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刘开周博士为研究生作报告

  • 研究生会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创建于 2010-09-21
  • 575
近日,载誉归来的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潜航员、沈阳自动化所刘开周博士在R楼学术报告厅为我所研究生讲述了他参与“蛟龙”号的研制和试航的过程,并和大家分享了他的切身感受和点滴体会。报告会由人教处马越红处长主持,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刘开周博士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之路》为题,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国际上载人潜水器研制的相关情况和“蛟龙”号在国际上的地位。他用详实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把大家带入了那个漫长而又充满艰险的“蛟龙”号深潜之旅。参与“蛟龙”号研制和试航的沈阳自动化所老师与其他单位相关科研人员紧密合作,克服了深海试验的种种困难,排除了现场遇到的诸多险情,最终使“蛟龙”号的下潜等级突破3000米大关,最大下潜深度推进到3759米。他向大家展示了达到最大下潜深度潜航归来的影像资料。当讲述到包括他本人在内的三名潜航员安全返回并得到全体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时,报告厅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在回顾整个海上试验过程后,刘开周博士向大家讲解了“蛟龙”号中沈阳自动化所参与研制的控制系统的相关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以及在深海试验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之后,刘开周博士和我们分享了深海试验中的精彩片段和奇闻轶事。特殊环境下的科研经历引起了在场同学们的极大兴趣。

    刘开周博士最后谈到了参与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他说,本次参与“蛟龙号”的研制和试航任务,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现场试验数据,积累了丰富的海上现场试验经验,这对于以后的科研工作是十分有价值的。他说,成功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在科研中要注意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加强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同时科研人员要培养科学精神、团队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心中要始终装着国家和民族。

    马越红处长在总结报告会时强调:刘开周博士是沈阳自动化所培养的优秀博士研究生,在所内学习期间,他努力学习,扎实工作,多次获得所、院级奖励和表彰,最终留所工作。此次刘开周博士参与“蛟龙”号的科研任务并取得重大突破,是与他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分不开的。

    此次报告会拉近了“蛟龙”号与沈阳自动化所研究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同学们纷纷表示为自己作为参研单位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刘开周博士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也必将激励我们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的科研事业中。
责任编辑:研究生会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