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王铎】12月7日下午15:0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梅旭荣研究员应资环学院邀请,到我院做了题为《我国农业短缺资源的替代战略》的精彩报告。 梅旭荣研究员现任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农科院节水农业综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等职,是农业部 “神农计划” 入选者(1999)、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4)、 “十五”国家863计划节水农业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中国农科院节水农业杰出岗位一级人才。他长期从事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和管理的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旱作农业与节水高效农业理论与技术,重点开展农作物水分、生理生态、农田SPAC土壤水分函数与水分生产潜力层析分析、农田边界层中的湍流扩散理论与冠气关系、土壤水热运动计算方法等的科学试验与创新研究。 本场报告由资环学院王艳芬副院长主持。报告前,王艳芬副院长代表研究生院向梅旭荣研究员颁发聘书,聘请其为我院客座教授。梅教授的报告从分析我国农业水土资源现状入手,阐述了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耕地质量整体偏低,土壤退化严重,土壤污染加剧,化肥使用不合理、利用效率低。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为1760m3,接近国际公认的严重缺水线1700 m3,人均耕地0.06ha,也接近国际公认严重缺乏水平。可见近二十多年来,我国有限的水土资源支撑保障了农业的快速发展,但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所以建设“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就必须依靠科技突破水土资源的瓶颈,走短缺资源的替代之路,即农业紧缺资源的替代战略。梅教授认为按照现有水土资源生产力水平测算,要实现2020年的粮食增产任务需增加农业用水约1200亿m3,增加耕地3.5亿亩,但是如果我们通过科技和人力资本的集约化投入来缓解水土资源紧缺对农业增长的约束,具体到以质量替代数量、以效率替代规模、以循环替代浪费的措施,走技术、资金替代为主,贸易替代为辅的路子,粮食增产的艰巨任务是可以完成、甚至超额完成的。报告中,他还就缺水与种植结构、农业与环境等问题谈了他的观点。 最后整个报告在梅教授与同学们的亲切交流中结束。

12月8日晚7:00中科院研究生院纪念一二.九运动71周年歌咏比赛在玉泉校区礼堂隆重举行,生物系荣获了大赛三等奖。为纪念伟大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生物系高度重视,我系常务副主任丁文军、系党总支书记杨建虹等多位老师欣然参加演唱,率生物系合唱团75名成员,以强大的阵容参加了此次歌咏比赛。 我系参赛的首支歌曲为《四渡赤水》,我系合唱团以整齐简明的服饰,饱满的精神风貌地气势磅礴地演唱诠释了这首经典的长征歌曲。陈飞同学深情有力的朗诵、具有美声业余八级唱功的饶瑶极富感染力的领唱,为歌曲带来了震撼的开场。雄浑的合声、声部的变化、强弱的对比,都充分展示了我系的合唱的功底,有素的训练。磅礴的合声反复吟唱着“横断山,路难行…战士双脚走天下, 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的壮烈词曲,渲染出宏伟慷慨、雄沉壮观气氛,形象展现了长征四渡赤水的壮观,也表达出了红军乐观豁达,机智对敌英勇作战,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 《四渡赤水》的成功演唱获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刘洋同学现场小提琴演奏了《我和我的祖国》,再次将歌咏比赛推至高潮。深情悠扬的旋律下,合唱团开始了第二首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同学们整齐洪亮的声音,深情、婉约、流畅地表达了我系学子对祖国的真挚的情感。“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露出一首赞歌…”歌声回荡在会场,触动着每名观众的心弦,多数观众情不自禁地和着我系的合唱团的演唱共同唱响了这支心中的歌。 经过精心策划和充分排练,生物系合唱表演取得了成功,无论是气势磅礴的合唱、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伴奏、深情演绎的朗诵、领唱,都在表演时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表演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和评委的认可,获得了大赛三等奖的好成绩。合唱的成功不但体现了我院同学的多才多艺的艺术水平,也表现出了生物系师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豪情激荡爱国心,“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学生爱国救国运动。长期以来,学生们的爱国热忱和奋不顾身的救国行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生物系学子一定铭记历史,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坚定信念理想,终于祖国和人民;自强不息,奋发成才。 (生物系张耀兮,田汶佳供稿)

【新闻网讯】11月25日,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召开2006年秋季学期学生培养经验交流会,就学生论文阶段的指导与培养工作进行了交流,并为新增论文导师颁发了聘书。 会议由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王颖教授主持,来自中科院研究生院、中科院软件所、中科院自动化所、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中国农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航天科工集团、华泰贝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近30位导师参加了交流会。 会上,研究生院吕晓澎副院长首先介绍了国家及中科院研究生院IT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情况,并代表我院为新增导师颁发了聘书。吕晓澎副院长在对我院的成长介绍中,对我院在论文培养上持续的优化和探索表示赞赏。我院副院长潘辛平教授根据自己指导学生的切身体会,与大家分享了指导学生经验及我对学生在论文选题环节的基本要求和目的,强调论文工作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我院院长助理姚郑教授介绍了学院开展学位论文工程的基本环节,让各位导师对论文指导的工作流程进一步熟悉。 在小组讨论阶段,导师们根据自己在指导学生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进行了充分交流。对于学生指导,导师们反映要抓好其积极性,学院进一步加强双向选择的力度。导师认为学生不但能为导师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将与导师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导师们认为这样的会议很好,不但能增进彼此经验交流与共享,同时认为这位导师及企业间资源共享和业务联系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希望以后增加类似机会。

【新闻网讯】12月3日,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记者团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正式成立。记者团成立后,将担负起活跃同学间交流、挖掘与共享师生经验、反馈信息及对外联络的任务。作为一个开放的组织,记者团成员主要由学院在读学生和毕业校友组成,面向学院学生、教师/导师、合作单位及其他IT人士开展工作。记者团将充分挖掘同学们学习收获、工作与职业发展经验、IT技术发展及产业发展状况,同时开展对外联络与采访工作。 成立仪式上,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潘辛平教授到会祝贺。他认为记者团的工作宗旨与我院“培养精技术、懂管理、会做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理念一致,记者团将带给同学们课程教育之外的更多相互交流与实践锻炼机会,解决同学们交流不充分的问题。他结合产业对高层次IT人才需求实际,认为记者团成员将有更多的机会来“练手”与“练嘴”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他鼓励记者团成员抓住手中的机会,学会谈话、学会展示自己的思路,“工作三四年之后,单位领导对员工的期待已不再停留在源代码编写方面,更期待他们能够很好地展示自我以及清晰地表达思路和想法,要求的是一种综合能力”。 对于如何快速提升,潘教授认为“好的记者就是好的研究者”,强调“好的记者除了拥有良好准确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之外,还得具备优秀的研究能力”。他认为成功的采访离不开对被访者的细致的调研,离不开对被访者经历、喜好及特长的把握,好的记者甚至能在采访中引入被访者同行的思想,让被访者在自我印证中获得新的启迪。希望同学们能采访工作提升到做做研究这个层面上来。 在筹备过程中,记者团已经逐步开展系列工作:新闻采写、对一些IT领域专家学者的采访任务,并对学院一系列科技讲座进行及时报道,加速了学院信息共享的速度,在我院教师与学生们中间构筑了快捷顺畅的交流平台。希望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记者团工作中来。

【新闻网讯】当今的软件项目越来越庞大,单纯的开发技术难以适应,造成绝大多数软件项目面临着质量低下、进度延误、费用超支等项目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的软件技术及软件开发工具在功能和易用性上虽然比以前先进许多,但是软件开发过程还需要随着开发技术的演化而随之改进。 12月2日,软件工程专家、清华大学郑人杰教授就提高软件过程能力的实践来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为学生做了“软件过程改进的原理、实践与挑战”报告。 郑人杰教授长期从事ISO9000、CMM/CMMI推广应用工作,在软件过程改进方面拥有丰富的理论实践经验。讲座中,郑教授系统介绍了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由浅入深的讲解了软件过程改进的本质所在,在剖析我国实施软件过程改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软件过程改进的见解。在软件生存期过程标准的讲解中,详细阐述了软件过程如何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正确建立一系列机制,能够使软件过程更有效。结合当今的国际软件潮流,郑教授为同学们引入了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能力成熟度模型)和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详细介绍了两者的形成发展, 以及在实践中通用的改进模型,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最后,郑人杰教授为我们剖析了我国目前软件过程改进的实施现状,在我国推广CMM/CMMI应用任重道远,殷切鼓励同学们积极投入到这一行业来共同推进祖国的软件事业。同学们反映通过这场报告,从切身实际领悟到软件产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