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山地所组织研究生赴虹口灾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 张宇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创建于 2010-03-18
  • 978
陈宁生研究员讲解山地灾害知识
陈宁生研究员讲解岩性鉴别知识
地震研究实验室工作人员向研究生介绍地震知识
地震遗迹近距离观察
千米深钻孔现场零距离接触
 3月12日,成都山地所组织博士一年级和硕士二年级研究生赴都江堰虹口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山地所一直将实践教育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创造条件,并不断总结过去的成功经验,结合社会形势、研究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与时俱进确立明确的主题有效开展各项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就是让研究生实地了解5.12灾区震后山地灾害发生情况与恢复重建情况。
 
 本次考察的目的地都江堰虹口,在5.12地震中曾遭受重创,震后又受到泥石流和崩滑等次生灾害的多次破坏,是学习山地灾害知识的天然教材,沿途主要设计了都江堰虹口乡、虹口地震千米深钻实验室、千米深钻孔现场、小沟、紫坪铺水库等几个考察点。为确保本次实践教育的效果,使研究生真正受益,研究生部特别聘请了博士生导师陈宁生研究员全程讲解,并制作了行程安排表,让整个行程计划一目了然,并对每个环节中观察和学习的重点提示,陈宁生研究员还针对本次活动为不同学科的研究生设计了多个思考题,让每位研究生做到有准备的学习,带着问题学习,符合研究生认知和学习的一般规律。
 
 在行车途中,陈宁生研究员旁征博引、生动风趣地从气候、地理环境、地质结构、人文历史、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四川地区特有的文化景观林盘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川西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和社会经济特征,加深了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在虹口,陈宁生研究员以实物为例,示范了如何鉴别岩性,讲解了岩石的类别、成分、构造等知识;结合当地地貌,讲解了河流地貌的判断、山洪灾害的特征等专业知识;从地质构造及土壤学特性方面并结合灾后重建工程,介绍了公路弃土、崩塌等各种原因造成的泥石流灾害的特性。在地震深钻实验室,当地技术人员对震后深钻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及研究进展做了介绍,在千米深钻孔现场及小沟泥石流灾害现场,研究生们通过近距离观察,丰富了山地灾害研究的感性认知材料。
 
 为巩固和强化学习效果,研究生部要求每位研究生撰写一篇社会实践报告,择优秀者装订成册,方便专家和同学之间、同学和同学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在研究生部的精心准备和研究生的配合与支持下,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果。
 
 
 
责任编辑:张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