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晚上7点,地球科学学院608班党支部在雁栖湖校区教1-123教室召开第一次党内生活会,会议的主题为“重温入党誓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会议由党支部书记徐丽雯主持。会议主要内容包括:奏唱国际歌,重温入党誓词,讲述自己的“入党故事”和探讨如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608班全体党员、预备党员以及两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首先是奏唱《国际歌》,徐丽雯同志介绍了《国际歌》的意义,《国际歌》于1923年开始传唱于中国,《国际歌》是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战歌。

雄壮的《国际歌》后全体党员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从举起右拳高声宣读入党誓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将这一誓言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中,多年以后的今天重温入党誓词,依然能感受到支部全体党员心中的那份激动与自豪。

同时为了促进支部内部党员交流,增进支部内部党员间的了解,会议还开展了以讲述自己的“入党故事”为主题的发言活动。大家回顾自己从提交入党申请书、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入党发展人一路以来所付出的努力,为了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时刻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接着同学们从学习上的楷模、工作上的表率、合作中的纽带、生活上的榜样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家认为,我院开展的党员联系宿舍制度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平台,不仅可以使党员充分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也是群众监督党员的一个有效手段。

最后,党支书对大家的发言做了总结,希望大家能真正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在群众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中人人争做优秀党员。

“闭上您的双眼,请跟随我……来到大草原,微风吹拂……躺在柔软的草地上…深呼吸……最后慢慢睁开双眼,伸个懒腰。”“大家现在的感受如何?”“很好!”“舒服!”“轻松了许多!”

这是9月11日上午在《工作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维护》讲座现场的一幕情景。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樊富珉教授通过案例分析、游戏互动等形式就工作压力与生活压力、压力对健康的影响、心理减压的途径与方法等与大家进行了详细解读。此次讲座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部为了所里师生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特意开设的。

压力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近年来,我们经常看到有关某某官员自杀身亡、某某名人焦虑抑郁的报道,甚至有媒体称“2008年是官员自杀年!”这些都表明,心理健康问题,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工作压力问题,据中国压力排行榜公布,中层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排在首位。在樊教授的讲座现场有关《压力知多少是非题》10道题的测试中,完全答对的还不足20%, 说明我们对压力的认识尚不充分,更谈不上对压力进行科学的管理。压力到底从何而来?工作压力对组织和个人有哪些影响?压力源、压力反应与疾病的关系如何?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压力管理有哪些对策?针对这些方面的话题,樊富珉教授都给予了生动而形象的解读。讲座在轻松、愉快、互动、回味的氛围中结束。科技处的苏老师还在讲座中跟大家分享近期给她带来压力的问题以及通过这次讲座收获的勇气与感动。

为做好这次讲座,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部的老师们进行了精心策划,经过多次沟通和协商,想方设法邀请到国内顶级的团体心理咨询专家樊富珉教授。由于樊教授还担任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心理辅导研究中心主任,在国内外多座大学兼任教授,是“团体心理咨询”体系全面、系统引入中国的第一人,经常到日本、印度、韩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和学术交流,是现代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术舞台上的活跃人物,能够邀请樊教授在百忙之中到所里做讲座,经过了很多的努力。

通过这次讲座,大气所全体师生受益匪浅,也使压力管理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正如樊教授在讲座中所说,唯有死亡才是压力终结的时候,既然我们一生都要与压力为伴,只有有效管理压力才能有高效的科研生活。


 

9月11日上午,长春应化所召开第八届党委第二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长春应化所扎实做好“率先行动”计划贯彻宣传工作实施方案》,所党委书记邹泉清主持会议并对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 

邹泉清书记要求,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做好“率先行动”计划贯彻宣传工作,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和职工群众,单独或联合其它支部至少召开一次集中的座谈会,党委委员参加座谈听取意见,把各项工作与“率先行动”计划和全面深化改革相结合。

会议还学习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部署了开展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王胜、于海河、毕世祥、文朝荣同志学习活动;通过了转正党员名单。

9月10日,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桑子刚在人教处处长周船陪同下,看望和慰问了导师代表王天然院士、封锡盛院士和朱枫研究员。同时,研究所也向全体研究生导师及教育工作者发送了精美的电子贺卡,为他们送上了节日的祝福。

走访慰问过程中,桑子刚与三位导师亲切交谈。他说:研究生是沈阳自动化所科研创新工作中的重要力量,在研究所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在全所导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所研究生工作取得了稳步发展,在院优博论文、与香港城大联培博士、研究生实习基地、暑期夏令营等工作中取得了可喜成绩。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饱含着导师们的心血和汗水,凝结着导师的智慧和力量。他代表所领导对导师们在指导及管理研究生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慰问,向他们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桑子刚希望导师们能在教育工作中以培养优秀科技创新人才为宗旨,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科学文化、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研能力、科学知识的培育与训练,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9月6日下午,杜彦良院士应邀做客武汉教育基地小洪山讲坛,在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301会议室做了题为《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成就与展望》的学术报告,来自中科院和武汉地区高校近150名师生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武汉分院党组书记、副院长陈平平主持。

    杜彦良院士首先为大家介绍了高速铁路的定义与结构特点,高铁由牵引供电系统、高速列车、列车控制系统和基础设施(线路、桥梁、隧道)组成。随后,杜院士讲述了国内外高铁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温差巨大,高速铁路在中国的发展有很多世界性的难点需要克服。在借鉴国外高铁经验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中国的高速铁路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之最,建立了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取得了高速铁路设计、施工、运营一系列重要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创新之路。目前我国拥有高铁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同时也是世界上高铁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时速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杜彦良院士在总结我国高铁发展成就时兴奋地说,“我国高铁已成为走向世界的品牌,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我国伟大复兴和中国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杜彦良院士在报告中还详细介绍了我国高铁“四纵四横”的发展规划,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希望我国的高铁能够“走出去撬动世界版图……”最后,他不忘呼吁大家积极投身到我国高速铁路的基础研究和建设事业中去。

    在互动环节,在座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们和杜彦良院士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交流。报告会结束,陈平平代表武汉教育基地向杜彦良院士赠送了“小洪山讲坛”第64讲纪念章。

    杜彦良,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石家庄铁道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大型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研究所所长等职,兼任武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学校荣誉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杜彦良长期从事道路与铁道工程领域状态监测与安全控制研究,在大型工程结构状态监测与安全控制、智能材料与结构健康监测、长大隧道TBM安全掘进与故障诊断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结合我国既有线提速铁路、高寒高原铁路、高速和重载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与运营安全,创建了多种桥梁、路基、隧道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技术体系,为保障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施工质量和运行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6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一等奖6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曾获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教学名师、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