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武汉分院302会议室内暖意浓浓,由武汉分院组织的“爱在每个人心中传递”无偿献血活动正在井然有序地进行,武汉物数所蔡庆宇研究员等15名师生参加本次活动,参与献血人数居分院在汉单位前列。 

无偿献血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崇高行为,将血液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帮助需要血液的病人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通过献血者的无私爱心,帮助了社会大众。同时,献血能够刺激人体造血功能,加速血细胞的生成,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当人们献血后,血液粘稠度会降低,从而加快血液流速,增强血液的供氧及运送营养物质的能力,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血压的发生。献血者在为社会大众奉献爱心的同时,无意中也改善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为自我健康进行了投资。

本次献血号召发出之后,立即收到了武汉物数所职工和学生的积极响应,经过筛选,最后确定了15名自愿献血者。在这次献血活动中,这些献血志愿者们都主动要求献出300-400CC血液,超过基本要求的200CC。

这些自愿者都有过无偿献血经历,他们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持续把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对社会的责任在每个人心中传递下去。

近日,我所曹更玉研究组与中科院物理所高鸿钧院士研究组合作,在新型类石墨烯二维晶体材料——锗烯的制备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结果与中科院物理所以共同第一作者单位合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2014,26,4820)杂志上。 

近年来石墨烯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热潮。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已相继制备出碳元素构成的石墨烯和硅元素构成的硅烯,并探索其蜂窝状结构非同寻常的电子学性质。随着对石墨烯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把目光转向了与碳和硅同族的锗元素。理论研究证明自由状态的单层起伏的锗蜂窝状结构可以稳定存在[S. Cahangirov, et al. Phys. Rev. Lett. 102, 236804 (2009)],这种起伏的锗蜂窝结构具有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的性质[C.-C. Liu, et al. Phys. Rev. Lett. 107, 076802 (2011)],通过掺杂,其高温超导性质也被预测出来[G. Baskaran, arXiv:1309.2242 (2013)]。二维蜂窝状锗材料具有如此重要的电子学特性,然而,制备由锗元素单质构成的二维蜂窝状结构至今未见报道。  

我所秦志辉副研究员带领博士研究生卢双赞与中科院物理所高鸿钧院士研究组合作,在金属基底Pt(111)上通过精细优化外延生长条件成功制备出锗的二维蜂窝状结构,首次实验上验证了“单层起伏的锗蜂窝状结构可以稳定存在”的理论预言。通过低能电子衍射和扫描隧道显微学的原位精细表征发现,锗的二维蜂窝结构相对Pt(111)基底形成一个(Ö19´Ö19)R23°周期性的超结构,这一超结构恰好对应于锗烯晶格的(3´3)结构。研究人员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进一步验证了这种超结构模型,并通过电子局域函数的计算揭示了锗烯的连续性,证明锗烯中的Ge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而形成锗的二维蜂窝状晶格材料。锗烯具有比石墨烯和硅烯更强的自旋轨道耦合能隙,制备锗的类石墨烯结构对未来电子学极其重要,相关电子学表征正在进行中。

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A类973项目的大力支持。秦志辉副研究员在近日举行的2014年石墨烯研究最新进展国际会议上,通过题为“Graphene-Like Two-demensional Germanene Formation on Pt(111)”的Poster将该研究成果向大会进行了展示,并获得了大会评选出的“Best Poster Award”。

9月28日,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2014年年会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举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个单位共选出9名博士和5名硕士研究生参加了学术报告会。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选派博士生江红生和赵素婷参加了报告会。

江红生和赵素婷分别在大会上作了“纳米银对水生植物紫萍生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和“氮添加对刺苦草生长及生理的影响”。每次报告结束后,参会人员都积极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与报告者进行充分的交流。会议结束后,参会评委对研究生报告进行了综合评审,评选出6名优秀学生报告。赵素婷获得青年学术报告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多种类型的学术报告会,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近日,中科院武汉物数所唐淳研究组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张纬萍副教授合作,在极弱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中获得重大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上,被选为热点文章(hot paper),并被推荐为cover story。(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ge.201407928/abstract)

在细胞信号传递过程中,信号在蛋白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进行传递,如磷酸基团的传递。然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强度差异极大,解离常数(KD)在1 nM以下的相互作用,被称为stable interaction,1 nM - 1 mM间的相互作用,被称为transient interaction。由于研究方法缺乏,KD > 1 mM的相互作用复合物结构难以解析,KD 在1-5 mM的相互作用,国际上也仅有个别报道。目前,对蛋白质弱相互作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已逐渐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弱相互作用广泛存在,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那么,可检测到的弱相互作用有多少,在极弱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中,是否仍然具有生物学功能?

核磁共振(NMR)是研究蛋白质之间弱相互作用的主要方法,但经典的方法如NOE,RDC和常规的顺磁弛豫增强的方法研究的蛋白复合体相互作用极限为KD < 10 mM的复合体。在本研究中,唐淳研究组发展了一种新颖的灵敏并且长程的顺磁弛豫增强的方法,引入基于镧系金属 Gd3+ 的、极为刚性的顺磁探针,极大提升了检测灵敏度,最终成功获得了KD ≈ 25 mM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复合物结构。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复合物的存在时间< 1 ms,作者将这种极弱的、存在时间极短的相互作用,命名为fleeting interaction。结构分析进一步发现,相互作用极弱的原因在于疏水作用的存在使两者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但由于相互作用界面同为负电,导致电荷排斥。

上述的极弱相互作用的复合体中的两个蛋白是大肠杆菌磷酸转移酶系统中的 EI 和 EIIAGlc 蛋白,它们之间能够进行磷酸基团的传递。一般而言,细胞内信号蛋白浓度增加(许多蛋白的局部浓度可高达10 mM左右),则信号传递速度加快。作者模拟研究发现当蛋白浓度超过1 mM时,则与之匹配的KD必须大于1 mM,否则会造成信号传递“拥堵”,使信号蛋白浓度增加带来的“红利”消失。

该工作是武汉物数所学科交叉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不仅证明了细胞内信号蛋白之间存在极弱相互作用,还提出了极弱相互作用存在的意义,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细胞信号传递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打开了新的视野。

该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基金的支持。

为积极响应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级党支部委员培训大会的号召,提高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2014级新生党员素质,使其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我院1202班于9月24日下午6点在204教室举行“重温入党誓词,做好模范党员”主题系列活动。2014级1202班全体中共党员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党支部书记李玄泽主持。

首先,全体党员起立奏唱国歌。随后,在党支部书记李玄泽的带领下,举行庄重的宣誓仪式。党员们面对党旗,紧握右手并用洪亮的声音、铿锵有力的誓词表达着激情与决心。紧接着,支部成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相关内容,并重点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八大义务、八大权力。在学习过程中,支部成员结合个人生活和学习,阐述自己内心对于义务和权力的独特见解,他们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新生力量,更应该发扬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重温建党历史的同时,体会责任的重大与艰巨。

活动结束后,与会党员纷纷表示,他们一定会牢记党的宗旨,不忘誓言,提高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义务,在各自岗位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争做甘愿吃苦、乐于奉献的表率,争做勤奋刻苦、忠诚务实的表率,争做勇于创新、勇争一流的表率,为党的光辉事业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