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甘晓华到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调研,长春应化所所长安立佳、副所长杨小牛以及战略高技术处处长王震和相关科研人员接待了甘晓华院士一行。 
  
    甘晓华院士详细听取了王震关于长春应化所的基本概况、重大创新成果和高技术领域新材料相关项目最新进展情况的介绍。他对应化所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赞赏,他表示,看到一项项重大成果感到很震撼,长春应化所在历史上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的工作做得也很好。

甘晓华院士指出,现代国防建设对国防科技工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长春应化所未来在新材料方面有很大发展前景,在航空领域大有可为。建议紧密围绕国家需求,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方面全力攻关,加强项目宣传推广力度,扩大应用范围,继续为国防事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安立佳对甘晓华院士前来调研指导表示感谢,他指出,甘晓华院士的指导不仅让科研人员对相关领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应化所在高技术领域的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找到关键切入点,努力为国家解决实际问题,争取为国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甘晓华院士与曹学强、冉祥海、邱雪鹏、李成宇等科研人员分别就有关项目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甘晓华院士一行还参观了科技展馆。

8月11日上午,应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自然资源学会、新疆遥感技术应用协会的邀请,我国著名遥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主任郭华东,在新疆生地所二楼报告厅做了题为“走进大数据时代的空间对地观测”的学术专题讲座。新疆生地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田长彦研究员主持了本次会议。

郭华东在报告中指出,在互联网及大数据快速发展的年代,开展遥感等方面的交流对于新疆的发展尤为重要。他回顾了近50年来航空对地观测及卫星对地观测的迅猛发展。从单一依靠卫星开展对地观测研究转向建立综合的对地观测系统,见证了遥感技术手段前进与突破的辉煌历程。郭华东院士围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深入阐述了大数据的重要发展潜力、未来的发展趋势、数字地球与未来地球的发展方向。他认为,从大数据的理念来构造新一代的数字地球,其实还是建立一个虚拟地球,虚拟地球事实上服务于未来的地球,这个未来的地球是我们从现在作为起点,未来十年、百年、千年的地球。

郭华东院士的讲座赢得了与会者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近200人的报告大厅座无虚席,来自各研究所、遥感中心和新疆各高校的学者和同学们聆听讲座。

8月12日,美国阿克隆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程正迪教授(Prof.Stephen Z D Cheng)访问长春应化所,并做客应化系列讲座,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们作了题为“Giant Molecules Based on ‘Nano-Atoms’: A New Platform for Engineering Structures at Nanometer Feature Sizes”的学术报告。

在报告中,程正迪教授强调,当今世界上的很多科研成果都是多学科合作的结果,应当鼓励科研人员进行交叉学科的发展和创新。例如,在高分子领域,化学、物理学以及材料学相互补充、相互融合,能够良好地推进高分子学科的发展。接着,程正迪教授介绍了他的课题组在基于大分子的纳米结构的精确构筑方面的研究工作。他还与研究生们分享了他的科研经历,鼓励学生勤奋求学、积极进取。

程正迪教授是长春应化所聘任的荣誉教授,也是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境外委员。他于1985年获得美国伦斯勒(Rensselaer)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87-1995年期间历任美国阿克隆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95年起任美国阿克隆大学高分子科学系主任;2007-2014年期间任美国阿克隆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曾获美国总统青年科学家奖(1991年度)、美国物理学会John H.Dillo奖章(1995年度)、北美热分析学会Mettler-Toledo 奖(1999年度)。现为美国工程院院士,Polymer杂志Senior Editor。2013年获美国物理学会-高分子物理奖,2014年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8月11日,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特拉华大学等十几个单位的土壤物理学领域相关专家一行近40人参观考察了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专家们在考察了环江喀斯特站木连综合研究区试验场地、生活场所和实验设施后,听取了环江喀斯特站副站长陈洪松研究员有关环江喀斯特站建站背景、发展历史、研究定位与目标、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以及在水土过程、土壤退化机理与恢复途径、生态重建与服务功能提升、替代产业示范等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与社会影响。

专家们充分肯定了科研人员长期扎根艰苦地区从事科学研究的献身精神,希望环江喀斯特站继续发挥科研优势,加强控制性试验的布设,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特色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此次环江喀斯特站考察作为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土壤物理学进展与生态安全”学术研讨会内容之一,加强了土壤物理学界专家们对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水土过程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为促进该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等方面研究合作与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8月8日至10日,由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和桂林理工大学承办,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和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协办的2014年全国“土壤物理学进展与生态安全”学术研讨会在桂林成功举办。大会开幕式由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陈洪松研究员主持,闭幕式由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吕军教授主持。现任和前两任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彭新华研究员、邵明安研究员、张佳宝研究员分别致开幕词,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持工作副所长吴金水研究员和桂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学洪教授分别致欢迎词。

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65家单位以及海外3所高校的243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为历届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参会单位涵盖了国内开展土壤物理研究的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大会设3个分会场,包括7个研讨专题。在2天时间里,共组织了9个精彩的大会报告和109个专题学术报告。

在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邵明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张佳宝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司炳成教授、中山大学张仁铎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彭新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陈洪松研究员、桂林理工大学刘杰教授分别做了大会主题报告,内容涉及“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地力提升理论与技术”、“中国农业用水与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与解决的途径”、“土壤物理学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土壤温室气体: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耦合”、“土壤结构研究的几点思考”“喀斯特峰丛洼地降雨入渗产流规律及土壤侵蚀特征”、“李氏禾对环境中铬污染的修复能力及其机理研究”。大会报告既体现了土壤物理学是土壤学其它分支学科的基础,也强调了土壤物理学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

会议期间,56位专家学者、52位研究生做了专题学术报告。内容涉及:地球关键区水土过程与物质迁移转化、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物理性状与土壤生产力变化、气候变化条件下土壤物理过程的响应与作物生长模拟、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土壤污染物迁移转化与生态安全、盐碱地水盐调控与综合治理技术、土壤物理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等七个方面。大会从研究生报告中评选出10位优秀研究生报告奖,从提交的论文中评选出3位优秀青年论文奖,鉴于多位外国研究生参会,会议还评选出一名优秀外国研究生报告奖。会议期间组委会专家学者还围绕“我国土壤物理学的发展”和“2015年土壤物理会议”两个议题开展了讨论会,一致同意2015届全国土壤物理学学术研讨会在青岛举行,由青岛大学承办。

土壤物理学学术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为土壤物理学相关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人员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土壤物理学相关领域科研院所间的相互合作,明确了土壤物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同时描绘了我国土壤物理学发展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