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同学们都是老爹老妈的希望和骄傲;今天,在座许多也许是骄傲的老爹老妈,并对你们的下一代寄以殷切的希望。20年过去了,大家能够坐到一起,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希望今天同学们能够度过愉快的一天。”石耀霖院士的一席话,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礼堂沸腾起来。
这一天是2006年7月8日,中科院研究生院以地学院1986级为主的毕业生正在举办校友聚会。
忆往昔,峥嵘岁月 潘云唐是研究生院第一届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回想起1986级学生求学的情形,潘云唐说:“那时,学校的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艰苦,处在兴建新房子改造旧房子的过程中,不是很安静,但是同学们能够坐得住,都非常用功。”
中科院研究生院是在北京北郊林学院的旧址基础上修建起来的,1986年,许多学生还住在木板房里。时任班长的林龙福回忆说,“东小楼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时板房冬冷夏热,不过现在已经拆了——这恐怕是今天聚会留给我最大的遗憾。”已经是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的金凤君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1986级的学生还是能刻苦钻研。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的陈楚群至今还能回忆起当年研究生院学生用以自我激励的一副对联——“玉泉路,无玉无泉幸有路;研究生,不研不究愧此生。”
研究生院不管多大,都像个家 “我们班有四个来自军队系统的同学,使大家受益很多,因为他们津贴最高,常常带来一些好吃的,都被我们瓜分了。”中科院大气物理所所长王会军的回忆引起了台下许多同学会心的笑声。他深有感触地说:“20年过去了,我深深体会到——大学不管多小,都像个社会;研究生院不管多大,都像个家。研究生院文化里朴实无华的那种劲儿,我们应该发扬下去。研究生院像家,每个同学都非常朴实,每个老师对学生的态度都很关爱,同学们之间的交流比较多,而且能够互相帮助。我们当时还可以直接到办公室找'大牌’教授,教授们都会认真地回答我们的问题。”
在威斯康星大学任教的黄俊回忆,“那个时候,研究生院的活动比较活跃,大家关系非常融洽,真的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当时,一个班里同学最大相差十几岁,年纪较大的社会经验比较丰富,他们就是班里的老大哥,给了我们很多帮助。”
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工作的刘明军还特地携妻子共同参加聚会,说要让妻子也认识认识他另外的一个家。
廿年转乾坤:光荣与责任 研究生院原党委书记王玉民一开口就谈责任,“研究生院的成立,在中国教育史上是来之不易的伟大成绩。我们代表着中华民族教育革新的思想,研究生院要永远保持这种在研究中敢于坚持真理、坚持正义、坚持创新的学术精神。在座的同学们,你们加入了这所学校,也自然肩负着这样的一个责任,在今后的实践中,要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贡献。”
20年过去了,当年的青年学生很多已经成为所在领域的骨干力量。除了回忆在母校的往日岁月,这些老毕业生们也感受到了自己对母校和祖国的责任。
在南加州大学执教多年的李红春说:“我们同学有很多在国外开展比较前沿的研究,现在国内对各类专业人才需求比较大,如果这批同学回来,将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我们需要有一种责任意识,这是研究生院当年就教给我们的。”他说,“我现在已经先走了一步——回国担任重庆西南大学客座教授,帮助他们建立了地球化学与稳定同位素实验室。”
有“浪漫诗人”之称的研究生院原党委书记、副院长颜基义专门为此次聚会书写了藏头联——八方来人,一岁晓春秋,理以精神达大通;六处去路,廿年转乾坤,事为明教显巧用。他说:“已经过去的20年,大家作出了很好的成就,未来的20年,在等待你们更大的成就。”一语道出了参与聚会校友的心声。 (来源:科学时报 2006-07-11 作者:徐雁龙)
相关阅读:
校友重相聚 共叙别后情 廿年科苑再重逢 一笑一颦皆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