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副教授阿忆:知识分子应多上电视“露脸”

  •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6-12-19
  • 2680
     【新闻网讯 记者陈微笑】2006年12月16日下午,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阿忆,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多功能厅作题为“电视媒介与科学文化传播”的讲座时,指出内地知识分子远离电视节目制作,是导致电视媒介传播文化和科学偏离健康轨道的主要原因。

    阿忆是著名电视栏目主持人、策划人、撰稿人,此次讲座到场的有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记者团、传媒协会、科技协会、创新协会的同学以及关注媒介发展与科学文化传播事业的听众。

    知识分子在传播中的长期缺席

    科技进步对电视媒介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知识分子在电视节目的文化与科学传播中肩负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周忆军教授在讲座中概括了科技变革影响下的电视媒介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分析了文化传播和科学传播类电视节目的现状和问题,指出“内地知识分子远离电视节目制作,是导致电视媒介传播文化和科学偏离健康轨道的主要原因”。电视媒介本应由知识分子把持,但实际,绝大部分知识分子放弃这种天赋和责任,而只是指责电视制作者背离文化和科学传播。

    “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背离大众

    “对于极少数进入媒体进行传播的知识分子,他们多数采取'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的传播,背离了大众的接受习惯,造成的结果是,凡是知识分子控制的频道节目,知识分子参与的文化与科学内容节目大都排在收视率的末尾。” 周忆军教授指出知识分子应该照顾到受众的接受习惯,站在群众的角度,但同时在内心也应该清楚地知道,作为传播者的目的是为了让百姓能更多地了解一些信息,把受众提升的知识分子的水平上。

    歌德曾说过:“对待群众,如果你是激起他们想要的情感,而不是激起他们应该有的情感,那就是个错误的让步。”周忆军教授希望知识分子能把 “应该有的情感”的新闻产品提供给他们,以高品位的新闻产品去培养群众的情操,去帮助他们确定正确的价值观。

    在讲座最后的交流环节中,当被问及“易中天评三国”为何如此火爆时,周忆军教授回答道:“易中天、刘心武等人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把握了电视媒介的弱点,照顾到老百姓的需求。”

    “电视媒介与科学文化传播”主体讲座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推出的“创新文化论坛”系列讲座第二讲。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成立于1951年,至今已有了55年的历史,原名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今年3月份由中国科学院北京、武汉、成都和兰州四个图书馆重新组合成立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重组后,科学院的图书馆为科学院在26个城市93个研究所提供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文献服务,同时图书馆还把科学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责任编辑:研究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