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第一人”刘景山教授解析公务员考试三大法宝

  •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6-11-02
  • 2899
     【新闻网讯 记者刘蕾】10月31日晚,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教室流动着阵阵笑声,被誉为“中国申论第一人”的刘景山教授为同学们传授了应对“申论”考试的法宝。

    作为公务员法实施后的首次招考,今年公务员的报名人数仍居高不下。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吸引了100万人报名,有51万人通过资格审查,最后仅录用10282人。据初步预计,今年的参考人数与招考计划数的比例比去年还有所增加。最热职位供求已达到了1:4407,其竞争激烈程度和高考、司法考试相比毫不逊色。

    刘景山教授以2004,2005,2006连续三年命中了国家公务员和北京公务员了考题而成为“申论”考试的传奇人物,对于如此严峻的情形,他反复强调了心态的重要。“不必惊慌,不必匆忙,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离考试不到一个月是事实,但一切都还来得及,总体复习要遵循先原理,后辨题的顺序。原理是指结构,模式,结构指的是写作的层次,模式指的是写作的语言。必要的练习是不可少的,是内因。通过模拟题,大家可以熟悉写作思路,技巧。对于真题,应以05,06年的为主。

    在一串串妙语中,刘教授依次介绍了对付三大题型的法宝。

    第三题议论文可以算作整场考试的鸡肋了,对付它的关键是列提纲,同时要避免题目太大,太空,从窄面切入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之我见”,“**引发的思考”都是不错的标题。文章第一部分先亮出论点,阐述中心思想,最好是开门见山,不要大圈子,小圈子的兜个没完,兜得阅卷老师不耐烦可就只有阿弥陀佛了,然后陈述主题和揭示主题的意义。第二部分摆出论据,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为什么”和“怎么样”,举例以三个为好,第一个可以从题目中挖掘,简单一小段就行,后面两个可得靠平时积累了,不过到了这个时候,绞尽脑汁也得搜出俩垫上,其中一个详细就可以了。第三部分是结论,也可分两个层次,一个“综上所述”,一个“希望”,一个漂亮的结尾就完成了。

    总的来说,《申论》考试主要侧重考查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在写作时大家也应注意不要一条路走到底,时不时反弹琵琶,正话反说,会使文章显得有起伏,也更会“赏心悦目”一些。

    针对今年的考试,刘教授做了这样的预测,“考察的中心课题我以为还是考察社会热点问题,论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科技发展,二是和谐社会,三是荣辱观。重要性从后往前依次降低。和谐社会主要从贫富差距,社会保障,思想道德素质,社会秩序,资源环境五个方面考察。荣辱观要抓住两对矛盾。

    另外,申论考试逃不了两个关系,一个是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关系,一个是不同利益群体关系”,同学们在复习时应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最后,刘景山教授提出了对同学的几点期望,希望备考的同学们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决心去迎接考试,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责任编辑:研究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