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地热能,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汪集旸院士精彩报告
-
陈凤桂 (地球科学学院)
-
创建于 2007-04-30
-
931
【新闻网讯 记者陈凤桂】4月28日下午3点,地科讲坛“地球周”专场第五场院士报告会在教学楼阶二4教室举行。“地科讲坛”系列讲座是由地球科学学院研究生会与分团委联合主办的,本场讲座是“地球周”活动期间的第五场院士讲座。本次主讲嘉宾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教授,他热情洋溢的给同学们讲述了“地热能开发利用与循环经济”。报告会由地球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健教授主持,地学院的林秋雁和史保平等老师也出席了该报告会。 汪集旸院士,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与工程地质系,1962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获苏联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相当于PhD),同年10月回国后迄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99年改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1979-1981年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任访问教授及美国地质调查所高级客座研究员。1989-2001年任国际地热协会(IGA)主席团成员。1981-1995年任国际热流委员会(IHFC)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地热和水文地质研究,在大地热流、深部地热、矿山、油田地热和地热资源方面取得大量创新性成果并建立起颇具特色的中国地热研究体系。 汪老师在讲座伊始,给大家介绍了他选这个报告主题的原因。他说,能源和环境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并引用了张国宝在《国际可再生能源会》中的一句话“使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人类现阶段遇到的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最根本方法”。而地热能正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后,他界定了可再生能源的种类,并解释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减排温室气体;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就地取才,发展地方经济;市场需求。他说,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 D.Pearce & R.K.Turner在1990年首次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优化并重复利用各种资源以及开发可再生能源。地热作为可再生能源大家族中的一员,正在并将继续为循环经济作贡献。地热能的利用通常分为三种:用于发电的蒸汽或温度极高的热流体;可被直接利用的中低温的热流体;地源热泵利用地表浅层的能源,为建筑物制冷/供暖。 在具体介绍了地热能的用法后,他说,我国是一个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的国家,目前非电直接开发利用已居世界首位。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起在中科院开始研究,90年代末开始有少量示范工程投入应用。自05年中起呈迅猛发展之势,地源热泵生产企业达80余家。北京2000-2005年间热泵供暖面积已达400x104平米。其中,中科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宿舍——3公寓,2002年初改造为地源热泵系统,采用两台WRB950型常温热泵机组为空调系统制冷供热,一台GWHP200型高温热泵机组提供每日生活热水。 最后,汪老师详细的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包括一个来自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女生问的“如何利用地热能找油气”,以及另一个男生的问题“地热主要来自于地球的势能还是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等。 活动结束后,汪老师亲切的跟同学们聊天、照相,说有机会还会过来给大家做报告。“能够跟同学们交流,我感到非常开心”,他这样说道。作为老一辈科学家,汪老师真切的期待新一代科研工作者能够站的更高看的更远,能够为我国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陈凤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