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人文的共鸣——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说“论坛”

  •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6-11-11
  • 2676
     我国著名科学家、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先生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科学与人文,共生互动、相同互通,相异互补,和而不同,利于创新”。由著名科学家路甬祥和著名理论家郑必坚共同倡导发起,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使这一论断所具有的实践意义得以彰显。

    2006年11月8日下午14:30~17:15,应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记者团的盛情邀请,笔者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的代表,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常委厅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48、49场报告会。报告会的两位主讲人,一位是来自自然科学领域的大家,原地矿部副部长、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张宏仁先生;一位是来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大师,当代著名思想文化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先生,两位老先生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几百人的常委厅座无虚席,在场的每一位听众无不沉醉其中。

    在简短的开坛仪式后,先是张宏仁先生以“地质学与可持续发展”为题,为大家讲述了地质学学科的内涵及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尔后,85岁高龄的何兆武先生以“中学、西学与现代化”为题,从历史的高度向大家讲述了老先生对中、西学争论的理解以及在现代化问题上的观点。在这样一个论坛上,科学与人文有了交流与对话的机会,虽然二者出自不同的领域,但二者不断产生的共鸣无疑向我们表明,科学与人文在某种程度上可谓一家。

    在两位大家给我们带来的这次论坛中,科学与人文闪烁着如下几点共鸣:

    以史为鉴:传承历史,总结规律

    张先生在其演讲的开篇就向我们说明,地质学不过是一门历史科学,只不过它不是关于人类的历史科学,而是关于整个地球的历史科学,只有了解地球的历史,我们才能够正确的认识地球的现实和预测未来。接着,张先生就以历史为分析视角,为大家阐释地球的起源、以及地球年龄测算等一系列有趣的案例。何老先生作为一个思想文化专家,更是从中西方文化的发展史,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中学、什么是西学,而现代化又是如何累积演进的。从两位大师的演讲中,不难发现,二者都将历史作为自身研究学问的一个视角,并努力去探究其中的规律,以此作为未来发展的指南,因此历史观可谓二者的共鸣之一。

    立足现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这里所言的进步,既包涵自然科学的客观真理被人们广为接受,也包括先进的思想、文化、制度的传播。张先生在它的演讲中提到,很多科学研究的成果在发现者活着的时代并不会被人广为接受,往往在他死后很多年,这种客观的真理才会被人重新认识与接受。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制度的演进过程中。何先生就提到,当西方一些先进的思想、社会制度传到中国时,并不是立即为人们所接受,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的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过程之后,才最终根植于中国。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好的东西往往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让人接受并做出客观评价的,需要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才会最终焕发光彩。

    放眼未来:变中求胜,开拓创新

    在张先生的演讲中提到这样两个事例:一是不同时代背景下对二氧化碳灌注技术的认识内涵是不相同的;二是原来作为机密矿产的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认识的更新,出现了新的替代品,因此它们不再那般神秘而重要了。同样,在何先生的演讲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不同时期,人们对于“中学为体,西学未用”的理解是迥然有异的,由此可见,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对问题的理解也将有所变化,我们必须要以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视角去认识问题。

    中西贯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真理并不会因为它来源于某个国家就贴上了相应的标签,它是世界的共同财富,这是何先生演讲的核心观点,他认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等,都是世界共同的财富,推动着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张先生在他的报告中也提到了地质科学的发展也不分国别,只要是好的经验、好的技术,都应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挪威的二氧化碳封存技术,因为它的先进,世界各国遂争先效仿,我们自然也可以加以利用。

    殊途同归:交汇融合,振兴中华

    正如张先生在他演讲的结尾中提到的那样,地质学需要吸纳各个学科先进的知识并不断创新,不断解决新的问题,以服务于建设和谐、富强的中国,但这远远不够,我们同样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制度构建。两位先生的演讲更加明确了我们的将走之路,那便是坚定不移的走改革开放之路,以高昂奋进的姿态融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的知识,这种知识不仅仅人类现代化的科学、现代化的知识、现代化的技术,与之相应的还有现代化的思想与意识,只有这样我们的和谐中国才能成为现实。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 蒋伟)
责任编辑:研究生记者团

相关链接