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名家讲座,受到青年学子热捧

  • 李敏 (人文学院社科系)
  • 创建于 2008-07-18
  • 3400
7月8日,由人文学院举办的夏季学期《法学名家系列讲座》在唐素琴老师的主持下,圆满落下帷幕。
 
此次系列讲座分为四讲,分别由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人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莫于川教授、德恒律师事务所全球合伙人王建平律师、知名公益诉讼律师李刚博士等法学界的知名专家主讲。既有从事法学教育研究的著名教授,又有从事法律实务的知名律师,可谓从理论到实践,各显神通。
 
炎炎夏季没有影响同学们听课的热情,综合楼404教室里,座无虚席,在每一次演讲之后,同学们都与专家学者们展开了积极而热烈的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政府信息公开  构建和谐社会
 
开篇之作是由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莫于川教授主讲,他演讲的题目是“公民、政府与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的理念与实务”。今年5月1日,国务院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是我国国家层面的第一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法规,受到广泛关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国各级政府在积极抗震救灾的同时,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时向全社会公开相关信息,既稳定了民心,又使救援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莫教授就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理念、实践基础、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创新要点、争议问题以及实施初期的重要课题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透彻讲解,并就若干典型案例做了分析,像广为关注的华南虎假照片案件、包头空难家属索要空难调查报告案、南方雪灾信息不畅现象、湖北省天门市城管队员打死拍摄执法过程的路人案等重大典型案件,都涉及到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莫教授的演讲让同学们对政府信息公开的重大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
 
领会《劳动合同法》 为就业保驾护航
 
第二讲由全球连锁的德恒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王建平律师主讲,题目是“《劳动合同法》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他针对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评述。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将在毕业后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劳动合同法》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因此,学习掌握这部法律有助于我们将来成功就业。王律师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一些典型案例,如华北公司花费10亿元用于解雇合同期快满十年的员工、麦当劳等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雇佣在校大学生等案例,解读了《劳动合同法》中的重要条款,并就我们就业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做了讲解,为同学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就业法律指导。
 
国家宪政建设  依靠党的领导
 
第三讲由中国政法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王人博教授主讲,题目为“党的意识形态与中国的国体”。听了王老师讲座的同学肯定会有这样的印象,王老师虽然年龄偏大,但并不刻板守旧,他讲课幽默风趣,深入浅出,把很严肃的政治问题讲得通俗易懂,饶有趣味,以致课堂中不时发出阵阵爆笑声。王教授所讲所述,均来自其平时研究心得,在通常的教科书中是很难看到的。在讲到党的意识形态时,王老师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演变过程及各自的思想精华。在讲到为什么我国由工人阶级领导时,王教授独创性地把人分为五种,即有枪的、有权的、有钱的、有嘴的和有腿的,并对各类群体做了分析。王教授的讲授使我们明确了我国宪政建设的未来。
 
公益诉讼  路在何方?
 
最后一讲由知名公益诉讼律师李刚博士主讲,题目是“公益诉讼,路在何方”。李刚博士讲述了自己起初关注公益诉讼的缘由,结合自己几年来的诉讼实践,讲述了公益诉讼在现实中遇到的重重阻碍及原因,并就完善公益诉讼制度的措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像火车站厕所收费、环境污染等公益诉讼案件,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人的私权受损。在李刚博士看来,如何保护我们公众的利益,如何提高社会的和谐度,如何促使公众关注并投身到公益维权中来,是每一个人都应思考和努力促进的事情。倾听了李刚博士的演讲,不少同学颇有跃跃欲试之感。
 
人文学院组织的夏季系列讲座,可谓一道道丰厚的精神大餐,为研究生院的青年学子们带来了知识的享受,同时,也让每一个受众者通过与法学名家近距离的接触和交流,既增强了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也加深了解了对国家法律、法规及法制建设的认识。
责任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