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与天文考古》课程圆满结束

  • 司艺 (人文学院考古系)
  • 创建于 2010-07-14
  • 524

由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主办的夏季学期课程《古文字与天文考古》在同学们的热烈的掌声中已经圆满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古文字学、考古学在他们眼里曾经是比牛顿、莱布尼茨(Gottfriend Wilhelm Leibniz)的微积分更神秘难解,比周敦颐的莲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东西,在听了刘一曼、冯时两位先生的循循善诱、生动讲授之后,顿觉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2010年夏季学期课程《古文字与天文考古》总共18学时,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刘一曼、冯时两位先生讲授。

    刘先生主讲古文字。先生从甲骨文讲起,并从字形、结构、行款以及语法等角度揭示了甲骨文字的特点,以甲骨实物拓片为例,通过对卜辞的释读与研究,探讨了殷商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刘先生明确指出:甲骨文把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提前到3000多年前,从而有力推动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以及考古学的研究和发展。

    冯先生不仅对古人造字方法做了讲解,更主要的是结合文献学、考古实物向同学们介绍了很多天文考古方面有趣的知识和思想。在刘先生主讲的三次课程中,介绍了有关“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古代天圆地方思想”、“四气、四时、四神”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结合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葬群、红山文化的牛河梁三环石坛、新石器时代骨质律管等考古遗存讲授中国古代天文考古的起源、地位、发展、对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其现实意义。最后,刘先生总结认为:天文考古学是人类历史上起源最早的一门学科,是中国古代王权政治的基础,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宗教观等政治、思想、文化的基因,它的源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甚至是中国医学,也是导源于天文学,儒家的“中”,道家的“无”等哲学观皆导源于天文学。最后,冯先生强调:人类发展已经有三百万年,现代文明也就一百多年,而这一百多年已经把地球几十亿年积累的资源消耗殆尽,按照这样的发展模式、发展速度,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是世界末日了!相比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其首要特点就是宏大。这样的宇宙观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的特点——包容,如果包容了,就不能冲突,就要和谐共存。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的。

    两位先生的讲授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课堂上掌声不断。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以后研究生院能多开设一些这样的公共选修课程,增加科苑学子的人文素养。

 

 

 

 

责任编辑:司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