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荣誉谈“中国古代青铜技术与艺术”

  • 许清 (人文学院社科系)
  • 创建于 2007-07-02
  • 2956
 
6月29日下午,在“科学技术史前沿讲座”上,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苏荣誉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玉泉校区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先秦时代的青铜技术与艺术的演讲”的报告。
 
苏荣誉,这位走进了央视《百家讲坛》的学者,用他那满腹的学识和精彩介绍,把大家带进了那先秦的青铜时代,在那一件件瑰宝之中徜徉不忍离去。
 
苏荣誉老师告诉我们:中国冶铜技术发生的时间目前还是一个迷,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中国冶铜技术的发生,虽然有可能早到仰韶文化阶段,距今大概6000-5000年范围。和其他地域文明不同,中国的青铜时代的标志不是工具和农具的制作,而是礼器和兵器。其代表作是河南南阳出土的司母戊方鼎,其长度达到130厘米,重量达875公斤。
 
在讲到青铜器从西周时期到春秋中期这期间的变化时,苏老师介绍说,青铜器从装饰上虽然有所变化,但基本沿袭了尚代的风格 。细密精致的蟠龙纹代替了过去的兽面纹,错金银、鎏金银、包金银和镶嵌红铜的几何纹饰乃至写实的生活场景都出现在青铜器上。
 
 当学生问到中国和西方看待青铜器价值又何异同时 ,他说告诉我们:西方更看重的是艺术价值,而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国的现代的考古学和青铜器的研究,是从对铭文,从宋代形成的金石学﹑铭文这样的研究开始的。
 
中国青铜冶炼从技术上是自成一体的,表现在以下这样几个方面:在欧洲,在其他文明里边,青铜的加工主要是锻造,以锻造为主,或者是锻造和铸造并行;而在中国,则基本上铸造 。从材质方面讲 ,中国的青铜合金里边的锡的含量要比欧洲高一些,甚至高得多。特别是铅,铅在欧洲的青铜里边并不是很普遍的,在中国的青铜合金里边是非常之普遍的。从装饰方面来看,西方因为是锻造这样的传统,所以它很多装饰是敲打和刻出来的。而在中国青铜时代,基本上全部是铸造出来的。
 
另外,苏老师还补充了这先秦时期另一项很重要的工艺 ---失蜡铸造。他解释道,所谓失蜡铸造它是跟泥范铸造,它的不同是泥范铸造的模是用泥塑造的,而失蜡铸造它的模是用蜡做的。蜡做了以后把泥糊在蜡的模型上,然后一烘烤,这样蜡就流出来以后可以直接用来浇铸,不需要泥范法那样做成一小块一小块范,最后再组合起来,这样就可以造成这样一些镂空的这样效果的装饰。 他举例中国国宝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编钟为例,他说这套编钟可以说非常完美的艺术品。
 
最后苏老师提醒大家, 在为中国古代辉煌的青铜工艺自豪和骄傲的同时,也要从另外一个侧面发现其发展变化的缓慢,其无形态和装饰相对单调和呆板。所以,研究古代青铜器和青铜技术,也是理解文化和技术传统的一个好案例。
责任编辑: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