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2日下午,电子学院“烈焰篮球”争霸赛总决赛如期开展,此次比赛是冠亚军及季军的争夺战。比赛结束后,对获奖班级进行了颁奖。

秋风飒爽,寒气逼人,但是仍然挡不住同学们对篮球赛的热情。冠军争夺在4班与12班之间展开, 6班与10班则同时进行季军的争夺。上半场,12班凭借着出色的配合和干净利落的进球,掌握着比赛的节奏,以23比14领先。下半场伊始,4班发动猛烈的进攻,依靠极佳的身体对抗能力,突破对方防守,将比分扳平。随后12班不甘示弱顺利反超,4班也以牙还牙再次逆转。激烈胶着的一番较量过后,4班以3个3分球锁定胜局,这场精彩绝伦的比赛最后以36比46结束,4班获得本届比赛的总冠军。季军争夺战方面,10班有着较强的整体素质,但是6班拼尽全力,紧追不舍,上半场11比19略输一筹。下半场6班在体力上难以支撑,10班以58比23大比分优势获得季军。

比赛结束后,12个班级球队的代表在4个比赛用球上现场签名,并合影留念。最后,在激扬的音乐声中,前体育部部长作为颁奖嘉宾为前四名颁发奖杯和证书,体育部部长则将有12支队伍代表签名的比赛用球赠予他们。此外,根据每场的技术统计,还评选出了最有价值球员、篮板王、助攻王、得分王、抢断王5项个人单项奖得主和体育精神奖班集体。第二届电子学院“烈焰篮球”争霸赛到此圆满落幕。

从9月18日第一场小组赛开打到10月12日决赛结束,共历时25天,进行了20场比赛,3次因为天气原因延期,历经“十一”假期,无论组织方还是参赛的同学,期间经历的困难颇多。但各班同学们积极配合,真诚沟通,团结一致,使得20场比赛顺利进行。相关组织人员、裁判及各班体委为办好这次活动,牺牲大量的个人休息时间,为观者营造出精彩的篮球盛宴。这场篮球争霸赛作为电子学院“金秋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极大地调动了各班的积极性,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促进了班级间的交流,并彰显出了电子学院学子团结大度,顽强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

2014年10月16日下午两点,CCF计算所学生分会有幸邀请到谢幸高级研究员,在计算所四楼报告厅举办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中科院计算所普适计算中心主任、CCF走进高校工作组组长陈益强研究员首先为大家介绍了CCF走进高校项目的主旨与精神,并对谢幸老师以及到场的师生表示欢迎与感谢。此后,谢老师开始以“基于大规模行为数据的用户理解”为主题展开报告。

谢老师首先简要介绍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组织结构以及未来的几个研究方向,与大家分享了在微软亚研院工作的体验。然后,分别以移动交通数据集成和社交网络信息集成两个具体案例为大家展示了目前微软在大规模行为数据方面的研究方向以及未来产品的理念,同时也探讨了当前科技发展下个人数据收集与侵犯他人隐私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这些内容,让同学们对于未来产品的发展趋势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谢老师高水准的报告,吸引了计算所很多师生的参加,在提问环节后,听众们就报告中讲到的内容与谢幸高级研究员进行热烈的探讨。报告结束后,陈益强老师代表CCF学生分会赠予嘉宾纪念品以表感谢,并合照留念。至此报告圆满结束。

谢幸博士于2001年7月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现任高级研究员,并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客座博士生导师。他分别于1996年和2001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获得计算机软件专业学士和博士学位。目前,他的团队在空间数据挖掘、位置服务、社交网络和普适计算等领域展开创新性的研究。他在国际会议和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40余篇学术论文,并拥有50余项专利。他是ACM、IEEE和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多次担任WWW、UbiComp、ACM SIGSPATIAL、KDD等顶级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同时,他是《ACM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Technology》、《Springer GeoInformatica》、《Journal of Location Based Services》和《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等杂志编委。此外,他还参与创立了ACM SIGSPATIAL中国分会,并曾担任UbiComp 2011大会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

为丰富国家天文台研究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对中科院北郊园区兄弟单位的了解,国家天文台研究生会于10月18日上午组织台研究生参观了国家动物博物馆,共有七十余位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当天早晨,同学们在国家动物博物馆门前集合,集体合影后排队进入馆内参观。国家动物博物馆与国家天文台均位于中国科学院天地科学园区内,来参观的大部门同学虽然每天都经过动物博物馆,但却一直没有机会进入馆内参观,他们都对本次参观活动充满了期待。上午九点,同学们作为动物博物馆的第一批游客有序进入,三层建筑物按照不同的主题分为多个展厅,包括动物多样性与进化展厅、无脊椎动物展厅、鸟类展厅、濒危动物展厅、动物与人展厅、昆虫展厅、蝴蝶展厅、动物所发展历程等展厅。国家动物博物馆讲解员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国家动物博物馆的总体概况、标本馆藏等情况,同时带领大家参观了一楼的濒危动物展厅。在这个展厅里,讲解员给同学们介绍了四不像——麋鹿种群,并讲述了一个在我国濒临绝迹又在英国庄园主的捐赠下重新恢复的故事;同学们通过互动问答揭开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叶猴面部毛发呈现白色的秘密;在镇馆之宝——白鱀豚标本前,讲解员将这个曾经仅在我国长江流域遨游的物种灭绝的痛心故事娓娓道来。大自然带给了我们无穷的馈赠,但是近几年来的环境恶化是大自然为我们敲响的警钟,越来越多的物种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后果不堪设想,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参观完濒危动物展厅后,大家三五成群,自由选择在其他场馆参观,同学们或感叹蝴蝶标本的美丽多样,或惊异于南沙贝壳的瑰丽多彩,或折服于鸟类羽毛的五彩斑斓……畅游在各种栩栩如生的标本当中,同学们再次领略了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神奇启示。

本次参观活动不仅丰富了研究生们的课余生活,使同学们感悟到大自然的神奇,同时也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护环境、珍惜生命。国家天文台研究生会表示将继续为同学们举办更多更好的精彩活动。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随着APEC会议的临近,国科大雁栖湖校区附近的山林也提前于10月15日进入了秋冬季防火期。值此之际,国科大计算机与控制学院2014级各班级党支部秉承学院往年的优良传统,举起了从往届传递过来的接力棒——为平顶山瞭望塔的守林夫妇解决水资源的问题,轮班送水。

为了国科大雁栖湖校区附近山林的防火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10月16日中午,学院党总支部在学园二462教室召开全体学生支部委员会议,安排和布置“奉献爱心,公益送水”系列活动的动员和开展。学校森林防火办公室许迪主任、张京生副主任到会。总支书记刘卫强给大家介绍了开展公益活动的意义和要求,许主任就森林防火工作做了介绍并强调了安全问题。大家经过商议,定于从10月18日开始,一直到明年5月底防火期结束,由计算机学院全体支部轮流在每周六下午前往森林防火瞭望塔送生活用水。每次活动分三部分:一是运送生活用水,解决值守人员的用水困难;二是进行访谈,了解和学习值守人员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如何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三是下山途中,捡拾和清理路边的遗弃物品,保护环境。

10月18日下午,在党总支的组织下,计算机学院揭开了今年的第一次上山送水系列公益活动的序幕。此次活动的参与人员有计算机学院全体党支部委员,合计共54名学生党员。

活动初期,同学们便事先将一个个水桶都灌满了水。由于大家是第一次上山,森林防火的工作人员彭老师也嘱咐大家要注意安全,并带领同学们一起上山。面对一路崎岖的地形,再加上同学们手中一桶桶四升的水,有不少学生党员已经汗流浃背,但是他们却不曾放慢前进的脚步。一路上,同学们互相帮助,乐在其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辛苦跋涉,所有的水终于顺利送达守林夫妇的小屋。守林夫妇看到这么多党员同志如此热心,表示颇为感谢。休息过程中,同学们在和守林夫妇的交谈过程中了解到,守林夫妇必须从现在开始直到来年的5月底都要待在山顶。“主要还是为了咱这片山区的安全,我们不算辛苦。”守林夫妇说道。从中,我们也体会到了守护周边这片林区的艰巨性、重要性,以及守林夫妇的伟大奉献精神。最后,在和守林夫妇合影留念后,同学们集体下山。

涓滴之水成海洋,颗颗爱心变希望。相信送水活动不仅为守林夫妇送去了爱心,也锻炼了同学们的体魄,更促进了各支部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此次活动共为守林夫妇送水50桶,在以后的每周,各支部会以饱满的热情,一棒棒把爱心传递下去,为送水系列活动的开展尽一份力。

金秋十月,天朗气清,满怀着期待与激动,国科大首届本科生来到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参加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关于J粒子的发现”专题讲座。

光阴荏苒,转眼之间,距J粒子的发现已有四十年之久。而匆匆岁月却未给活跃于科研一线的丁肇中教授带来任何沧桑之态,他睿智的话语、精彩的讲述、耐心的回答、时不时出现的微微的笑容,都透露出这位大科学家的活泼坦率。时光积淀成的精华与年轻蓬勃的心态在丁教授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就如在天空中恒久闪烁的星,其光熠然,给予走向科研的我们方向与启迪。

“集中所有能力做一件事”——专注坚持

丁教授在物理方面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而他却一再否决是由于自己的天分高。在讲座中,丁教授坦言,很早就意识到自己能力是有限的,只能做一件事。所以,他作出了自己认为最重要的选择,集中所有能力做一件事,也就是心中最重要的事,“为了这件事情,其余事情都是次要的”。

这就是丁肇中教授的专注。科研或是其他,专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若不是天才,便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心无旁骛地去做一件事,去把一件事做到登峰造极,就是最大的成就了。

“科学只有推翻现有的知识,才能向前发展”——开拓求实

作为一位强调实验的科学家,丁教授告诉我们要尊重实验的结果,结果就是结果,事实就是事实,无论与预期是否相符。实验证实了理论,“是很不幸的”,仿佛一句笑言,却可以看出丁肇中教授对研究者用严谨的实验推翻理论、向前开拓的鼓励。正如每一位在科学史上青史留名的大家一样,丁教授反复强调要坚持真理、敢于开拓,“推翻现有的知识”,才有可能发现一片新天地。因为正是这种精神,让丁肇中教授发现J粒子,完成了“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追求真理,是科学家的事业,而勇于开拓,正是追求真理的第一步。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严谨坦率

大科学家丁肇中有着严谨并坦率的性格,对于自己不了解或无法作答的问题,丁教授回答的十分坦诚。不仅仅是对于讲座中提问的问题,在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中,丁肇中教授提到,对于自己没听懂的部分要告诉他人,一定要自己听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说出自己不懂,不仅是在科研中的严谨,也是一份诚恳坦率。科研之路上,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为人之道上,这是我们应效仿的。这份真诚,为大科学家增添了一抹独特的人格魅力。

丁肇中教授在讲座中一语“不要用晚年这个词”,反映出他在科研上孜孜不倦、努力进取的心态,我们是意气风发的青年人,自当以此自励,漫漫科研路,不改初心,披荆斫莽,开拓新方。最后以丁教授一言与大家共勉——

“自然科学的研究是有竞争性的,只有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