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材了,上相图课就更方便了。”“你们不用担心我的身体,我没有问题。”“这个学期可以安排相图课,化疗一结束就可以正常开课。”这是金属所的王崇琳研究员最近说得最多的几句话。他的心里惦记着他的相图课,惦记着他的学生们。为了全力撰写教材《相图理论及其应用》,相图课已经两个学年没有开课了,选修该课的学生已经多达六十多人,所以手术后王老师多次向研究生部表达希望尽快给他安排课程的愿望。
八十年代初,百废待兴的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正是在这个春天里,王崇琳老师被金属所选派到德国马普学会金属研究所进修,在G. Petzow 教授、H.L.Lukas博士和K. Schulze博士的指导下,从事计算相图学习和研究,从此他便与相图结下了不解之缘。回国后,虽然由于各种原因他未能继续相图研究,但当研究生部邀请他为研究生开设相图课时,他欣然答应,而且一上就是二十多年。王老师上课有三个特点,一是教学全部按照德国式相图课教学模式,一边讲理论课,一边带领学生做相应的练习,每次练习都作为对学生的考绩。他所选的练习内容许多是从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中选取的实例,对学生们应用相图知识非常有益,因此每次授课前他都要查很多资料,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以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二是他的课都是安排在晚上,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其它课程,时间支配起来就更方便了,因此他的课经常因为完成练习而上到很晚。三是上课前他必喝罐啤酒,让自己兴奋起来,这样讲起课来就更有激情。他也希望学生们听课也要active,晚上上课讲话多了,太兴奋,经常后半夜二、三点钟还无法入睡。睡不着干脆起来批改练习,对此家里人都非常有意见。九五、九六年期间,他常大面积口腔溃疡,一发作就是几个月,讲话都很吃力,他却抹上药继续给学生上课。现在,相图课已经成为在金属所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王老师在国内粉末冶金界很有点人缘,有人表示愿意出钱帮他出粉末冶金方面的书,他不为所动,但是为了相图课的教学而写书时,他却放下很多手上的研究工作。2005年在研究生部的推荐下,经过研究生院组织的专家评审,王老师申报的《相图理论及其应用》一书,获得了研究生院研究生教材出版基金的支持,确定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当开始写书的时候,他发现原来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中,无论是一个结论,还是一张图表,都必须一一弄清楚,查清它的出处,搞懂它的真正含义,否则就可能会误人子弟,为此他重新查阅原始资料,遇到自己过去没有弄清楚的知识,还要找相关的专家请教。从2005年到2007年底,历时两年多的时间,他边学习,边整理书稿,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处细节。2007年6月,他开始出现类似腹泻的症状,一个月一两次,一个月后便频繁发作,再后来就是便血。家里人、身边的同事和卫生所的大夫都催他早去医院检查,甚至帮他做好了安排,但是他硬挺着不去,因为他心里清楚如果去了医院,他就难以将书稿完成了。直到9月底他把书稿寄给出版社后,才去医院检查身体,此时他已经耽误了近四个月的治疗。
2008年的夏天,经过了两次手术、两次化疗和三十次放疗,王老师再次出现在研究生教育大厦的办公室中时,人已经明显地清瘦了许多,但精神饱满,见到他的人根本无法将癌症与他联系到一起。他多次要求能在秋季学期尽快给他安排课程。他说完成撰写教材是他的最大心愿之一,能用自己写的教材给学生上课,也是他的最大的心愿之一。他觉得能够把自己知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心情愉快会更有利于身体康复。
王老师把为学生们上课当作快乐的事。他说,人应该做铺路石,做梯子。他把自己对相图研究的热爱,转化为对相图教学的热爱。他觉得自己的研究生命,如在学生们的身上得到延续,就是一种最大的快乐。现在已有十二届,近四百名研究生上过他的课。他所撰写的《相图理论及其应用》一书,今年六月已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他已经从另外一条途径实现了他的相图梦想。今年他还获得了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和全院一百名优秀教师们一起,站在了最高的领奖台上。
人是要有一种追求,一种精神的追求。探索科学是一种追求,培养未来探索科学的人才同样是一种追求。探索科学需要有一种精神,培养学生更需要一种利他的奉献精神。谁能说一名教育工作者不是在奉献自己的同时,也在丰富和快乐着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