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送别王大珩院士:他用“光”改变了中国

  • 蔡文清 (北京晚报)
  • 创建于 2011-07-30
  • 541

安旭东摄
 
7月29日上午,北京降下大雨,如注的雨线似乎是上苍为一位科技巨擘的离去落下的泪水。8天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两院院士、著名光学家王大珩因病逝世,享年96岁。29日一早赶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王老的人们心情如同头顶那阴郁的天空,人们不会忘记,去年王老95周岁生日当天,一颗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王大珩星”,如今先生仙逝,但“王大珩星”将永远遨游环宇,光耀苍穹。
 
29日上午的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里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挽幛“沉痛悼念王大珩同志”,挽幛下方是王老的遗像,王老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向王老做最后告别的人们缓步来到遗体前鞠躬默哀,每人手中都有一个小册子,上面有王老的生平介绍,封面上的王老目视远方,亲切而平易。
 
“一位科学家走了,但他的影响有多远是无法计算的,因为他所做的科学贡献仍然在一代接一代造福于祖国和人民。”来自长春理工大学的30多位师生专程赶来送他们最尊敬的老领导,于化东校长告诉记者,王老虽然走了,但是他的精神没走,他桃李满天下,是我们永远的导师。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究员陈星旦告诉记者,王老作为中国现代光学事业的开创者,他的科研活动无疑就是一部中国光学成长史,作为“863计划”首倡者,王老以他的远见卓识为我国科技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怀念。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难掩内心的悲痛,他说,听到先生离去的噩耗时心脏顿时收紧,眼泪霎时涌出。“先生关心我国空间科学事业的发展,几次和我促膝谈话,在一次评审会上他积极呼吁国家支持空间科学项目的立项,为推动双星计划不遗余力。”吴季介绍,王老不仅是功勋卓越的科学泰斗,也是平易近人的师长,他生活俭朴,为人谦逊,在他晚年时虽然视力减弱,但仍坚持阅读,直到最后在计算机屏幕上扫描出的文字大到整个屏幕只显示一个字体还坚持用手移动文件,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每每想到这些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深深地为王老的精神所打动。”
 
北京市科协书记夏强一行29日一早也赶来为王老送行,夏强告诉记者,在1986年9月至1991年11月期间,王大珩院士曾担任北京市科协第三届委员会主席,此后一直是市科协名誉主席。“他对推进北京市科协的工作所赋予的热情,令几代科协人铭记肺腑,他追求科学的精神,至今还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不断开拓创新。”
 
“王大珩,用‘光’改变中国的人!”“王大珩留下的永恒之光永远值得我们铭记!”“首倡‘863计划’、催生中国工程院,王大珩用他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科技事业点燃了奋进的火焰,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中国人的心中。”29日有不少网友在网上自发地追忆王大珩,人们将心中的赞美之辞赠予这位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著名科学家。
 
 
 
责任编辑:蔡文清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