在考古中也是很有名的技术。我觉得,考古是一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从它产生起就在不断的吸收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地吸收社会科学的优势。

     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科技考古和传统考古的区别吗?

     我认为不应该把科技考古和传统考古严格区分开来。考古本来就是把科学知识这些东西相融合的,在所谓的传统考古中其实也运用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有时候我们把它们分开只是为了更专业的解决一些问题,让我们更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而已。其实,考古本来就是要讲科技的。

     那么,科技考古系在未来的文物保护工作中有什么计划呢?

     其实,我们系现在还是做科技考古,但我们也成立了一个文物评估中心。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文物保护采取的一个措施吧。大家知道,现在假的东西特别多,目前的问题不是分辨不出来假东西,而是有的商家有时候在利益的驱使下没了良心。其实除了科技鉴定,传统鉴定中有的人的水平也很高,这其中就涉及一个良心问题。所以,我们的工作更倾向于还原真相,也算是对文物的保护一种吧:去除假的,把真的东西留下来!

     我们了解到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在夏季学期开了一些考古相关的课程,您能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吗?

      我们系开的考古方面的讲座一直以来都十分受学生们的欢迎,也可能是课程都比较切合大家对自己人文素养培养的一个需求。

    比如说,《古陶瓷鉴赏》这门课吧。陶瓷是我国的国粹,可能同学们也很希望提高自己对陶瓷真品的鉴赏能力。再比如说《考古前沿系列讲座》,这门课也非常受同学们的欢迎。我们邀请的都是国内最知名的战斗在第一线的专家学者,他们会在讲座中涉及到很多当前的像曹操墓这样的考古热点问题。这些课不光有趣,也蕴含着很深的前沿探索原理。比如说吴新智先生,他是研究古人类的。现代人起源到底是非洲起源说还是多地区起源说,也都是很深刻的问题。还有《中国历史系列讲座》,邀请了社会科学院的十名专家,他们主要讲解各个历史时期的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唐代的法律。还有《文学艺术系列讲座》,很多老师都会直接穿着戏服来讲课。再者,大家都知道“仓廪食而知礼节”,同学对《生命健康与中医养生系列讲座》的热情也体现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家也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这是很好的一个现象。《动物考古》的袁靖教授是在动物考古方面很知名的一个老师。动物考古也是考古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这个领域需要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动物考古在国外研究的人很多,但国内相对来说还很不足。像《科学技术史讲座》、《GIS与考古》就是稍微偏专业一点的课程,GIS对考古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技术。

    不知道你们是否了解,国外很多时候对中华文明的误解就是因为我们的古文字没有被很好的解读和翻译,像古埃及文明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呢,就是因为有一个学者释读了古埃及文字,解开了古埃及文明的秘密。《古文字与天文考古》这门课开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对我国的文字与古代文明有更深入的了解。当然,学习古文字很多时候是需要天赋的。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吴老师一直面带微笑,耐心讲解。记者不禁体会到了科技工作者严谨的工作态度态度,也感受到文物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且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的目标。

 

 

 

 

责任编辑:文/夏雪 陈丽莎 图/周宁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