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展

  • 周理坤 (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 创建于 2007-07-04
  • 2297
 
6月2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巍所长应邀来到 “考古学前沿讲座”课堂上,为我院学子作了题为“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新动向与新进展”的报告。
 
首先,王所长介绍了探源工程的由来。他指出,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大的发展变化,历来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拥有从未间断、绵延至今古老文明的中国,理所当然最受关注。
 
然而,中华文明究竟起源于何时,如何得以形成,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导致其起源和发展变化的背景、动力是什么,中华文明具有哪些特点?这一系列问题至今在中国学术界还缺乏一个较为系统和一致的认识。
 
不难理解,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课题涉及地域的范围广,时间的跨度长,内涵错综复杂而又丰富多彩,如此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仅仅依靠某一学科、某一部门的学者,显然难以完成,为此,国家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列入国家“十五”重点攻关项目,集中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专家联合攻关,以期有效推动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深入发展。
 
关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进展,王所长指出,考虑到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年之间的中原地区,其时代正值夏商两代,其区域也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区,是其主要发祥地,并备有丰富的考古和文献资料,于是,工程将第一阶段聚焦于此。
 
为配合文明探源研究,相关单位相继成立了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广泛应用多学科技术手段,对聚落形态、文明化进程、环境变化、礼制的产生及发展、文明的发展过程及其背景等深层次的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进行了合作研究。
 
目前,有关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年中原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分期谱系,已经进行了系列样品测年,而地区的生态环境、聚落形态、经济技术、农业经济以及手工业发展状况等几大主要方面都有了重要的研究进展。关于这一时期的中原地区的社会面貌和自然环境,已初露端倪,为现今实施的工程第二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所长又指出,探源工程第二阶段将研究范围扩展至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500年期间,黄河和长江的上、中、下游地区以及辽河流域,以便获得上述地区主要考古学文化的系列测年数据,以及关于自然环境变迁情况和经济技术发展状况及社会与文化发展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可望在更大时空范围内勾勒出华夏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情景。
 
王所长的精彩报告赢得了大家的一片掌声。报告结束后,他认真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关于探源工程涉及到的一些细节问题,并在最后幽默地“卖了一点小关子”:“我只能讲到这里了,下周四由社科院考古所的考古学家何弩老师和许宏老师将带给你们更详细全面的讲解,因为他们两位主持发掘着探源工程中最重要的两大遗址——陶寺和二里头遗址,希望感兴趣的同学不要错过”。同学们被所长的幽默和谦和所感染,忍不住报以热烈的掌声。
 
                                         
责任编辑:周理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