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清明,今又清明。为了颂扬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4月2日,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近代物理所2013级研究生和部分新入所职工到华林山烈士陵园,开展了“祭奠革命烈士,继承优良传统”主题教育活动。

祭奠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帷幕。研究生代表吴安东发言,“千里黄河,赤水滔滔,铁马纵横锁孤桥;草长莺飞,清明祭扫,青山处处皆英豪”,向大家展示了兰州战役中烈士们横戈马上、英勇奋战的场景,也让大家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着,全体人员向革命烈士默哀,在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并鞠躬致敬。

祭奠仪式结束后,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参观了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纪念馆。

为了更有力地服务于学生宣传工作,促进广大研究生之间交流与互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研究生学生会紧跟时代潮流,开通了官方微信平台——“CIAC英华在线”。 

“CIAC英华在线”,是长春应化所学生会的唯一官方微信平台,将及时发布精品活动、最新消息、选课通知和所内新闻等消息。无论你身处何地,只要关注她,你就能够多视角地了解应化所。

2015年4月3日,学生会成员在教育大厦一楼大厅对其进行了首波推广宣传活动。整个活动过程中,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并通过现场关注,即刻领取精美礼品的方式,吸引了大批学生的积极参与。在展览海报前,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轻松关注。短短两个小时后,微信平台关注人数新增150人。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应化学子关注并参与到“CIAC英华在线”这个新生的大家庭中。

 

清明假期恰逢北京市义务植树日(46日), 为了让今年的清明节更有意义,201544日,516班的同学们决定去昌平虎峪园林绿化基地进行植树活动。

当天7点左右,参加活动的同学们在国科大玉泉路校区正门口,与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校青协)相关人员集合,集体乘坐大巴车前往活动地点。到达虎峪园林绿化基地合影留念后,同学们立即分组步行,精神焕发地前往植树地点。

到达植树地点后,基地的工作人员详细的向大家介绍了植物的要领——三埋、两踩、一轻提。放置树苗时要将根部扶正、枝要展开,这是前提。栽树时,须分三次填土。第一次填土少许,在已填的土上绕树一周,用均力踩实,然后轻提树茎、抖松,以保证树根呼吸畅通;第二次填土后,再绕树踩实;在第三次填土后,尽量保证坑面土埋到根部以上10cm,以提高树苗的成活率。然后,在坑面上围一个大圆盘,便于日后浇水养护。一拿到工具,大家都迫不及待的去实践自己刚刚掌握的植树技能。大家手持铁锹和水桶,干劲十足,将一棵棵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树苗植入坑内,种完树后,同学们又为它们浇上清冽的生命之水。大家看着那一株株自己亲手种下的树苗在微风中摇曳,无不露出幸福的笑容。最后我们与小树苗们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是由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国科大生科院516班联合北京苏宁,牵手北京晨报启动公益植树活动。近几年,“PM2.5”成为环境问题的热门关键词,在经历了冬季雾霾频发的困扰后,进入春季全国再掀植树高潮。北京苏宁云商总经理卞农表示,国家森林法和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规定,每位公民每年应义务种树35棵。这次义务植树活动为同学们履行植树义务提供了很好的渠道。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我们和谐而美好的家园努力;作为一名公民,我们更应该为我们的泱泱大国撑一个绿色之家。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深刻理解了“拥抱春天,播种绿色”的理念,这美好而崇高的理念,也将伴我们一生,为我们今后的绿色生活引导方向。

材料表界面的设计与调控是催化和分析化学领域的重要前沿课题之一。 

最近,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旭平课题组在过渡金属磷化物及阵列的表界面调控及其在电解水制氢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课题组率先采用低温磷化策略对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进行转换反应,实现了无表面活性剂过渡金属磷化物纳米结构的快速、保形制备,发展了三维过渡金属磷化物纳米阵列电极,成功用于高效电解水制氢,并分析探讨了催化机理(图1)。在Ti片上生长的FeP纳米线阵列展示出与商业化Pt/C催化剂相媲美的催化活性。相关研究结果相继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6710,J. Am. Chem. Soc. 2014, 136, 7587,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9577,Angew. Chem. Int. Ed. 2014,53, 12855。上述研究工作对于开发新型、高效、稳定的非贵金属析氢电催化剂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电化学及谱学分析提供了结实、易于加工的三维界面,有望在未来用于大规模电化学制氢。此外,该课题组还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成功制备了MoP及WP2高效析氢催化剂(Adv. Mater. 2014, 26, 5702;ACS Catal. 2015, 5, 145)。到目前为止,上述论文已有3篇入选ESI数据库高被引论文,4篇入选ESI数据库热点论文。

同时,该课题组还创新性地利用过渡金属磷化物的H+还原催化特性加速光导电子转移,发展了CoP纳米线新型荧光淬灭剂,实现快速、高效DNA荧光检测(图2)。本研究结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1501237。该工作在前期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拓展了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分析应用,突破了富共轭π电子纳米传感界面不能有效利用转移电子提高传感性能这一难题(Nucleic Acids Res. 2011, 39, e37;Small 2011, 7, 1562; Biosens. Bioelectron. 2011, 27, 167; Chem. Commun. 2011, 47, 961; Chem. Commun. 2011, 47, 2625; Nanoscale 2011, 3, 967),为基于光导电子转移的荧光淬灭机制提供了直接证据,拓宽了视野,并为荧光传感与能量转换多功能系统集成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2015年4月7日,生命科学学院排球赛最后的角逐在玉泉路校区排球场上激烈展开。

回顾此前的比赛,3-4-5班、9班和13-16-18班分别在小组赛中取得优胜,成功出线,并以循环赛制继续比赛。在随后的半决赛中,9班排球队遗憾地止步季军,而13-16-18班与3-4-5班各胜一场,双双晋级,成功进入本场决赛。

开赛之前,排球场上早已人头攒动,观众们聚集在赛场周围,都对这场冠军争夺赛满怀期待。12时15分,随着一声短促有力的哨响,在观众的呐喊声中,激烈的角逐正式拉开帷幕。队员们迅速投入比赛,双方交替得分,难分高下,比赛一度进入胶着状态。第一局结束时,13-16-18班以25:19拿下一局,暂时取得领先。第二局才开始,13-16-18班便一鼓作气,发动了一系列凌厉的攻势,以5:0一路领先。凭借漂亮的发球、准确的拦网、犀利的扣球,13-16-18班的队员们越战越勇,最终以25:8的比分取得第二局的胜利,摘下了本次排球比赛的桂冠。

纵观本场比赛,在激烈的角逐中,双方队员都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充分展现了永不言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此次排球比赛的顺利开展,丰富了同学们的科苑生活,促进了生命学院各班级间的交流,同时也选拔出了一批优秀的排球队员,顺利组建成生命科学学院排球队。相信在今后的排球比赛中,这支群英荟萃的队伍定能代表生命科学学院,一路向前,创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